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制度的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制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什么是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是在“制度”、“生产关系”领域兜圈子,这是长期没有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主要原因之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超越制度的狭隘眼界,从社会主义“要干什么”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实现了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对于启发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思想解放作用。
一、传统社会主义观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概念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创立和使用的。早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对剥削制度下存在的贫富悬殊、道德沦丧、善恶颠倒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蓝图。他们认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应该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充满自由、人人平等、道德高尚、社会和谐的美好社会。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所创造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不仅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指出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新社会创造者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且对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特征作了科学的预见和大概的描述。这些预见和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将来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2)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4)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5)社会对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进行有计划的调节。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计和描绘,奠定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实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飞跃。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列宁曾试图完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的单一公有制社会。但由于在实践中行不通,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并适时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等等。这些观点和做法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思路,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但列宁的探索由于时间过短,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未能全面展开和深入下去。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独特见解,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严重的错误,实践中也产生了严重弊端。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完全放弃了新经济政策,逐步建立起以高度国有化为基本框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经济上过分集中,政治上过分集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一不置于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过程折射出斯大林和当时苏联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曾有的遭受十几个资本主义强国武装干涉的痛苦回忆,作为世界上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被资本主义世界包围的现实,不但要在本国而且要在全世界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任务和使命感,这一切都在剧烈地强化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斗争、你死我活的传统思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自然首先要在制度领域凸显出来。斯大林不顾条件地强化甚至扭曲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制度设计,把制度看得高于一切,完全不再考虑实现这些制度所应具备的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把迅速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放在首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滋长了脱离社会主义的制度目标来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原则满天飞,而社会主义的制度目标被淡化。这种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价值目的的社会主义观,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
新中国建立伊始,毛泽东的头脑里就有个社会主义模式,其基本点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由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先导与榜样作用,使这一模式形象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有察觉,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更加落后且人口众多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应该有自己的做法,也提出要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新的进展,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没有突破,加上历史条件的制约,尚未突破苏联模式的基本框架,5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生产关系上的“一大二公三纯”、计划经济,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观。
以上情况表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与旧社会相对立。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因而,他们是在揭露和批判旧社会弊病的同时设想和设计未来社会的,他们对旧社会的仇恨必然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设计。旧社会现成的制度理应受到新社会的摒弃和排斥,特别是那些带有根本性、展示社会性质的制度。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P293)在《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也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P462)这些充满激情、理想化的宣言,在没有多少人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下,很容易给后来者造成这样的印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一切方面都应该是对立的,只有坚持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真正的革命者。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的任务还在于它的现实革命性,也就是唤起民众,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投入到推翻现存制度的运动中去。要使革命的理论形成巨大的动员力量,实现唤起民众的任务,也需要把旧制度的弊端和罪恶昭示于天下并与未来新制度的美好作出尽可能清楚的对比。我们无数的革命前辈正是心中装着这样一些尽管是朦朦胧胧的对比而走上推翻旧世界战场的。这本无可非议,但在大多数人都不能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年代,它又确实强化了人们观念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意识。
第二,重视制度的设计。我们应当承认,仅仅通过生产力的多寡和发展水平是无法判定两种社会形态的性质与差别的。最能显现某种社会形态性质及其与其他社会形态差异的无疑是制度。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社会尚未建立之时去描绘它的“模样”并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区别,就只能重视生产关系和具体制度的设计。他们所忽视的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制度要干什么,或制度的目标取向。这一点在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却被强化成这样的思维:社会主义就是这些制度,离开这些制度就不叫社会主义,这些制度成了根本目的而不再是无产阶级实现目的的手段。最终形成了严重的制度崇拜。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计只是描绘了一个大体的轮廓,一些基本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做法。比如,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一原理,这是揭示了一种趋势,一种必然性。那么,生产社会化到什么程度就要求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占有?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是一步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只有靠实践才能得到解决。
总的看来,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侧重于制度设计,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或目标追求分析不足,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中只重视具体制度而忽视制度结果的思维定势。这是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僵化、改革无法展开的观念上的渊源。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观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时,面对过去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沉痛教训,一个重大问题实际上已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此相联系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清楚吗?于是,一场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开始了。邓小平也许是最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经历了建国后几十年的成功与失败。也许,在“文化大革命”的严峻岁月,在江西“劳动改造”的那些不平凡的日日夜夜,他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承认过去我们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但是,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又有马、恩、列、斯、毛的崇高权威,要敢于说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楚,是需要巨大的胆识和勇气的。然而,事实明摆着,如果说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清楚了,那么为什么屡犯错误,直到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大错误?为什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为什么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仍然处在很低的水平?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一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首先提出: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而且从1979年到1991年中至少有20多次从多种视角反复强调,反复论证。邓小平之所以如此反复强调,是因为只有首先承认没有搞清楚,才可能去搞清楚,才能强化探索、创新的动力,否则,如果认为搞清楚了,就堵死了改革的路。
由于传统社会主义观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也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我们还无法说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邓小平在承认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楚的基础上,又从反面阐述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2](P31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P6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3](P25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P168)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搞霸权主义,违背了社会主义。这样,就把过去对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错误观念剔除出社会主义的视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就逐渐清晰起来。
邓小平通过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逐渐从中得出越来越清晰的回答。他说:“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2](P314)“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P63-64)。1985年前后,邓小平多次用社会主义原则来反映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P111)1986年9月,他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3](P172)可见,这一时期,他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些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986年9月后,邓小平不再用社会主义原则的概念,而逐渐以社会主义本质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1992年前他只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没有内容。他说:社会主义“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2](P313)“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3](P135)“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P364)这已经说明他开始从本质这个深层次的角度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了。到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他明确、完整地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与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相比,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第一,在目的和目标层面上认识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讲的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要实现的目标。邓小平没有再具体地去强调社会主义的具体经济政治制度。可以看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制度的狭隘眼界,制度是手段,必须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服务。作为手段,它必须围绕目标设计,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制度就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对社会主义的这一新的认识,极大地开阔了社会主义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第二,在动态中把握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没有再给社会主义规定几条固定不变的、僵死的条条框框,而是体现了过程性。“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等概念,都是动词,表达的都是未来要实现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改革永远进行下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缺陷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第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我们从制度特征方面讲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缺乏直接的联系,因而人民群众很难从实际生活中体认社会主义。当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时候,也往往更多地从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去寻找根据。这就使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既神圣又虚无缥缈起来。“社会主义就是好”,这是当年人人都常说的语言,但好在哪里呢?似乎不用再深究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社会主义定位在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上面,就把社会主义从天上置于地上,放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人人都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告诉我们,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对新制度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可以唤起民众对现存制度的仇恨,能够起到强大的动员作用。但在执政和建设时代,生活在新社会现实中的人们,必然更重视生活水平的实际改善。所以,只有制度的良好结果才能凝聚人心。这就要求执政的共产党人更加重视制度目标的实现,并根据制度的目标来设计制度和改革制度。
三、放宽社会主义的视野:社会主义体现在制度、政策和价值取向之中
社会主义概念的原意是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指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为争取社会的正义,通过一种注重社会效益和价值的改革进行集体的努力、过共同的生活。最初它没有政治含义。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一来到世间,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残酷画面,它仍然属于少数人。一些优秀思想家在批判和谴责资本主义罪恶、寻求解决社会矛盾新出路时,设想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从此社会主义有了政治思想含义。列宁在对共产主义划分阶段时,把第一阶段称作社会主义。至此,社会主义才作为了一种社会形态的名称。
以往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指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制度。就是指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社会主义运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比如共产党的领导、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只理解到制度就终结了,其最大的缺陷是把制度当成目的,当成标准。而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界定,实际上只有一个标准:共产党领导。如果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并不乐观。世界上符合这种标准的也就是几个国家。其实还有很多国家和政党把社会主义当作目标,认为自己才是社会主义。
在欧洲,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家是社会党或社会主义民主党执政,加上瑞士,被称为粉红色的欧洲。在那里,共产主义正在重整,民主社会主义面临改革,生态社会主义方兴未艾,新社会主义的探索异彩纷呈。欧洲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主要是把社会主义看成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追求的最美好的目标。比如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纲领说:“对于我们来说,社会主义是一个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自由、平等和团结、解放、公正、维护自然与和平不可分割地互相联系在一起。”[4](P45)瑞典社会民主党、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等也采取了符合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由此可见,他们虽然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旨在维护并在实际上发展了资本主义,但他们却都接受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政策,追求的目标却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其某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福利的措施及其关于民主、和平、公正的具体观点和做法,的确是在努力探索一条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道路和模式。所以,认识社会主义不能只从制度层面看,还要有制度以外更深层次的东西。社会主义最深层的东西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所谓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说到底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什么?追求什么?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不是制度多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制度的目标结果好。实际上,在阶级社会,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价值取向。通过强化这些价值取向,变成观念内化到人们心中,就能起到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作用。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追求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一是人民至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在资本主义建立之初,它所主张建立的所谓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社会,实际上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提出以社会主义为目标道路,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期盼。广大人民群众也因此而勇于投入到这场斗争中去。所以,社会主义建立后不能忘记人民,忘记对人民的承诺,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领导干部是公仆。社会主义必须强化人民性这一价值取向,以便争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二是社会本位。社会主义首先讲社会的利益和价值,在这个前提下讲个人利益和价值。如果对社会主义应有的这一价值取向忽视和淡漠,只会导致个人利益至上、集团利益至上,某些个人或集团成为既得利益者,那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当然,以前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过分注重国家和社会利益,忽视个人利益,个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致使社会缺乏活力。这一点也应记取。
三是公平优先。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社会越公平就越进步、越文明。社会的公平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和文明水平的标志。公正最基本的方面是人们机会上的平等,权利义务上的平等。公平承认合理的差别,不是搞平均,平均主义是最不公平的。人们之间是有差异的,但要有机会上的平等。没有这一追求和体现,也不是社会主义。
四是追求社会正义。对社会正义和价值理性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冲动。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正义,是指建立在可靠的社会良心、社会道德和社会良知基本价值取向上的社会正义。其第一原则是公民自由、平等的原则。社会应当根据这一原则,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以保证公民的权利。第二原则是差别的原则,它涉及到公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分配。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更为合理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还应体现在反映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政策上。应该实施以公正为目标原则、通过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合理限度内缩小差距、保护弱势群体、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许多国家,虽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却采取了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注重社会的公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如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可以说并没有社会主义,但却很好地解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参政问题,也保持了社会相对公正局面。这应当给我们以启示。除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整、科技进步因素以外,社会主义自身没搞好,没有采取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政策措施,没有发挥和体现其优越性,因而失去号召力、说服力、吸引力,没有为世界人民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形象也是重要原因。
当然,光讲政策、价值取向,不讲制度也不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还是应该坚持。但是,任何制度都不应成为最终的目的,只能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制度为本。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关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注重社会公正,注重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它给我们的启迪在于,认识社会主义既要坚持基本制度又要超越制度,去追问制度之上更高层次的内涵,要注重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问题。没有这些就发挥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足以凝聚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社会主义拉回到人类文明大道,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
标签:恩格斯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