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启动入盟时间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兰论文,时间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3月30日, 在布鲁塞尔召开了被称为欧洲历史“里程碑”的欧盟15国和申请入盟的11国外长会议。会议议程表明,欧盟东扩进程正式启动。次日,在会议大厅,波兰外长盖莱梅克第一次与欧盟15国外长坐在一起,正式开始入盟的单独会谈。盖莱梅克说,这是波兰企盼已久的“历史性时刻”。
加入北约和欧盟是波兰社会转轨后历届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早在1989年6月5日,波兰便与欧共体(即现在的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1991年12月16日,双方签订了《欧洲协定》, 也就是联系国协定。 1995年2月1日,《欧洲协定》正式生效,波兰正式成为欧盟的联系国。去年7月16日,欧盟委员会在斯特拉斯堡决定,在11 个申请国中挑选波兰等6国作为首批有资格参加入盟谈判的国家。
欧盟把波兰列入首批参加谈判国家并非偶然。波兰自体制转轨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两党相争,多党并存”的多元化格局。与这种多元化格局相适应的议会制、内阁制、选举制等各种政治体制框架业已基本成型。在经济方面,形成了非国有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机制。经济发展速度在中东欧诸国中名列前茅。从1992年至1997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从2.6%上升到6.9%,失业率从14.3%降到10.5%,通货膨胀率从43%降到13.6%(欧盟是1.7%),计划到2006 年降到2.4%,财政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6%降到1.3 %(欧盟是2.6%),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85.2%降到49.2 %(欧盟是72.3%)。根据1994年6月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通过的文件, 联系国只有在履行成员国的义务,具备政治和经济方面条件后,方可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国。对此,盖莱梅克在3月3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说, 波兰准备履行欧盟所有义务,与欧盟大市场所有立法接轨,并声称,波兰不要求任何“优惠和特殊照顾”,而要享受正式成员国应有的权利。
舆论认为,入盟谈判正式开始,这是波兰外交的一项重大的成就。但波兰“融入”欧洲之路并非通衢大道。波兰欲与欧盟统一大市场共同贸易制度接轨,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共同渔业政策,宏观经济管理趋同等,非一朝一夕能为。首先,目前波兰经济在整体上与欧盟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落后,钢铁煤炭企业亏损运转,铁路和航空运输改革滞后,国有企业改造艰难,税收制度不健全,动植物检疫、监察手段亟待改进,奶制品和肉制品加工水平较低,环保建设尚待加大力度,房地产政策过于保守等等。其次,波兰社会对入盟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意识到入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加入欧盟意味着国家主权将“丧失”,本国文明将受到“摧残”,民族工业将“倒闭”,90%农业将“被毁”,失业人数将增加。在此次欧盟布鲁塞尔外长会议前夕,波兰国营铜矿和“乌尔苏斯”拖拉机厂分别举行罢工和大规模示威游行,示威群众在部长会议大楼前焚烧了欧盟盟旗。据最近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6%被调查者赞成加入欧盟,13%反对,31%不置可否。而在1994年的民意调查中,赞成者占77%,反对者只占6%。
现在,波兰正在熟悉和“消化”欧盟2 万多份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条款,这被称为入盟谈判的第一阶段。明年年初,将过渡到如何实施这些法律法规条款实质性谈判的第二阶段。如果第二阶段圆满结束,还有待欧盟各国议会批准最终的关键阶段。据最乐观的估计,波兰加入欧盟时间最早是2002年。这里的舆论认为,波兰面临的既是极好的“机遇”,但又是十分严重的“挑战”;对波兰而言,1998年3月31 日是“漫长的马拉松赛”的开始。(本报华沙电)
标签:欧盟成员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