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研究分析论文_王法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研究分析论文_王法

王法

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儿科,437200

【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临床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儿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常规药物加抗生素治疗的观察组儿科患者在治疗效果上要明显高于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儿科患者,但也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在治疗儿科疾病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产生副反应的情况比较小,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值得注意,总体来说,抗生素在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应用效果;不良反应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医疗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与发展,新的治疗手段及药物的发现和合成治愈了很多以往难以治疗的疾病,而药物治疗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抗生素的发现及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的治疗环境,对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使用,有效的治愈了很多儿科方面的疑难杂症,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抗生素在发挥巨大治疗效果同时产生的不良反应[1].因此,加大对抗生素在儿科疾病中的研究力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不良反应,成为当前医疗领域最大课题之一[2].本文将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抗生素中比较常见的西咪替丁为例,探究其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男性儿科患者65例,女性儿科患者35例,年龄从2.5~9.8岁不等,平均年龄(5.5±1.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儿科患者32例,女性儿科患者18例,年龄从2.5~9.3岁不等,平均年龄(5.3±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儿科患者3,3例,女性儿科患者17例,年龄从2.7~9.8岁不等,平均年龄(5.7±1.6)岁。两组儿科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家庭条件及生活环境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治疗方案

对照组儿科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其主要治疗内容及过程有:先取一定量用于注射使用的医用水,将25.00mg/(kg?d)左右量的乳糖酸红霉素溶解于上述医用水中,在加入12%葡萄糖溶液通过静脉的方式进行滴注;观察组儿科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抗生素治疗的模式,在使用常规药物之前,先将10.50mg/kg的西咪替丁加入到12%的葡萄糖溶液(约30mL)里面通过静脉的方式进行滴注,然后取一定量用于注射使用的医药水,将25.00mg/(kg?d)左右量的乳糖酸红霉素溶解于上述医用水中,再加入12%葡萄糖溶液通过静脉的发生进行滴注[3]。其他治疗过程、方法及内容相同,不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儿科患者在经过常规药物加抗生素药物治疗后,消化道疾病治愈48例,治愈率达到了96.00%,且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只有8例,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儿科患者在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后,消化道疾病治愈35例,治愈率达到70.00%,有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的儿科患者32例,副反应发生率高达64.00%.比较分析可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儿科疾病治愈就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儿科疾病治愈及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还可发现,虽然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有害儿童身体健康,因此,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3.讨论

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抗生素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抗生素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也确实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高效性特点也使得其成为当今医药领域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本次研究中,抗生素用于治疗儿科消化道疾病的过程中,因其可有效的避免或减少红霉素剂量使用不当所导致的胃功能性失调,并由此引发的腹胀腹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生理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儿科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该抗生素通过控制胃酸的产生量及其他一切生理活动所引发的胃酸分泌,如饮食等,与此同时还能限制胰岛素的分泌,此次来降低胆汁的分泌量,而该过程中胆汁中的红霉素因胆汁分泌减少而降低其进入胃肠道中概率,从而减少组胺这种化学物质的分泌,最后达到减少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减少的目的[4].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抗生素在治疗儿科疾病时能有效提高儿科疾病的治愈率,明显改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并降低疾病的副反应发生概率。然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其发生重要功效的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即不良反应的产生,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指的是机体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命体在经常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对其不再发挥作用,进而使疾病顽固化,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医生和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当前很多医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惜多开抗生素,而家长则急攻近利,儿童一有病就让其服用抗生素,这是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医务人员及家长们应深刻意识到抗生素对治疗儿科疾病高效性的同时还,也要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生素发挥其最大价值[5]。

参考文献:

[1] 江秉云.谈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J].医学信息,2014,(21):328-328.

[2] 喻甫权.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微生态制剂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及合理性[J].中国医药导刊,2014,(5):867-868.

[3] 暨励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525.

[4] 邱忠亮.浅谈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8):694.

[5] 韩永红.头孢氨噻肟钠在儿科临床应用及评价[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2,6(4):359-359.

论文作者:王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研究分析论文_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