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论文_汪倩

六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37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胃炎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HAMD及HAMA评分无明显变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及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效果也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胃炎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患者病情,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急性胃炎 针对性护理 临床效果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建立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2]。其中急性胃炎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该病发病较急,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及急性化脓性胃炎等等,发病时使患者疼痛万分,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正常生活[3]。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会出现烦躁、紧张、抑郁及焦虑等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是分析和研究在急性胃炎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36.4±5.4)岁;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2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年龄为(40.3±3.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其中包括:观察患者、饮食护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病房护理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1)基础护理。首先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精神状态有无异常,增加对患者测量体温和血压的频率,和调整用药方案。然后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和卫生,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和空气清新,将病房室温调至患者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其次对看望患者的家属数量进行控制,注意要尽量保持安静,详细告知探视家属保持病房安静的重要性,取得探视家属的配合;并向患者告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再次告知患者在就餐前和就餐后用生理盐水或者温开水对口腔进行消毒,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洁,避免口腔发生感染。最后,叮嘱患者禁烟禁酒,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转变思想观念,向患者讲解吸烟喝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和严重性,明确建立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是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2)心理护理。胃炎患者在发病时十分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的不良情绪,甚至会极力抵抗治疗,这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极其不利,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并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实施心理护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要放松心情,及时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用直接、简单、清晰的语言安慰患者,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从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及医生的工作。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前告知患者实施该项护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等等。

(3)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多饮水,保持身体水电解质的平衡,预防患者出现脱水症状,加快新陈代谢进程。针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告知患者应当全面禁食,而用鼻饲或者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或者好转,可给予患者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主要以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或者半流质食物,例如:米糊、羹类食物及米汤类,治疗期间禁止进食辛辣、刺激及产气的食物,建立科学的用餐次数,以少食多餐的方式,在进食食物时要经过细嚼慢咽。(4)对症护理。针对于疼痛感较强、病情严重及腹泻情况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医嘱监督患者服用颠茄片、阿托品及止泻片治疗。有呕吐针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清理患者的口腔异物以免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通过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利用HAMA和HAMD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抑郁和焦虑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0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HAMD及HAMA评分无明显变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及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 讨论

急性胃炎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由于急性胃炎的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较快,剧烈的疼痛感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急躁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急性胃炎患者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和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得到更加周全的护理,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4-6]。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效果及HAMA、HAMD评分都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谷迎春.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3):139-140.

[2] 谭玲玲.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36,39.

[3] 于雪丽,洪晓娟.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9):198-198.

[4] 李风霞.急性胃炎34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84-85.

[5] 刘飞.急性胃炎的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7):111-111.

[6] 王洁,韩卫丽,吴兰笛等.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60-261.

论文作者:汪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急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论文_汪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