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李天娥

观察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李天娥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后的抢救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肌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救治效果,且可改善其预后,可推广应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1],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会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减少护理流程中的时间浪费,确保抢救过程紧密衔接,保证患者的抢救效果。本次实验中,将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后的抢救效果进一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0.7±3.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8h,平均(11±2.5)h;实验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59.3±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4-15h,平均(12±1.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无其他系统疾病者。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流程为急诊急救、新电图监护等。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如下;

(1)院前抢救优化:医护人员接到急诊电话后,立即赶往现场,在救护车上和家属保持联系,通过电话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科学急救,告知禁止搬动患者,若患者伴有呕吐物需及时将呕吐物清除,准备相应的急救所需的药物和设备,抵达目的地后对患者进行抢救,检测生命体征,告知患者家属转运风险,征求家属意见后让其签署转运同意书。

(2)转运过程优化。医护人员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动作轻柔且平稳,同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护、插管等护理,初步评估病情进展,使急诊科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3)院内急救优化。接到患者后,立即安排患者到抢救室,开展相应的抢救工作,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了解患者病史,为手术做准备。

(4)心理护理优化。在急救过程中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1.4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梗复发率

1.5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为1%,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为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91,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h内的死亡率高达52%,但及时抢救,死亡率可降低至1.3%,这说明及时的抢救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在其抢救过程中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死亡率,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心肌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预后效果良好,这与许新梅[2]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可以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流程护理对救治结果和并发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4):15-16.

[2]许新梅.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J].名医,2019(12):177.

论文作者:李天娥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  ;  ;  ;  ;  ;  ;  ;  

观察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李天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