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上升,电力工程建设不断发展,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重要指标,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有效的控制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在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还可以保障电力工程总体工程质量。本文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为施工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一、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不完善
由于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加快施工进程,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为了进度而忽略施工的质量,施工质量不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安全问题。
2.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时候,大部门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烈,还有就是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在施工中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3.施工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的时候,一些不安全因素不仅存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设备管理不到位,对施工安全埋下隐患,所以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十分重要,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忽略这一点,没有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导致施工中出现施工设备管理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
4.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到位
首先是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虽然施工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落实上存在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全面的问题,结果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施工的发生;其次电力施工的流程管理不到位。
5.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电力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材料等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比较普遍: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意识关系到电力工程的质量,但是很多施工人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导致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过分看重经济收益,结果导致工程的长远效益受到影响。另外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在施工原料上采取以次充好的方法,降低了工程的质量。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倡导创新精神
创新是为了改革,改革是为了发展。电力工程作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创新改革,在全工程单位中倡导改革精神。“安全生产”是创新改革中必须要贯彻执行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应从技术、制度、政策上严格坚持安全原则,指导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
2.严格规章制度
在规章制度上,应积极采取“奖惩并行”的模式。首先,对规范作业的人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物质上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生产作业的积极性;其次,对违章操作人员,在制度上加大处罚,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电力故障,还要尽快采取科学的操作制度参与施工。
3.贯彻科学理念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没有安全的生产是不合要求的,这是电力工程建设期间需要贯彻的指导理念。因而,电力企业在参与工程建设之前,应召集全体职员参与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上树立全面的安全生产准则。如: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引导人员正确参与到施工作业中。
4.提倡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是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安全性评价是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指导安全施工,同时配备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满足了现代化电力施工的要求。在安全评估过程中还可以创建先进的模式,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综合度量和预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加强工程建设安全宣传
企业在开展施工安全管理时应当注重工程建设安全宣传,提升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源头处避免施工安全意外的发生。具体可进行安全教育会议的开展,一方面在会议中明确的要求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利用多种实际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案例来警醒施工人员,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重点就多种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具备基本的安全事故处理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如果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则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6.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当前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不注重安全防范,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部门、员工都因职责不明而缺乏施工安全的意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又互相推诿责任,无法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所以,企业应当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甚至人头。同时,还应当明确的区分各个工作部门的工作责任,避免出现管理重复的部分,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始终在监督体制下正常运行,提升管理规范性与强制性。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则管理人员可通过管理制度来确定责任人,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中,各部门与施工人员都势必会提升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7.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防控制度
仅仅依靠制度作出的约束展开施工工作是难以满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要求的,企业还应当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方控制制度,加强基础安全设施建设,为工程建设的安全开展提供基础的设施保证。首先,管理人员应当就施工中涉及的多种基础设施进行检查,更换掉老化的施工设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多种施工机械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应当针对各个施工设备运用中常见安全故障进行针对性的防护设备安装。另外,针对高空施工、起重施工等多种特殊施工环节而言,施工人员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全标识语的标注,并划分安全施工范围,严禁施工人员或闲杂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入安全施工范围当中,保证施工安全。
三、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设计和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
对项目的详细研究主要是通过设计和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来完成,在此基础上确定可行性实施报告,并且进行项目任务书的制定,这也是实施总体设计的基础。同时,在项目设计阶段,需听取多方意见,优化设计方案,落实在设计和决策阶段对质量的有效控制。
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需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管控,并对施工预算与施工能力进行详细检查,对施工计划的合理性进行评估,以保证工程设计与电力建设相符合[4]。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对质量控制进行审核,以此对预算实施合理考核。
3.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环节是对施工工序的严格控制,且应根据规定流程进行操作。另外,各个不同工序都有执行标准,在施工中按照执行标准进行实施,以确保工序质量。同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最为重要环节,所以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是质量控制的核心。
4.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质量验收也是工程施工中较为重要环节,可对项目进行质量考核,是施工项目投入使用的保证。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将预期施工质量与实际施工质量进行详细对比,能够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结语
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工程返工的问题发生,节约电力工程支出成本。相关从业人员应积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基本用电需求,推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清耀.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精细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周坚仁.浅析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4,11:66-67.
[3]曲波.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3:69.
论文作者:王善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