(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苏 兴化 225700)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在减少泌尿道感染上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泌尿道感染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康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19-02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泌尿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可有效将病灶进行彻底清除,促进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术后患者往往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围术期给予患者科学、标准、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减低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为男性,疾病类型主要为精索静脉曲张、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外伤等。按照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为80岁,平均(42.96±2.11)岁。对照组43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80岁,平均(41.64±2.26)岁。在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排尿状况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排尿疼痛、困难、延迟以及尿潴留等症状,对于针对性措施对相关症状进行处理。嘱咐患者多饮水,密切观察症状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护理表现如下:①术后鼓励并监督患者多饮水,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增加排尿,使尿路能够得到自然冲洗,降低感染发生风险;②加强尿导口清洁卫生护理,每日定时进行集尿袋更换,集尿袋的放置高度须低于患者膀胱高度。同时,护理人员加强对导尿管固定、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导管发生扭曲、受压等,保证其能够保持良好通畅性;③患者下床时,须将尿管的远端固定在患者大腿上,避免导管脱出,同时保证集尿袋位置须低于患者膀胱水平,避免尿液发生返流,增加感染风险;④定期实施间歇行夹管,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反射功能训练。呼气时应该放松,深吸气时同时进行收缩肛提肌;⑤每日均定时使用高锰酸钾液进行冲洗,每日使用苯扎溴铵液对尿道口进行2次擦洗;⑥加强拔管护理。在将导管拔除之前,先使用呋喃西林液实施膀胱灌注,对膀胱壁进行压迫,使反射性排尿感产生,进而使患者在将导管拔除之后能够快速排尿,促进存在于膀胱内的残余细菌数量得到有效减少。排尿反射存在难度的患者给予膀胱治疗仪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膀胱区按摩、热敷以及外阴冲洗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风险。⑦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动态,了解患者心理护理需求,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显著合理的语言表述与方式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鼓励其表达生理、心理上存在的不适,然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处理,促进患者生理及心理护理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同时还能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估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效果满意情况。应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值为85~100分为非常满意,65~84分为满意,少于65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均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差异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均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为27.91%(12/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对照组81.40%(35/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见表。
3.讨论
泌尿道感染为泌尿外科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之一。泌尿道感染主要包含尿道炎、膀胱炎的下尿路感染以及肾盂肾炎的上尿路感染[2]。感染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等。导尿为导致该类患者术后易发生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导尿护理,实现最大限度降低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康复。
优质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护理模式,诸多临床实践结果均已经证实该种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总体护理效果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3-4]。优质护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以患者实际情况作为根据,高度关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护理需求,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生理护理需求和心理护理需求均得到更好满足[5]。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根据导致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实施导尿管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定期使用苯扎溴铵液、高锰酸钾液实施尿道口冲洗,降低细菌逆行感染发生风险,积极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锻炼,促进其膀胱排尿肌功能得到有效增强,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该组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筱芳.优质护理工作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11(18):209-210.
[2]魏莹,张春红,徐玉梅.泌尿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09(27):338-339.
[3]钟小辉.头孢他啶对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护理[J].抗感染药学,2015,15(02):421-422.
[4]于慧,曹拂晓,梁艳.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4(23):98-90.
[5]奉琴,马莉,刘玲.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术后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5,17(11):406-407.
论文作者:朱锦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患者论文; 泌尿外科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膀胱论文; 发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