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510515
摘要:现阶段中国正在进行全面化的整改建设,社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金额数呈直线上升,近几年,只有建设的少部分城镇建筑物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在建筑管理行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让投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所以需要在市政行业中运用BIM技术,本文针对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进行了说明。基于此,本文将对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信息化技术和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希望对建筑企业有所帮助,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BIM技术
引言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目巨大,且呈两位数增长。近年来,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如何使这么巨大的投资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是中国建设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BIM技术在市政行业的广泛和深入,简要阐述将BIM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工程实践中必要性,对实际工程进行全程上线管理,节约工程周期和工程造价。
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工程管理是在工程建设中,按照预期目标对工程各项目进行合理管控,提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的一项管理工作。其对整个工程具有决策、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调动的作用,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学科。工程管理信息化则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对设计、施工、运行以及维护等环节进行合理管控,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可以说工程管理信息化贯穿在整个工程业务流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项目施工的合理规划,还能够优化与调整管理结构和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交流和共享,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贡献力量。
2BIM技术的简介
BIM技术是基于平面建模技术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一个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其能够将工程所有相关信息收集起来,并直观的展现在工程参与人眼前,使其明确工程建设要求及其技术使用规范。同时还能够对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防止危险的发生,延长工程使用寿命。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优势,将其贯穿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有着显著效果。
3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工程管理信息化同企业信息化相比,虽然两者在管理方法上存在雷同,但是在资源角度上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信息化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利用率,是加强内部控制和沟通的主要措施;而工程管理信息化则是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进行管理和控制,实现跨组织的管理和调配。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有:
(1)在对项目信息系统实行规划和管理的同时,在强化整个工程建设效果的同时,实现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处理,更好的保证了企业效益;(2)通过对工程利益相关者进行准确分析,一方面对各方需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工程建设所需资源进行合理调查和规划,实现可利用资源的合理调配,增大资源利用率;(3)工程管理信息化属于跨组织规划内容,其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组织部门实行合理设计,加强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交流。受信息时代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工程管理也不例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工程管理系统的优化与革新带来的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不过要从专业技术角度来分析,工程管理信息化其实并未有专业技术支持,均是依靠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技术为依据。但并不影响工程管理信息化功效的发挥,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完善工程业务流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工程管理信息化中,应改善资源数据的收集效率,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为其竞争实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大多都是单独进行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之间并未存在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再加上工程建设所需的信息数据较多,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信息数据丢失、浪费以及冗余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信息交流效率,使得工程建设无法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考量,大大影响了工程建设效果,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不过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全局管控,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加大了建设部门、设计部门、施工部门以及运营部门之间的连接性,增强了项目决策、图纸、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时应用BIM技术,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全面收集与分析,加强了信息数据之间的连接效果,进而有效增强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通过信息的实时共享,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基于BIM技术下的信息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限制,实现了信息项目、关键指标、专业等方面内容的集成处理,更好的实现了项目建设目标、内外资源的处理效率。例如,在过程集成中,融合了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这四部分内容;在关键指标集成中,包含了安全、质量、工期、性能和造型等多方面内容;在专业集成上则涵盖了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四大方面内容;而在组织集成上则将政府、业主、施工和项目管理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明确建设要求和目标,大大提升了工程建设效果和价值。BIM是利用计算机构建的多维模型来实现信息数据库建立的,其对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撑。基于BIM技术的工程信息管理模式在信息集成模型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是信息流的重要枢纽,是沟通的平台和储存中心。BIM中央数据库连接着不同部门、不同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内容较为丰富,面向环节也较为繁多,且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和参数化特征,更好的为建筑设施数字化显示提供了帮助。同时,通过该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动态管理,加快了信息传输和共享效率,有效增强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2)打破了传统信息传输和共享范围的限制。基于BIM的信息管理模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各阶段、各关键性指标、各组织和专业的信息传输与共享,不再受到传统数据传输模式的限制,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快速的了解工程具体信息,强化了信息使用效果。同时,通过一对一电子提交、小规模封闭群体数据交换以及多集成和高水平协同作业,进一步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3)提升了工程全生命周期内所有信息的有效组织和追踪。在工程建设中,信息不仅要管理好当时的用途服务,还要考虑到后续的重复使用率,避免信息丢失等问题的出现。现今,BIM技术的应用对原有建筑中的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了变化与优化,这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其还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预算管理、工期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工程建设效率,规范了管理流程。
5结语
总之,工程管理信息化和BIM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消耗,还改善了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解决原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高效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效义.工程管理信息化与BIM技术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6).
[2]李勇,管昌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工程管理学报.2016(04).
[3]程建华,王辉.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施工技术.2016(16).
论文作者:刘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