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马天涛

浅议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马天涛

(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以及工业用电负荷的增加,这就意味着供电企业的电网将要承受更大的运行负荷。同时,人们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升促使运行维护单位不断加大了对设备维护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变电站;检修;问题;对策

一、检修的术语和定义

检修是指为保障设备的健康运行,对其进行检修、检测、维护和修理的工作,设备的检修分为A、B、C三类。原则上A类检修应包括所有B类的检修项目,B类检修包含C类的检修项目。

A类检修是指设备需要停电进行的整体检查、维修、试验工作。

B类检修是指设备需要停电进行的局部检查、维修、更换、试验工作。

C类检修是指设备不需要停电进行的检查、维修、更换、试验工作。

二、变电站检修技术优化的必要性

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做好对输变电设备的检修。目前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在电力事业快速发展背景下,逐渐有更多输变电设备被应用到电网建设中。尤其是变电站,其作为电网系统建设的重要部分,建设程度日益完善。但是从运行管理方面分析,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力度并没有相应提高,检修工作存在明显的落后、粗放、针对性低以及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技术性与专业性低,逐渐无法满足变电站实际运行需求。

三、变电站综合检修内容

3.1变压器的检修

变压器作为站内最关键的一次设备,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十分关键。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变压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出一些异常响声,并出现设备受潮老化和外引线故障等问题。无论发生哪一种变压器故障,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进一步上升为故障危险点,使变压器不能正常运行,甚至会有烧毁的风险,这大大增加了电网的运行风险。所以,在日常维护与检修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管理细节,不疏忽任意一个微小的隐患风险点,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把控变压器的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保障变压器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例行巡视与检查,预防故障的发生。对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的异常声响,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故障点。

3.2断路器的检修

由于隔离开关没有灭弧功能,因此必须与断路器配合使用。断路器在工作中容易出现误动、拒动、分离闸中间态、异常声响、过热和起火等现象。

在断路器运行过程中,蓄电池电压低、线圃层之间发生短路、保护单元误动作、控制回路和直流电压不稳定等会造成断路器出现误动、拒动现象,操作系统出现误操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异常、互感器的极性接反或接错、直流电系统中多点接地等会导致回路故障。而这些故障通常伴有异响、过热甚至是起火现象。通过分析断路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进行细致的检修:将备用系统投入使用,排除断路器误动情况。出现越级跳闸的情况时,应及时检查断路器的动作情况。如果未出现保护越级动作,则应断开每条线路,通过逐条恢复的方法一一排查。

3.3隔离开关的检修

站内的隔离开关作为变电站最常使用的一次变电设备,其发生故障的概率通常比较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装置过热现象。这是因为在安装隔离开关的过程中,接触面打磨工艺较差等原因造成各装置单元发生接触不良。针对隔离开关极易发生故障的情况,我们可采取隔离开关故障点和提升安装工艺两个措施,并对隔离开关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做到心中有数。

四、变电站检修相关问题

4.1人员问题

变电站检修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同时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电站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这就给相关工作人员无论是在专业水平上还是综合素质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变电站检修队伍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还有待加强,其专业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检修目的并不明确使得无法及时发现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并从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检查记录时未能够精确有效地将检修设备状态记录下来,这给日后工作总结或核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上述问题可以看出除了在技术面存在问题之外,变电站检修人员在工作态度方面还有待提升。

4.2制度问题

变电站检修对工作严谨性以及责任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效的制度作为工作实施的驱动力。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在变电站维修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对设备维护周期未进行明确规定使得相关检修工作无法规律性进行,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随意性,这也降低了维修工作的成效性。另外存在部分电力企业将变电站维修工作间隔时间设置的太短使得检修工作过于频繁甚至影响到了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同时也会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对其安全带来影响。因此在制度中必须要对检修时间进行规律性的制定,同时还要对其他细节进行完善,让制度能够发挥成效。

4.3安全问题

变电站检修过程中人员安全问题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易被轻视,为了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证就需要加强危险点分析同时保证能够控制危险点,让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变电站检修危险点涉及面较大,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因此在危险点监控以及排除的过程中需要匹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而使这些危险点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企业管理层需要对危险点监控给予足够重视,在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同时保证人员安全与设备安全。

五、微机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对策

5.1微机保护概述

变电站微机保护即自动适应继电保护,是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现在通过微机自适应控制技术来实现电网系统自动保护,提高了继电保护效果。从变电站检修角度进行分析,微机保护可以对供电系统进行动态监控以及控制自我保护,但是因为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时整体定向值不变,并不能对系统中各个故障变化进行控制保护,进而会影响到继电保护效果。因此,在进行变电站检修时,需要重点做好对微机保护故障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

5.2技术优化措施

①整体值问题的处理对策

对于继电保护系统中整定值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软件算法,结合温度与湿度对整定值的干扰,设计新型的整定值算法,精准的计算整定值。

②电源问题的处理对策

对于电源的纹波系数过高或者输出功率不足,通过设计新型的数控逆变电源,通过软件控制电源的纹波系数与输出功率,处理器可以采取8位单片机,对逆变电源各种输出进行精密控制。

③TA饱和问题的处理对策

由于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电压限制,导致数据采集能力以及处理能力下降,这个问题通过采用小波分析理论+DAS芯片进行解决,上文已经讲述了DAS芯片的数据采集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小波分析理论是通过研究信号的动态特性,实现对故障的快速检测,分析处理,在系统故障自动处理中应用广泛。

④系统抗干扰问题的处理对策

对于微机继电保护系统中抗干扰性差,可通过更换抗干扰性强逻辑元件来实现,对于高频信号的影响,可在软件设计,加强对信号的处理,采用全波傅氏算法对信号来源进行区分,将故障信号与高频信号进行识别,避免系统的保护自锁现象,提高系统的保护性能。

结语

变电站涉及到的电力设备种类与数量众多,对检修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为确保变电站可以正常运行,需要针对原有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各项先进技术,为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柯鸿飞.对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旬刊,2012(7).

[2]刘元祥.变电站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青年科学月刊,2014(9):130-130.

作者简介:

马天涛(1984.11-),男,贵州绥阳人,贵州大学自动化本科,工程师、技师,单位: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研究方向:变电站施工、改造、检修

论文作者:马天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浅议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马天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