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论文_唐佳

黑龙江省森工总(红十字)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内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做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保障儿童安全。方法:对某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造成后果事例38例,隐患事件19例,不良事件11例,警告事件3例。结论:应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ediatric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hia Tang

Heilongjiang forestry general hospital (Harbin Red Cross Hospital, Heilongjiang 150000, China)

Abstract:Purpose: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pediatric ward,Do a good job of pediatric nursing risk management,Protect children's safety。Method:Nursing adverse events repor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6 in a pediatric war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38 cases of no consequence,19 cases of hidden danger events,Warning events in 3 cases。Conclusion: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adverse ev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Key words:Pediatric nursing;Adverse events;Cause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儿科患者通常年龄较小,不具备较高的自我意识和表达能力,在治疗的过程中隐含着比较大的护理风险[1]。儿科疾病通常情况下具有变化快、发病急等特点,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具有较大的护理难度。此外,部分患儿依从性较低,无法遵守医护人员的嘱咐,易发生临床不良事件。风险防范式护理是对具有高风险的患儿予以全面分析,并针对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

1.研究对象

运用图表的方式对某科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上报的7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准确分析出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具体见表1。

表171例不良事件发生类型

2.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

(1)护士护理经验缺乏导致的危险因素发生

为了充实护理队伍,现在医院中大量招聘新护士,新上岗的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不能对患儿的情况进行仔细地观察,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也不能冷静面对,护理技术不高,护理质量不佳,直接影响患儿的恢复,造成护患纠纷。

(2)护士的态度不佳,对患儿的治疗造成严重影响

儿科护理工作难度大、强度高,就诊患儿多,病情变化快,护士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儿,有时候患儿家长不停地询问各种问题的时候,护士因为忙于护理工作而无暇应对就会表现出不好的态度,而患儿家长就会因为护士服务态度不佳而出现不满。另外,有些护士对自己的工资待遇或者个人原因等情况,会将不满情绪带入工作中,易导致不良后果出现。

(3)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护理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患儿的出入院时间、生命体征变化、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等等,护士对此都要准确、及时地记录下来,禁止事后补记。尤其在抢救患者无效时,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医嘱时没有签名,或者是由他人代签、执行时间记录不准确等等,这些都是不允许的,会造成危险发生。

3.儿科护理风险方法措施

(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丰富经验的人员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要对近几年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调查,查找原因和发现风险,评估每个护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对于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2)科学排班,强化重点

风险的高发时期就是患儿患病高峰期、夜班时段和节假日等,因此应当在这些时段加强风险防范。在护理中,要安排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监督和指导新护士,避免出现临床不良事件。

(3)规范制度建设

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查对制度进行强化,保证各项操作能够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有序进行。定期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预后方法、风险防范方法等,根据风险防范守则全面排查常见的护理风险。若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风险,要及时制定紧急预案。

(4)药品强化管理

在儿科的治疗中会涉及多种药品,患儿因其年龄较小,对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极易出现医疗事故,因此要强化药物管理工作,降低每个环节的药物风险。在日常护理中增加用药管理环节,避免出现用药差错。定期对药物进行核对,如药物的品名、有效期、数量和厂家等,在存放药物处安置警示牌,发放药品时要将相关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告知患儿家属,保证用药安全。

(5)风险管理

制定预防护理措施:①保证患儿安全,一名护理人员对应一名患儿,保证治疗的全程安全和病床安全性,预防患儿出现坠床现象,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在患儿进食时要避免患儿出现呛咳现象,全面评估存在的风险,制定对应方案;②健康教育,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进行疾病健康宣教,对患儿及其家属施以心理辅导,体现人文关怀,缓解其负性情绪如紧张和焦虑等。

(6)要不断地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升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

对现有的儿科护士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地提升护士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儿童心理学、儿童营养学和儿童保健学等知识的学习,在护理中能够运用人文知识进行护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7)合理分配护理人员

儿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小儿患者对主观感受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清,对护士工作不配合,因此,儿科护士要具备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信心来进行工作,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能够冷静面对。因此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新老搭配,合理安排工作,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护理人员,也要有经验不足但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新上岗护士,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够扬长避短,保证护理质量。另外在患者就诊的高峰时间段,要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安排值班护理人员,工作中各司其职,以确保患儿的治疗护理安全。

小结

总之,儿科护理工作是比较繁重且压力大的工作,在实际的儿科护理中易出现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对此加以明确,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只要护士全心全意、认真负责地按照正规程序为患者服务,就能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素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1):114-115.

[2]杨水萍,刘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162-163.

[3]谌娇,罗顺清,曾莉,李沁岭,龙春莉,陈德芬,程婷.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100-102.

[4]应晓莹,孙香玲,胡亦若.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6):176-178.

论文作者:唐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论文_唐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