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莉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火烽小学 444309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以及认知世界不可缺少的途径,阅读能力也关系到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无论是在知识学习还是社会工作中,极强的阅读能力是现代化人才不可缺少的。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把握现阶段阅读课开展的不足,并积极对阅读课开展进行改善,创新授课的方法,让学生成为阅读课上学习主体,激发出学生在阅读课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本文对小学阅读课的实际开展情况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希望对阅读课授课的改革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04-01
前言:如今诸多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语文阅读的活动,形式非常单一,授课目标也不够明确,在阅读课上各类内容非常繁杂,但是学生没有在阅读课上得到足够阅读的时间以及空间,逐渐让学生对阅读课失去了兴趣。这是因为教师对阅读课的认知保持在传统的观念上,缺乏对阅读课的革新意识,在新时期教师要积极对阅读课的不足展开分析,并找到有效开展阅读课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充分体会学习乐趣。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阅读课的作用逐渐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体现出来,这不仅是语文课上重要的部分,也是学生思想以及人格形成的途径,阅读课的开展是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决定着语文素养的培育效果。但是在阅读课的实际开展中,很多的教学问题逐渐突显出来[1]。主要是教师对阅读课采用的是授课方式是比较陈旧的,开展的模式也非常单一,对阅读课上一些问题展开探索,找到有效开展阅读课的策略是非常关键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阅读教学的理念落后
很多教师对阅读课的认知还是非常传统的,在阅读课上教师总是专注文章的讲解,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以及理解机会,并且强调标准答案,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僵化,认为所谓的阅读课,其实就是不断做阅读题,失去了对阅读课的兴趣。对语文阅读也是产生错误的认知,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进步[2]。
(二)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环境
如今学生要应对诸多学科的学习,学习压力是非常庞大的,甚至在周末也是要应付家长的安排,学习各类的培训班以及兴趣班。这样导致学生基本上难以找到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3]。在阅读课上仅有非常短暂的时间可以进行阅读训练,但其实总体的阅读量是非常小的。语文阅读本身是长期进行训练的过程,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机会以及环境,不利于阅读能力的长期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课上教师很多时候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模式,学生在阅读课上非常被动,学生在阅读课上无法体现出学习主体的地位,另外是教师在阅读课上,采用授课的方式是单一的,缺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让学生思维也是逐渐固化,无法发现问题以及思考问题,长期下来学生甚至想象力也是会逐渐失去。
三、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设立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在阅读课上教师要转变以往的形式,让学生成为阅读课上的学习主体,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并且结合文本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在《桂林山水》的实际阅读中,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山水的特点进行总结和体会,并学习其中的写景技巧,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山水的热爱等。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对问题展开思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见解,并让学生对文本展开充分交流以及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的思维碰撞中,感受到阅读课的乐趣。
(二)引入“快乐阅读”的模式
学生本身是有着强烈好奇心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课上充分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帮助,从而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进而在阅读课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展“快乐阅读”。比如中年级的学生,本身识字量的增加以及阅读兴趣,都是需要借助阅读课的开展,这样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入故事教学,结合学生喜欢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教师要积极对阅读课的趣味性进行增加。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同样的文本,学生在阅读课上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在阅读课上要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见解,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上逐渐形成发散思维,并爱上阅读。
结论:总之,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积极对阅读课的模式和方法展开创新,让学生在阅读课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促进阅读课的创新开展,转变阅读课的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阅读课上的学习主体,创新阅读课的授课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建新.向着目标推进的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J].江西教育,2019(05):63-66.
[2]周玉琴.基于移动终端互动探究式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03):55-56.
[3]唐珊珊.教学语言:激活学生阅读思维的“一把钥匙”——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价值[J].小学教学研究,2018(36):44-46.
论文作者:向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课上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在论文; 主体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