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模式看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重构_课程评价论文

从培养模式看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重构_课程评价论文

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构论文,培养模式论文,课程体系论文,高校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地方高校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转变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模式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使课程体系建构与职业需求相脱节。因此,按市场需求确定地方高校培养模式,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应然选择。

一、按市场需求确定地方高校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基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定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和过程的有机统一,并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必须以社会需要为依据,并与社会需要相吻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决定着社会需要的复杂性,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呈现出多样性。

目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单一、专业目标定位空泛、可操作性差、专业设置适应性不强等问题。长期以来,地方高校追求精英教育,没有系统、全面、统一、量化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标准,有的高校只是根据招生和就业情况简单地设置专业,使得高校传统的专业及其课程体系设置与完全变化了的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严重脱节,使精英教育时期形成的按计划规定的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化时期完全更新了的职业人才市场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监测反馈机制,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缺乏针对性和职业性,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规格与类型、数量与质量的需要。大批毕业生毕业后才发现学非所用,找不到用人单位,新兴行业的职业岗位找不到相应的专业人才,造成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学生“招生入口”同“就业出口”相脱节的困境。市场上一边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胜任岗位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越发凸显,到了必须改革和重新建构的地步。从现实层面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力,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建设者,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一)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市场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改革与创新方面,地方高校一定要充分考虑校情、区情的实际,从可行性、前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努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市场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内涵的发展和外延的发展、质的发展和量的发展、梯度发展和跨越性发展等形式,这些发展形式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又需要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政府公布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学校服务面向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等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将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依据。

(二)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改革与创新方面,由于各地方高校所处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同,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有别,办学类型、办学目标定位各异,这也就使得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培养模式上各不相同。每一所地方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都应充分考虑本校办学实际,切忌生搬硬套,盲目攀比。同时,在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重视重构与行业的关系,建立吸引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特性,突出行业特色。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共建品牌特色专业,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共建品牌特色专业,不仅可以密切与地方政府及合作企业的关系,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还可以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胆创新。

(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反馈评价机制

地方高校必须十分重视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构建、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以此为基本着眼点。为此,地方高校要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社会评价的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控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根据人才培养社会评价信息反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国外高校非常重视人才的社会评价,如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从1994年以来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工作校友的调查,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满足了学生求职和产业界的需要。[1]

二、以培养目标为指导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起着基础性、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具体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施路径与关键所在。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既包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类型,又包括用什么形式来组织这些课程,以及各种课程之间的比例和衔接关系如何。课程体系建设应本着“夯实基础、注重综合、加强实践、鼓励创新”的原则,体现先进性、开放性、人本化、立体化等时代特征。[2]基于此,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课程设计应坚持以下几点。

1.明确市场需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商品生产的直接动机是社会需求,产品的质与量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其直接动机和目的也应是消费者的需求。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乃至课程内容、课程资源配置都应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认可,即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职业及行业的需求,课程体系是否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能力需要,开设课程是否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明确市场需求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研究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做到人才培养有的放矢。二是认真研究学生就业“出口”的职业性,根据社会相应职业的需要设计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学生“出口”职业最大限度的匹配。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服务业范畴,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将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即以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面向各种不同职业领域、不同就业岗位层次,学以致用、学有适用、学成受用,毕业生能力素质能适应社会就业岗位需要,实现顺利就业的优秀合格大学毕业生。

3.界定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迅速发展为大众化教育,对于高等学校来说,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内容及课程形式层面上是有本质区别的,精英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组织结构中的领军人物,是一种追求卓越、开放成长的教育模式,它充分强调思想与人格素质的养成。而大众化教育特别是非研究型大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应该是中高端应用型人才,普通就业人口中各领域的骨干劳动力,它更强调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

4.确定获得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知识和技能相契合的课程。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如何提供优质的毕业生和有效的课程成为大学社会角色的核心定位。大学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结构要尽可能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适销对路”,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要适应学生的“消费需求”;二是要追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素质,强调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学术内涵。实质上这也就是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所希望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本质要求。

三、从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单位,是高等学校一切办学行为和人财物资源配置的最终载体,是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水平的标志和落脚点,决定着学校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解决招生与就业“两张皮”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以职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化解“计划入口”与“市场出口”之间的矛盾。

(一)确立区域高校课程体系的架构

社会需求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就业,怎么样培养人才才能契合社会需要,这是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风向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模式为指导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一般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包括基本工具课程、基础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等五个核心课程板块。

1.基本工具课程。外语和网络信息两门课程是提高学生熟练掌握外语能力和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基本工具,既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学生终身使用的重要技能;既是学好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也是提升后续发展潜力的有力工具。首先,构建“一年期封闭式外语培训”模式,即本科学生在一年级完成基础外语学习任务,达到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的基础阶段要求,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适应国际化课程的开设,能够熟练掌握植入课程、双语课程的讲授内容。其次,以网络资源利用为主要目的设计网络工具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技术与中外文文献检索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各类学习资源。

2.基础素质课程。基础素质课程是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基础素质课程的具体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体育课程等必备课程。首先,以实用和实效为原则、以综合素质拓展为主要内容,设计政治理论课程模块。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以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核心,内容涵盖现代大学生素质、国际视野培养与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等内容,突出实效性;构建包括国家意识形态、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家庭与社会、励志与成才,就业市场分析等内容的基础素质教育,突出实用性。其次,按照大学生身体健康和体育素养并重的指导思想设计公共体育课程模块。改变地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重技术、轻知识,重身体、轻素质,重课堂、轻课外,过多地涉及运动规范及技巧,忽略了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文化教育的倾向。

3.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面向学生就业“出口”、以社会职业岗位为目标的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是地方高校品牌和竞争力的核心。在不影响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同时又要区别于常规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般按照两个层次进行:一级课程体系为全校性的总体的学科专业布局,二级课程体系是系(院)层次的以专业为单位、以教学计划为表现形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理论和培养目标的执行和落实。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各专业区别很大,应更多地依靠各专业、各学科的专家进行设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高度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构建以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教育训练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内容。

4.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多年来,各高校采取以学科研究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学生综合利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这样的教学模式当然对学生提高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主要是一线技术、操作人员。因此,要将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联系起来,将课程拓展为职业生涯设计课程。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地方职业导师及辅导员共同指导,使学生依托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和研究所学专业与就业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调研和研究本专业及学科发展情况、社会人才需求及就业环境要求,寻找差距,有目的地提高实践能力及就业素质,使学生具备经营自我、规划自我的意识,进而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切实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将毕业创作、毕业设计等形式的综合实践课程与实习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发挥创新和创造能力,形成完整的作品。这既是学生向学校提交的由教师检验的综合实践作业,同时也是向社会提交的由用人单位检验的答卷。

5.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与前几个课程模块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贯穿于前几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组织形式。实践课程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并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使技能考核与社会接轨,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得到社会承认、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实践作风,形成初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理解创新的社会价值,承担起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使教育与实践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从而造就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创新课程体系运行与评价的监控

创新课程体系运行与评价的监控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建立创新课程的研发、准入系统,组建课程研发中心,并建立新课程实施的论证、准入机制;二是对创新课程实行全过程管理,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运行、全员参与的课程建设模式,对研发的新课程实行项目管理,确定主持人,以结题形式进行验收,加强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评价、反馈、监控;三是构建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两个质量测评与监控体系。课程体系的测评与质量监控以骨干课程为基本单位,以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出口”的关联度为基本依据,由学校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以专业为单位进行验收。单门课程以课程的核心要素建设指标为依据,以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能力为重点,以课程和教师为基本单位进行评估验收。

配合课程体系创新,要构建多样化的地方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一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尽量来自不同的利益主体,反映更多人的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这不仅有利于课程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二是课程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建设所确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条件、课程管理等方面。只有随时对这些课程要素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保证课程质量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三是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高校课程分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专业性、学术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设计中,必须将这些特性贯穿并体现于评价指标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四是课程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根据评价目的采用目标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应答评价模式等多种评价模式。

课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是地方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行为,是学校质量与水平、能力与活力的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学术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更新,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科书加教师讲授模式已被学生主体理念、素质能力训练、学习资源配置、职业就业导向、消费教育服务等新的课程概念与课程形式所取代,需求选择的变化促使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革命性重构。

标签:;  ;  ;  ;  ;  ;  ;  ;  

从培养模式看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重构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