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体验式教育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游戏、活动和情境,无论个体还是群体,经过场景经历的客观体验,以及反思、交流与分享、自省自悟的主观内化,检视并指导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引导他们认知和行为符合真理或价值判断的标准。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丰富与发展,本文根据自身多年教学实验提出来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希望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体验式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高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育为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体验式教育的问题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仅就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一、作为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意识。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领会和贯彻党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坚定不移地实行素质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体验式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应用还不成体系、相对凌乱的现状,要结合大学生教育的实际,将之作为一个理念、一种模式来进行系统的体系构建,并不断加以研究、改进和总结。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意识。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在激励教师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之外,还要鼓励他们探索和钻研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效果评价,改变教师擅长课堂理论教学、轻视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现状;对于一线辅导员来说,要利用辅导员和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贴近的优势,对辅导员指导体验式教育进行能力培训和素质拓展训练提升,以助他们更好地深入学生实际中开展体验式教育。
二、尊重主体,关注大学生的现实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关注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的现实体验。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学生个人成长是通过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我们现在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外因,而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教育才属于内因范畴,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找到切合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教育方式,必须尊重受教者个体鲜活丰富的体验,激发其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弘扬与尊重人性。 另外,还要注重进行角色换位体验,通过与大学生的交流,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缩小双方的情感距离,达到情感共鸣。
三、体验情感,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表现在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等三个方面。发现与获得情感是体验式教育价值所在,当教育客体在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与教育主体产生感情共鸣,在内心与体验之物融合在一起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根据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活动中,则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四、在社会活动中,感悟体验
道德认知要想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性,必须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实现,在反复实践中道德理念才能得到体现和深化。可见,实践是促进认知转化的关键。思想政治课应当主动承担起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一些高校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尝试,近些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实践,莫过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了。大到奥运赛场、青奥会赛场、抗震救灾现场,小到敬老院、荣军院和孤儿院。身穿统一服装,佩戴青年志愿者标志的中国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验着团结和友爱,体验着付出和收获。
五、评价机制要体现科学性
大学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内容、方式和标准均要科学制定。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则要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更加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实践体验的主动性和潜能的发挥;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体验式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郝文军 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探究[J].教育评论,2014,(02)。
[2]寇翔 论高校体验式德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3)。
[3]谭丽燕 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04)。
论文作者:陈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体验式论文; 大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外因论文; 内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