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探讨论文_侯达公

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探讨论文_侯达公

辽宁博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实施以来,如何减少项目实施对地下水的污染,更客观的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火电厂环评中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根据地下水导则实施以来从事火电厂地下水环评工作的经验,提出燃煤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思路,对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电厂;地下水环境;评价技术;分析

1导言

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制约,丰水期水位上升出现高水位,枯水期水位下降出现低水位。岩溶水丰水期水位标高210-220m,枯水期约190-200m,年水位变幅为10-20m。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一是评价应以地下水环境现状凋查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为依据.对建设项目不同选址(选线)方案、各实施阶段(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期满后)不同排污方案及不同防渗措施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对比,推荐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二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的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时.应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后再进行评价。三是Ⅰ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其他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评价因子与影响预测因子相同。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首先Ⅰ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水质影响砰价,可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其次Ⅱ类建设项目评价其导致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时,可采用预测水位与现状调查水位相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对水位不能恢复、持续下降的疏干漏斗.采用中心水位降和水位下降速率进行评价。二是土壤盐渍化、沼泽化、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根据地下水水位变化速率、变化幅度、水质及岩性等分析其发展的趋势。

4地下水环境影响特点

一是不仅需要评价水质的好坏,还需要评价水量的多少,并要分析水的径流、补给和排泄的关系。二是地下水埋藏于地质介质中,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情况十分复杂。各种环境因素(如pH值、Eh,有机物含量,游离氧、游离CO2等)也会影响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上的吸附、解吸以及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三是地下水赋存和运动的环境通常包括非饱和带及饱水带,而饱水带可能具有承压性或不具承压性;环境介质可能是孔隙介质,也可能是裂隙介质。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模拟和评述,增加了模拟的复杂性。四是地下水运动及其污染是一个缓慢过程,在短时期内,往往难以完全弄清这些变化过程。

5地下水评价工作任务及要求、工作程序

地下水评价的任务是基本掌握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对项目所在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预测和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和控制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划分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相应深度的评价工作。地下水评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一是准备阶段;二是现状调查阶段;三是预测评价阶段;四是污染防治措施及评价结论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和评价范围确定

6.1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在地下水评价等级确定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建设类型,而后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来判定评价级别。以完成审批的XX电厂为例,说明火电厂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划分。XX电厂拟利用现有电厂原有小机组拆除后场地进行建设,不新增土地,属于在原址“上大压小”的扩建项目;电厂产生的灰渣拟全部综合利用,在综合利用不畅的情况下,送电厂的周转灰场贮存,电厂在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过程中,包气带的防污性能和含水层的易污染特征可能是比较难判断的。需要收集项目所在区域地质资料和建设场地的工勘资料,通过分析工勘资料来了解建设场地的地层结构及地层岩性,根据收集的建设场地的柱状图了解建设场地的岩层单层厚度情况,通过查《地质手册》了解场地岩性的渗透系数,并根据柱状图说明场地的岩层的连续稳定性。关于项目建设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场地附近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设置情况。位于泉域中的建设场地划分级别时更应该慎重,若建设项目的含水层位于补给区与径流区或径流区与排泄区边界时,则根据情况地下水评价等级应上调。关于污水排放强度和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两个划分依据,根据火电厂用水的相关政策,项目建设要求生产废水全部闭路循环正常工况下不外排,生活污水处理后也回用,外排的仅有清净下水如循环水的排污水,仅含盐量高一些。因此这两个判定依据在实际环评中不会产生太大的异议。

6.2地下水评价范围的确定

调查范围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特征确定,一般以明显的隔水边界或定水头边界来做为评价区域边界。XX电厂评价时,根据项目所在区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了地下水调查范围58.86km2和评价范围18.84km2。

7项目所在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水环境现状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环境特征,调查对象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评价区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及岩性、水资源平衡情况等。社会环境调查主要是区域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评价区内的工业污染源调查和生活污染源调查。在XX电厂地下水评价时,由于项目为“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在原厂址建设,厂址区域的地质和钻孔资料非常丰富,通过这些资料可基本判定厂址区的评价等级;而灰场由于所能收集到的资料较少,最终在灰场坝址布设了一个水文地质勘察钻孔,以此来了解灰场区的潜水含水层分布情况,同时该孔作为了电厂灰场运行后长期地下水监测孔。

8污染防治措施的确定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程度及评价结果,对厂址(氨、油)罐区、污水处理区、煤场等重点区域提出合理的防渗措施,灰场防渗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GB18599-2001)有关要求进行。

9结论

总之,首先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建设场地不同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情况,分别合理确定各分区的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内容。其次根据厂址、灰场采取防渗措施后,进行情景设定,事故渗漏源强确定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进行,灰场还应关注其贮灰方式和当地气象水文条件等因素。

参考文献

[1]覃明河.火电厂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渗措施分析[J].新疆环境保护,2016,38(01):36-43.

[2]王成都,孙冉,姚端阳,高威.西南岩溶区火电厂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S2):379-382.

[3]赵斌,谢永平,黄显昌,许光照,王世海.降低火电厂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措施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05):111.

[4]谢德嫦,曹慧,刘玉洁,刘宏立.燃煤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以重庆市安稳电厂扩建工程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14(02):46-50.

[5]王振涛,赵菲,赵慧.徐家峪储灰厂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监测及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09):25-27.

[6]黄爽,蔡树英,杨金忠.电厂粉煤灰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05):7-11+31.

论文作者:侯达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探讨论文_侯达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