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塘整治工程本身虽为利好工程,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根据以往的清淤工程施工工作经验,此类工程施工影响主要集中在小塘与大湖之间道路边坡的滑移、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湖塘拓宽开挖边线、清淤产生的土壤等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等问题及处置措施一直得不到重视。而在湖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中小城市对城中湖水环境的重视程度只会愈发强烈。本文以湖北武汉市东湖绿道提升工程(东湖绿道二期增补工程)湖塘整治工程为例,研究了城中湖整治疏浚过程中的施工思路及施工措施,研究成果可供开展类似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湖塘整治;生态治理;施工工艺;水力冲挖;水上疏浚;脱水固化
1 工程内容及特点
表1 湖塘整治建设内容情况表
本工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施工范围包含白马道(T1、T2、T3、小潭湖、叶家湾)、郊野道 (T15、T16、T17、T18、T19、T20)、湖山道(T2、T3)共13个湖边塘,总面积约36.55公顷,其建设内容包含湖塘清淤、水生态水生植物栽植、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水生态治理主要包括碳素纤维生态基施工,面积约14000平方米,生态滤池施工,面积约100平方米。东湖绿道提升工程着重于环境综合整治,将按照“一塘一景一品”的原则,大力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全力完成东湖绿道沿线湖边塘的生态化景观整治。根据不同的提升要求和现状情况,将湖边塘其中的11个进行水质提升与改善,主要措施为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2 土壤泥底环境质量现状研究
东湖沿线很多池塘,以前水流不畅、淤堵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明显,对整个风景区都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东湖绿道开放以来,游人数量激增,湖塘治理刻不容缓。针对亟需整治的11个湖塘进行了水质监测,均在四类水至五类水的范围。由于该工程点位分散,各个湖塘体量大小不一,清淤量也有不同。
3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湖塘清淤(①水力冲挖、②水上疏浚、③脱水固化)→水生态修复(底泥改良)→水生植物栽植、景观工程→水质调理(投微生物菌剂、絮凝剂)→碳素纤维生态草→养护
3.1 施工部署
白马道T1、T2、T3和叶家湾采取水力冲挖清淤施工方式,淤泥通过管道输送淤泥至脱水固化场;
小潭湖通过绞吸船疏浚清淤,淤泥输送至脱水固化场。
郊野道T15、T16、T18、T20、湖山道T2、T3采取原位固化外运。
3.2 施工工序
①水力冲挖工序:水力冲挖采用环保型的清淤方法,先将塘中的水抽排干,然后用高压水枪将塘底泥冲刷起来形成泥浆,由泥浆泵与排泥管将泥浆输送至脱水固结处理场进行处理
②水上疏浚工序:水上环保疏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沿湖面采用浮筒布设排泥管线,通过排泥管将底泥输送至固结、脱水处理场( 泥浆的输送距离较大时,可增设接力泵对泥浆进行加压再输送),从而达到清除湖泊内源污染的目的。
③脱水固化工序:将泥浆经管道输送至除杂单元,本阶段为物理过程,主要是通过拦截、粗颗粒自行沉淀等物理作用去除淤泥中大的颗粒物质,减少对后续工艺的处理难度。后通过泥浆泵送至固结、脱水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完成泥浆的调理、泥水的即时分离,淤泥的固结全过程,并可根据需要对淤泥中的重金属、微生物、细菌等有害物质进行消解或钝化。原状底泥,经固结、脱水处理之后,含水率大幅度降低,有利于泥饼的最终处置,固结、脱水后的泥饼呈硬塑状态,含水率达到 40%以下,遇水不泥化。
结 语:
以往的湖塘整治工程施工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水文情势、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影响方面,湖塘拓宽开挖、清淤产生的土壤、底泥等施工环境影响一直不被重视。而在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湖塘沿线有涉重企业分布,因此,湖塘整治工程中针对土壤、底泥环境影响问题及其处置措施更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该类工程土壤、底泥环境影响分析和处置措施研究,首先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法,通过充分的现状调查和监测,明确工程区域土壤、底泥现状总体情况以及超标程度、超标范围,对工程设计提出的废弃土方、底泥处置方式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处置措施调整方案,切实减缓工程实施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二次污染问题。该调整方案需最终落实到工程水保方案和可研报告中,使湖塘整治工作真正具有施工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世靖.河道清淤工程中滑坡成因和处理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6)
[2]蒋丽品.河道清淤施工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2(12)
[3]李扬球.某河涌清淤施工方案优化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04)
[4]文丹.河道清淤治理及施工方案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
论文作者:王亚辉,占涛,徐钟园,谭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工程论文; 清淤论文; 东湖论文; 淤泥论文; 泥浆论文; 土壤论文; 水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