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城市园林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化环境。随着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城市园林植物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园林植物能够正常有序生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对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以及园林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进行探讨,指出园林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园林建造以及园林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措施
1 城市园林植物特征
1.1 城市园林植物种类多
现阶段城市园林植物中存在着植物品种较多的特征。具体来说,城市绿化工程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服务效益及经济效益,为大众提供更加满意的生活空间,因此为充分发挥出园林设计中的积极作用,绿化部门往往会采用增加植物结构,打造多形态观赏效果等方式,引进外来植物,开发本土植物,构成较为复杂的植物体系。
1.2 城市园林植物与人联系密切
城市园林植物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旨在为大众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因此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利用化学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注重化学药品用量及毒性的分析,做好人员预警工作。
1.3 城市园林植物易引发病虫害问题
由于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较为恶劣,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植物生长体系紊乱。同时,建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植物自身的更新及互补功能减弱,难以抵御病虫害的发生。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
2.1 病虫害种类多
城市园林植物与自然植物相比,生态体系较为复杂,植物来源渠道多,导致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同时,国内外不同植物引进频繁,大大提升了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性,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园林生态系统适应性薄弱
由于城市园林植物中生态系统适应性薄弱,使得病虫害的发生也缺乏有效控制及天然防御机制。同时,景观设计人员对植物生态特征掌握程度有待提升,使得同种类的植物配置过于集中,严重影响到了植物、害虫及害虫天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增加了病虫害防治难度。
3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3.1 生态原理
园林植物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概率较大,在实际病虫害防治活动中要以园林绿化生态系统为核心,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生态环境与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各种病虫害影响因子,评估生态平衡与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率,提高防治质量。
3.2 效益原理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投入资金大、持续时间长、消耗人力资源多的工作,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防治需要,明确防治目标,尽可能以最少的物力、人力及财力实现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园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效维持生态平衡,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
3.3 综合原理
在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起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比如气候、虫害、天敌等。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过大的经济损失。
3.4 客观原理
相关人员在采取措施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活动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以及园林建设条件,考虑到当前园林病虫害的客观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选择防治对策,保证防治操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重视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综合有效运用,病虫害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指的是利用外界条件与人工技术进行协调,健全其全面的病虫害治理体系。病虫害的物理手段目前最为有效就是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能够很好地抑制小范围内病虫害的蔓延,并且相对于化学防治措施对于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较小。
4.1 人工行为
人工行为防治病虫害是物理防治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的是利用各种设备对各种害虫进行捕杀。例如,利用坚硬性物体将附着于植物上的害虫打落,或者对于一些肉眼可见的害虫进行捕捉再清除等。这种人工除害行为对于维护园林植物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人工手段是主观进行主导的,因此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很小。而如果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一些客观情况快速地判断出当前的病虫害的各种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将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4.2 诱杀行为
病虫害中的诱杀手段指的是在明确病虫害特性后,采用相关手段和设备对其进行清除,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诱杀行为还具体分为光源诱杀、诱饵诱杀以及植物诱杀等。光源诱杀指的是利用一些害虫喜好光亮的特点,采用聚光灯将其引到一处,对其进行捕杀。这种光源的诱引在黑暗的地方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诱饵诱杀则是在害虫喜欢的食物上提前涂抹毒杀药剂,诱引害虫食用这些有毒的食物,从而将其消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和药剂的比例,确保在消灭害虫的同时,避免植物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植物诱杀指的是在害虫大肆蔓延的周围涂抹一些麻痹害虫的化学物质,但这种诱杀方式也要注意植物的安全问题。
4.3 阻隔行为
阻隔行为指的是人工阻拦,对害虫可能会产生的位置或者道路进行阻拦,从根本上预防害虫的出现。具体的阻隔行为分为涂环、挖沟、铺设薄膜。其中,涂环指的是在植物躯干上害虫高发区的位置进行药物涂抹,从而有效阻拦一些具有攀爬的习性的害虫。对于一些从土壤中滋生的害虫,可以通过挖洞的方式将植物和害虫阻隔开来。而通过铺设薄膜能够在不透风的情况下促使植物和土壤中的大量害虫腐烂致死。
4.4 化学防治
化学的病虫害治理方式主要通过喷洒药剂来实现,化学治理方式的优势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抑制害虫的蔓延,减少对植物的伤害,但弱点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对于植物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在进行药物播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针对病虫害的实际情况,明确药剂调制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展开化学治理工作。
4.5 科学应用城市园林植物病害防治手段
在当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治手段应用频率最高。因此为充分发挥出此种防治手段的积极作用,有关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对化学防治环境污染弊端的认知度,降低其使用次数;对化学药品的毒性进行分析,做好化学药品使用期间的保护措施;注重对化学药品多样性的选择,防止害虫自身出现耐药性;完善及优化化学药品喷洒技术,对施药设备进行升级,杜绝大量化学药品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并以此提升药品应用效率,最大化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结束语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对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及生态性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应依据生态平衡的原则,选择更具环保性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综合的预防及治理,结合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阶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力争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之中,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正帅,汤士勇.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7(04):71-72.
[2]熊春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探讨[J].现代园艺,2017(18):64.
[3]姚衍芳.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03):69-70.
[4]程文杰,万庆军,魏霜.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以湖北咸宁市城市园林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4(02):103-104.
作者简介:孙德建,工程师,男。身份证号码:3729271979****5239
论文作者:孙德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病虫害论文; 植物论文; 害虫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园林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