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水集城关小学 266600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即: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串讲串问多,思维空间少;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少数学生活动多,面上学生活动少。深刻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一是班额过大的现状导致开展合作学习确实有难度,二是教师缺乏组织合作学习的策略方法导致合作流于形式、时效低。
如何保障大班额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时效呢?下面谈一下近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实际组建合作小组,保证随时能合作
合作小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合作小组的组建不仅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而且组建的形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效能的发挥。合作小组座位的排列方式有很多,诸如 “品字型”、“工字型”、“T字型”、“新月式”、“U字型”等等。面对大班额的现实,我坚持三个原则组建学习小组:
1.坚持开展合作的灵活原则。立足大班额、空间密集的实际,我仍然采取“秧田”式的座位排列方式,将小组的组建分为三个层级,即合作小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大组。合作小小组由同桌两人组建,合作小组由前后座位四人组成,合作大组由一大组的同学组成。这样,开展合作学习很方便,课堂上教师根据问题探究空间的大小,可以随时灵活采取两人合作组、四人合作组的合作学习,只要学生一转脸或一转身就可以随时开展合作学习。
2.坚持组间同质的公平原则。为确保小组间评价的公平性,组建小组时,要考虑三个层级合作小组之间的男女比例、智力、习惯、性格等方面,尽可能保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3.坚持因课制宜的机动原则。根据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内容需要等因素,要因课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合作小组的层级,力求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学生合作技能培训,保证人人会合作
在推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诸如:“小组合作时,好学生抢着说,其他学生参与不进来怎么办?”“同学交流时其他同学不听怎么办?”“声音嘈杂怎么办?”“学生不管别人的回答正确与否,起来就重复别人的答案,怎么办?”……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不会合作,于是我开展了合作技能训练“182”工程:
“1”是抓好一项分工,即小组角色的分工,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工程。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噪音控制员、记录员、汇报员,并明确责任如下:组织员——全面负责全组成员的管理、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谈论的意见或填写小组报告单;汇报员——负责在小组交流时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噪音控制员——负责提醒控制本组讨论时的音量,不影响其他组的学习。
“8”是开展八项合作技能训练,包括倾听、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评价、协调等,这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例如,对于倾听这一技能,我归纳为训练倾听技能“七法”:
复述法——老师在讲明操作步骤、要求后再让学生复述一遍,或者在别人回答问题后让学生简要概括别人发言的情况。
目光注视法——老师或组内同学发言时,要用目光注视对方,并能用面部表情、眼神向发言人传递信息。
质疑法——在别人发言后引导学生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和不赞同的地方进行质疑。
补充修正法——在别人发言后进行补充、修正,为了训练学生认真听,特别注意强调学生此时不能再重复别人的说法。
评价法——在同学发言完毕,让学生对其发言情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评价。
提示法——教师或组内的同学对听讲不认真的同学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进行提示。例如老师不动声色地走到学生的旁边摸一下他的头,或提高声音、变化语调的快慢进行暗示,组内的同学可以用手臂轻轻地碰他一下进行提示等。
续接法——在朗读或交流答案时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停下,让别的学生续接。
“2”是抓好两条训练途径。一是开设学法指导课,利用活动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合作技能培训。二是课堂渗透。学生合作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我紧紧抓住课堂渗透这条主渠道,围绕阶段训练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持续渗透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和合作技能训练。
三、规范合作学习流程,保证合作效益度
合作学习流程不规范也是导致课堂上合作低效、无效的主要原因。为此,我经过大量的课堂实践,规范了小组合作学习“五步”基本流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提升总结),有效提升了合作学习效果。
四、探索合作评价办法,突破合作制约点
1.评价重心小组化。在班级设立了评价展示台,将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有效结合起来,以团体的成绩作为奖励依据,使全组学生产生“荣辱与共”的情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2.评价形式质性化。对小组的评价分为“超级组”、“优秀组”、“良好组”三个等次,对学生的个体评价分为优、良、一般、有进步、争取进步五个等次。
3.评价方式基础化。在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引入“基础分、提高分”,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竞争,既增加了学生成功的机会,又促进在竞争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4.评价手段代币化。我们制定了代币制评价细则,实施延迟满足评价,不断激励每个组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论文作者:吕申晓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同学论文; 大班论文; 层级论文; 《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