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65000
【摘要】目的:对不同介入时机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康复介入时机作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早期组(12例),中期组(13例),晚期组(12例)及后遗症期康复组(12例),在康复结束后对各组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患者经过康复组治疗后手功能Brunnstrom分级均有所提升,早期组提升值为1.02±1.34,中期组提升值为0.35±0.81,晚期组中期组提升值为0.25±0.88,后遗症恢复组提升值为0.09±0.46,早期组提升值较其他组明显,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康复治疗后,各组患者MBI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早期组提升值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治疗介入的时机越早,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越快,并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关键词】不同介入时机;脑出血;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
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发病率较低,但是致死率相对较高,患者会出现活动障碍的情况,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1]。相关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不同的介入时机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49例,对不同时机介入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康复介入时机作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早期组(12例),中期组(13例),晚期组(12例)及后遗症期康复组(12例),早期组男女患者例数比为8:4,患者年龄在4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04±9.87)岁;中期组男女患者例数比为8:5,患者年龄在45-7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5±10.06)岁;晚期组男女患者例数比为7:5,患者年龄在46.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6±10.25)岁;后遗症期康复组男女患者例数比为9:3,患者年龄在45.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78±9.51)岁,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过多差异(P>0.05)。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康复功能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及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康复目标和具体的康复方案进行制定,医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脑细胞代谢进行改善,让患者服用吡拉西坦(北京康乃克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75)药物,每次服用剂量为零点八克,每天服用三次。康复训练的内容如下:其一,治疗师需要对患者健康的肢体进行合理摆放,禁止在患病的肢体上输液,定期对患者的所有肢体进行按摩和提升,并且将按摩及提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让其积极参与其中,在平常能够自己为患者进行训练,告知患者使用健康肢体辅助患病肢体进行活动;其二,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血液流动性较差的情况出现,并且每天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和进餐,对其手功能进行练习;其三,根据患者病情让其下床进行活动,治疗师需要对练习时间及强度等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因练习过度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其四,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对针灸和推拿等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合理应用,在应用前需要对使用目的、具体流程及能够取得的效果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述,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其五,治疗师需要对患者情绪进行观察,当其出现紧张或者恐惧等心理时需要及时进行开导和鼓励,缓解其不良情绪,对治疗过程充满信心,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康复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早期便接受了上述治疗,中期组患者在发病中期接受上述治疗,晚期组患者在晚期接受上述治疗,后遗症康复组患者在出现后遗症时接受上述治疗,在康复治疗结束后对各组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1.3 评分标准
使用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分级法对患者手功能进行评价,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活动能力正常分数值为一百分,轻度缺陷的分数值在七十五分至九十五分之间,中度缺陷的分数值在五十至七十分之间,严重缺陷的分数值在二十五至四十五分之间,非常严重的缺陷分数值小于二十分。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加以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代表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手功能比较
各组患者经过康复组治疗后手功能Brunnstrom分级均有所提升,早期组提升值为1.02±1.34,中期组提升值为0.35±0.81,晚期组中期组提升值为0.25±0.88,后遗症恢复组提升值为0.09±0.46,早期组提升值较其他组明显,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未及时得到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如何有效治疗脑出血疾病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3]。脑出血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行动及言语等障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为此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4]。康复训练的介入时机对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明确各介入时机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影响,本文将我院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早期、中期,晚期及后遗症恢复期介入康复治疗,研究结果为各组患者经过康复组治疗后手功能Brunnstrom分级均有所提升,早期组提升值为1.02±1.34,中期组提升值为0.35±0.81,晚期组中期组提升值为0.25±0.88,后遗症恢复组提升值为0.09±0.46,早期组提升值较其他组明显,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康复治疗后,各组患者MBI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早期组提升值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早期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陶峰,何嫱,张备,等.不同介入时机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6):501-504.
[2]郭军,马芳莲.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63-164.
[3]彭化生,袁春兰.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10):1026-1028.
[4]王天舒,谢玉环,相艳艳,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9):1797-1800.
论文作者:李洋 吕绍昆 邹开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功能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值为论文; 晚期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