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外科手术给予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比较论文_陈红平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民医院 410600

【摘 要】目的:研究颌面外科手术给予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比较。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就诊的83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全身麻醉药物不同,83例患者分为氟比洛芬酯组41例和地佐辛组42例。比较(1)术后咽痛发生率;(2)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评分和舒适评分的差异。结果:(1)地佐辛组对比氟比洛芬酯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更低,P<0.05;(2)术后不同时间点地佐辛组对比氟比洛芬酯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而舒适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颌面外科手术给予地佐辛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可减少术后咽痛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舒适度,跟氟比洛芬酯对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颌面外科手术;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咽痛;比较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因术区集中于头面部,因此手术中除了容易导致气管导管移位,还可导致咽喉部黏膜损伤或组织水肿。加上颌面部神经纤维丰富,在术后疼痛可往咽喉部位放射,从而导致咽喉部疼痛加剧,患者术后多有咽痛主诉,影响其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因此,需探讨有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减轻术后咽痛程度,减少咽痛的发生[1]。本研究对颌面外科手术给予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比较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就诊的83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根据全身麻醉药物不同,83例患者分为氟比洛芬酯组41例和地佐辛组42例。所有患者均为择期行颌面畸形手术、颌骨病变手术或腮腺肿瘤手术患者。

42例地佐辛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1-50岁,年龄平均(36.34±2.52)岁。ASA分级I级有23例,II级有19例。

41例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1-52岁,年龄平均(36.13±2.36)岁。ASA分级I级有22例,II级有19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ASA分级等基线资料如上,P>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min给予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对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进行常规监测,并建立静脉通路。一次给予0.05mg/kg咪达唑仑、2μg/kg芬太尼和2mg/kg丙泊酚、0.6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气管置管男患者选择ID7.5号导管,女患者选择ID7.0号导管,设置套囊压力20mmHg,置管后给予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5-45 mmHg,并以七氟醚1.5%-2.5%、O2:N2O=1:(1-1.5)进行麻醉维持,给予1.5-3.0 μg/L瑞芬太尼把控输注。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采用双盲法给药,其中,氟比洛芬酯组给予1mg/kg氟比洛芬酯,而地佐辛组则给予0.1mg/kg地佐辛。术毕符合拔管指征后,在手术室将气管导管拔除,并将患者送至恢复室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1)术后咽痛发生率;(2)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和舒适评分(BCS评分,0-4分,分数越高疼痛越轻,舒适感越强[2])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相关数据;术后咽痛发生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疼痛评分和舒适评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和舒适评分相比较

术后不同时间点地佐辛组对比氟比洛芬酯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而舒适评分明显较高,P<0.05。如表1.

3讨论

地佐辛属于苯吗啡烷类衍生物,为κ受体激动剂,也为μ受体拮抗剂,同时具备阿片类激动剂以及拮抗剂作用,属于新型阿片类镇痛药物[3]。地佐辛主要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而κ受体在大脑、脊髓和脑干等处均有分布,经激动κ受体可产生脊髓镇痛和轻度呼吸抑制,镇痛作用比可待因和吗啡更强,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同时,因地佐辛有μ受体拮抗作用,因此可减少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且有一定镇静作用。因此在拔管前给予地佐辛,可明显降低术后咽痛发生率[4]。

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镇痛药物,为氟比洛芬前体,经脂微球包裹,作用具有靶向性,经静脉注射后可在快速起效,达到靶向治疗作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中枢性、外周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外周感受器向中枢神经系统冲动的传入,降低中枢敏感性[5-6]。但在拔管前给予氟比洛芬酯仅能减轻拔管后1小时内咽痛程度,并未有效减少拔管后2小时咽痛程度,结果可见在拔管后2小时,患者疼痛评分高于拔管后0.5小时和1小时,可能跟氟比洛芬酯缓解咽痛持续时间较短,缺乏中枢镇静作用有关,且其药物作用主要局限于创伤区域,而咽痛主要是因神经反射、阿托品使用或喉镜牵拉所致[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组对比氟比洛芬酯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更低,术后不同时间点地佐辛组对比氟比洛芬酯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而舒适评分明显较高,说明颌面外科手术给予地佐辛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可减少术后咽痛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舒适度,跟氟比洛芬酯对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焦亮,刘瑞昌.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用于颌面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1):104-106.

[2] 麦伟良.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围术期镇痛效果与免疫抑制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24(14):1970-1972.

[3] 杨普春,柯伟琪,王静巍等.地佐辛及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2014,9(11):1638-1642.

[4] 巩继平,王培山,孟瑞霞等.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联合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6):6-9.

[5] 徐学武,李青波,刘骥等.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在脊柱侧弯患者术后镇痛中作用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4(13):6155-6156.

[6] 蒋大明,鲁振,王丽君等.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或曲马多联合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21(6):509-511.

[7] 刘晓宇,段满林,王建华等.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213-215.

[8] 武倩.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下肢择期手术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

论文作者:陈红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9

标签:;  ;  ;  ;  ;  ;  ;  ;  

颌面外科手术给予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咽痛的比较论文_陈红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