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途径分析论文_琚伟

新常态下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途径分析论文_琚伟

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同北高速公路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种体制上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些企业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也出现了动摇,以致企业贪腐案件频发,企业政工与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将分析在新常态下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政工;纪检监察;改进途径

多年来,我党一直在严厉打击各种企业贪腐,但各类国企贪腐案件依旧层出不穷,而且涉及的官员层级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2013年,中石油窝案爆发,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党委书记陶玉春,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中石油副总经理李华林、中石油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冉新权等一大批高管落马;2014年,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案件爆发,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帅廷落马;1951年,刘青山、张子善因为贪污37800元被判处死刑,而今天落马的国企高管,贪污金额动辄在数亿元乃至十几亿元以上,烧坏了几台点钞机[1];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严重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威胁了社会和谐稳定,并从反面暴露出今天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新常态下企业贪腐问题存在的原因

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详细阐述了“新常态”,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在新常态下,国企难以继续进行粗放式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转型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国企治理结构落后、政工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种种因素叠加,造成当前国企贪腐问题严重。

1、说教式政工教育方法缺乏效果

今天的中国已经从计划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已经从封闭式社会变为多元化社会,但企业政工教育依然停留于封闭式模式,教育方法仍以说教式为主,开例会、读文件,空话套话连篇,与实际生活脱节严重,与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脱节,又小心翼翼地回避温州杠会高利贷、浙江商人非法炒楼炒农产品、巴拿马文件、中央政法委书记落马、建国60周年阅兵总指挥落马、浦东强拆等敏感“雷区”,因而难以真正触及领导干部的灵魂[2]。——尽管这些领导干部都会写一些漂亮的学习体会,但他们并没有把共产主义的正统理论真正记在心里;更谈不上有什么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国企仍旧由上级自上而下的任命领导,国企领导实行金字塔式等级管理与家长式集权管理,且他们的年龄已经偏大,习惯于对上效忠,对下发号施令,把企业的一切财力、人力、物力都抓在手里,强调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效忠,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听不得反对意见,更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3];以致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纪检、工会、职代会难以约束领导干部的贪腐行为。——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发现了领导干部违法犯罪,却为了面子不制止,不处理,知情不报;有的单位为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说情,有的单位迷信“法不责众”,最后出现集团性贪腐。

二、新常态下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途径

1、改革政工教育方法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已经无法起到反腐效果。因此,必须改革政工教育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正视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在互联网上满天飞,要看到今天社会上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封建主义等等不良思想正在冲击一些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要敢于在政工教育中进行突破和创新,突破空话官话的束缚,紧抓现实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把政工工作做细、做小、做实,做到领导干部的心里去。在政工教育中,要敢于讨论社会上的敏感“雷区”,更要敢于讨论国企改革向何处去等涉及到国企每一个人的重大问题;要让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一个国企人都看到今天市场竞争的激烈(“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看到国企债务负担沉重,历史包袱沉重,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看到1998年2800万国企职工下岗后的不幸遭遇,让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一个国企人都认真思考自己在新常态下的未来命运,重新定位自己在新常态下的角色(在新常态下,任何人的角色都不再是固定不变的[4])。——不仅要让每一个国企人都树立危机意识,还要让每一个国企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财富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立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改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如果我们不能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那么再好的政工与纪检监察工作最后也不可能得到落实,更不可能让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改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尝试变金字塔型垂直式结构为扁平型组织结构,减少中间管理环节,降低企业的官僚色彩,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上每一个环节,明确每一个国企人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责任、权利与作用,让大家都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让纪检、工会、职代会都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实行全过程公开透明的企业管理,制约领导干部过大的权力,杜绝企业运作暗箱化,减少贪腐案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发现任何人有违法违纪问题,必须立即处理,而不能为当事人说情,更不能包庇、纵容犯罪。此外,还要考虑建立企业高管财产公开制度,每一个管钱、管权、管人、管物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公开本人及家属的收入、财产、不动产情况。

3、引进信息技术

新常态最明显的特征是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化。而当前国企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企业的全部内部数据(人事、开支、库存、营销)无法查询,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决策缺乏信息化,一些部门甚至搞人为信息封锁(而这些部门往往就是贪腐的重灾区[5])。许多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不知晓国外企业早已实行信息化管理,将本企业的全部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劳动力资源都放在企业内部信息平台上运行,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几乎堵死了所有的贪腐漏洞。因此,必须加快引进信息技术,提高政工人员、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与企业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搞好信息化培训,掌握各种信息能力;建立内部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内部监督。

结束语

新常态意味着新机遇,新挑战,新作为;新常态要求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而企业政工与纪检监察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常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定位,认真研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快向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转型,以更好地发挥政工与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庆碧.刍议新常态下如何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J].时代报告,2018(08):18-19.

[2]郑蕾.浅析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政工开展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中外企业家,2017(10):244+268.

[3]蔡伟.论新常态下如何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J].商业故事,2016(28):180.

[4]常远青.论新常态下如何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J].法制博览,2016(06):291.

[5]朱小兵.论新常态下如何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6(04):233.

论文作者:琚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新常态下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途径分析论文_琚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