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角度论文_林其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角度论文_林其君

(四川省资中县第四中学 资中 641200)

在现代教学中,教学反思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应从哪些角度来反思?本文在这些方面做些探讨。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从内容上抓住教学的核心,再以从不同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就会相得益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文以自己教学所写的小学四年级教学反思为例,提供反思的角度,以供参考。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对旧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这样的教学与现在的学生合适吗?”“这种方法适合还过不过时”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我是这样反思的:学生在交流感受时,我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的重要。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我觉得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法布尔观察昆虫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秘密,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如《巨人的花园》:让我深深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如《爬山虎的脚》: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问学生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有的学生说喜欢爬山虎,有的说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写作文要认真观察才能写得准确形象,还有的居然说爬山虎很可爱,建议学校所有墙壁说都种上爬山虎来美化环境,让我们学校更加美丽。我深深地感触到;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求知;2、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比什么都更重要;3、语文教学要与其他学科相通,如与体育、美术等结合。4、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缺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拿《爬山虎的脚》一文的教学举例。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此时,我才意识到深入文本,高于学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虽然整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对个别内容的不完全理解,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在以上三个教学反思内容中,我认为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切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如果从教学效果反推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得当与否,很容易看出问题,因为再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好的教学措施如果没有效果也白搭。本文很肤浅的从三个角度来浅析了教学反思的内容,具体在教学中还有多方面的角度,本文就不一一赘述。

论文作者:林其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6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角度论文_林其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