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初探论文_丁冬申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初探论文_丁冬申

浙江东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日渐加快,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日渐提高,对于各类建筑物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有许多技术手段的支撑,其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当属典型代表,它的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因此,其应用优势不言而喻,而笔者则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中后较大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身的思考,具体可见下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建筑施工中过程中,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等,被广泛的应用,其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虽说体现了极大的优势,但是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此技术的运用可避免建筑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进而大大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一、后浇带技术的浅析

(一)后浇带技术的含义

最近几年来,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模式在不断的更新,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从整体的工程质量角度进行分析,与域外国家仍旧具有一定的差距,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工程裂缝,许多施工单位为了对此问题予以解决,会选择在施工环节通过设置变形缝的方式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处理途径,很容易导致双梁和双墙损坏,并给建筑的外观带来不利影响,未能及时解决,还会进一步影响建筑的质量。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对工程裂缝问题加以改善,极大的保证施工质量。后浇带技术的运用,是借助混凝土浇筑行为,增强工程结构的稳固性,降低变形亦或是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对变化过程中所伴随着的收缩问题加以控制,最终为建筑工程质量带来相应的保障。

(二)后浇带技术的功能性

其一,可减少温度收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过笔者的分析和探讨后发现,温度收缩是致使建筑物出现裂缝的主要诱因,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一定程度的减少温度收缩给施工过程所带来的影响和制约,还能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改善,从根本层面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并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是极其重要的步骤,在此步骤之后混凝土将会迅速凝结,这一过程中容易受到收缩不自然以及散热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热胀冷缩效应。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至两个月以后温度将会回归正常,这个过程将会给其结构带来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功能的施工进度,情况严重的甚至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埋下潜在威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降低温度收缩程度,减少给施工过程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1]。

其二,可解决沉降差问题。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裂缝问题产生的另一诱因就是沉降差过大,针对此类问题,相关的施工人员应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要求设计式做好设计方案的全方面审核,进而高效解决沉降差问题。此外,设计师在制定完毕基本的结构设计以后,还要进一步实施讲解工作,而后再加以浇灌,使之连接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为整个工程质量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

(一)择选合适的断面形式和浇筑时间

在落实建筑施工的环节,相关施工人员需明确后浇带断面择选工作的重要性。若想最大程度的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固性,就应当重点对后浇带的选择过程进行把控,并使之与切面形式相一致,对施工裂缝问题进行全面把控。另外,浇筑时间的择选也是后浇带施工环节的要点,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施工工程开展两个小时以后方可实施浇筑行为,同时已经浇筑的部分需要沉降完毕,方可落实进一步的施工功能,反之将会极易出现施工安全方面的问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施工间距和宽度进行合理把控

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环节的运用,可确保工程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和系统化性, 对施工间距和宽度进行全面把控,则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现阶段的建筑施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大多数楼层均小于二十二层的工程,在施工环节将会不同程度的产生受应力效应,并作用于钢筋之上,这一环节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环节立刻将其切断,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质量。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技术人员可有效运用后浇带技术,对钢筋进行切割,而后再实施焊接处理,进而防止出现下垂弯曲的问题。此外,施工技术人员还应对施工宽度进行合理把控,最佳状态为七米,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参考设计图纸中的内容和数据要求,体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三)浇筑材料的择选

建筑浇筑施工在后浇带施工中可谓是重点内容,在此施工行为的落实环节,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总结浇筑施工的特征,进而择选最为适宜的浇筑材料,在确保浇筑材料质量和应用性能的基础之上,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带来相应的保障。

实际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浇筑人员需重点对建筑缝隙进行清洁,部分缝隙之中可能存在污水或是尘土等,而后逐步强化对缝隙的清洁力度,清理工作完毕后,还应保证浇筑构件的湿润度,保持时间为一天,由于浇筑混凝土的环节会出现收缩膨胀的问题,浇筑设计人员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择选收缩性最小的混凝土材料,另外,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碱水物质,相应的增加混凝土的粘结性,进而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稳固性[3]。

值得一提的是,振捣工作的落实是浇筑施工环节另一大关键内容,此时技术人员要对材料配比进行严谨控制,强化振捣工作的落实力度,使之更具有效性。

(四)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可谓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核心部分,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之时,很多时候技术人员难以对混凝土浇筑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诸多施工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施工技术人员这时就需要严谨参照设计图纸中的内容完成施工任务,浇筑混凝土的环节,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4]。

浇筑振捣环节常因为振捣行为不合理,致使混凝土内部出现起泡,进而降低了混凝土本身的粘合度,最终无疑会给最终的浇筑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施工人员应当体现振捣工作的严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体现了极大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人员所重视,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保障,降低工程裂缝的出现几率,也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规避了施工过程的事故,也保证了施工质量,无疑为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技术保证,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闫文凯.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30):211-211.

[2]梁敬侠.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3,15(6):121-122.

[3]姜正渤.简析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9(9):132-132,133.

[4]张勇.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3,21(3):79-80.

[5]王煜.浅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 11(16):69.

论文作者:丁冬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初探论文_丁冬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