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有效课堂的初步尝试
于晶卉 新疆兵团第四师72团中学 835811
摘 要:“少教多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实践中采用“三步阅读法”教学文言文,能够较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有效的以读促学。“三步阅读法”从语言文字表层和思想意蕴的纵深层面解读文本,解读作者,实现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学生得到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少教多学 三步阅读法 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命脉”,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问题,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少教多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少教多学理论”认为:“‘少教’即启发性的教、针对性的教、创造性的教和发展性的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本学期我们参与了国家级课题——“少教多学”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了“三步阅读法”教学文言文,能够较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课堂重点突出,学生参与度广,能够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有效的以读促学。只是实践时间短,经验尚不够成熟。
那么什么是“三步阅读法”,其具体步骤又是怎样的呢?
“三步阅读法”是一种以读促学的阅读教学的方法,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初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再读读出文章的内容和层次。三读读出意蕴和情感。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七课《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一、初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学习文言文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以读为主,以读促学。初读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读准字音,熟读文本,然后读出节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明确,易于操作。由于八年级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短文,因此课堂上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练习诵读。
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在诵读的时候会自觉地发现自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因为文字转化为声音的前提是对读物的深入理解、研究和体验。文字转化为声音之后,声音出口时负载的思想感情,比蕴含在文字之中、文字背后的,更为可感。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吟诵第一求其合于规律,第二求其通体纯熟。……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样的享受态度是吟诵最易得益的途径。”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教师的“导”就是一种穿针引线,一种技术指导,教给学生诵读技巧,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二、再读读出文章内容和层次
要读懂文章的内容,作为文言文尚需读懂文意。这个环节的学习可以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采取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解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承担的工作就是以文学作品的构成规律,指导学生解读文本。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造成果的标志。实际上,文学活动主要就是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活动。有效的文学鉴赏活动,就不能离开细致地了解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和构成规律。因此把握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文学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内在形态(文本层次和审美呈现方式)、外在和内在形态融合而成的经典形态(叙事和抒情)以及话语特色(文学风格)等等知识和规律,就成为文学鉴赏活动的前提条件。
三、精读读出意蕴和情感
文学意蕴层面指的是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内容、哲学意味、审美意蕴等。这其实是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这一基本规律就给我们指出了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散文的方法。
这个环节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作者的审美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系统的构建。文学语言以感性形式表现真理内容,以象征、隐喻形式给予读者想象空间和审美联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揭示作家在写作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必将有助于构筑学生的审美意识系统。
“三步阅读”从语言文字表面和思想意蕴的纵深的层面解读了文本,解读了作者,实现了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的有效对话,学生得到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了阅读兴趣,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72团中学教研室提供的关于“少教多学”的资料.“百度”,2012。
[2]张放 主编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10-11。
[3]苏立康 主编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6:130-151。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上册,15页。
论文作者:于晶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文言文论文; 意蕴论文; 三步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课堂论文; 文本论文; 一遍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