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完善措施之我见论文_林型瑶

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完善措施之我见论文_林型瑶

温州市瓯海区发展和改革局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做好市政建设质量管理的工作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重点分析了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及控制两个方面,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特点;施工前;施工中

前言: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施工质量是为了保证工程达到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是为了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完善的道路,便利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最基本构造,直接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水平。为了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构成过程当中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现,我们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构成阶段的质量节制和办理。本文从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如何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三方面,强调如何有效地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一: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1)工期短,开工急。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城市道路的工程,而在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对人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政府对施工的期限要求十分严格,工程只准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通常根据要求的期限,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严谨性。

(2)施工场地范围有大有小,但动迁量往往很大。因为城市中的道路建设通常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内施工,许多旧房需要拆迁,部分场地比较狭小,许多迹象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也加重了对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和进行进度的控制。

(3)在进行一些相对较为困难的道路工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只求进度,不求质量,只求施工方效益的豆腐渣工程,这给施工监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4)由于许多工程会受到当地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就要从施工初期的准备阶段开始着手准备,即需要在此阶段做好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方法等一系列因素的选择与管理。

2.1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1)应当注重委任相关方面的采购人员。应选择忠于事业的人来担任采购工作,并加强其自身的政治素质、质量鉴定水平和挑选材料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从采购上就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

(2)加强对施工材料料源生产厂家的了解,优选供货源。对常用材料,如沥青、矿粉、粉煤绘、外加剂、石灰、石材及制品、半制品构件(涵管、预制梁、盖板等),还应特别检查其质量,并了解特殊天气下适合的材料品种。定货前要获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并对产品进行抽样验收实验,以生产关键工序为重点,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3)选择信誉好的卖家并且保证材料货源充足。施工中,充足的材料是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证,保证了材料的供应必须跟得上工程的进度,杜绝因材料供应不足而使用不合格材料,或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出现。

(4)格外关注材料的当场使用,充分运用好有限的材料。按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分批组织材料进入施工区域,不同种类材料采用不同贮存方法来放置管理。并及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减少工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其要注意避免锈蚀、水泥受潮编制的不良情况发生。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要设立指示牌,标明品种、规格、产地、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制”要求,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安全合理的进行工程施工。

2.2施工人员的管制

施工人员分别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扮演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他们是质量的创造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导者。因此,要提高施工质量,就必须本着精挑细选的原则,让他们接受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目标规划、质量管理、施工组织和质量检查、技术指导的能力,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以人为主,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2)在当下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充分搞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条件。在工程施工中,要集中主要技术骨干,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凝聚力,令管理人员充分管理和控制好大局。给予技术人员更大的空间来展示能力,使整体的技术力量得到提高,保证每个岗位都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

(3)根据各个分项工程的不同特点,从保证质量的基点出发,实行全面控制。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使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人员去管理,普通工序安排普通合格人员去管理。

2.3施工方法及工序的管制

(1)施工方法是否切实可行,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每一次施工工程的初期,都要做到“方案先行”,对每一个工序进行详细的方案模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必须严格的按照流程制作制度文件,切不可私自改变工序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按照计划要求以及现有的条件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2)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的“三检制”制度。管理、技术负责人进行内部分项质量检查,在确认合格后,方可向建设(监理)单位报验。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专检等质量控制。

每个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从图纸设计、施工程序到交叉配合、成品保护,都要有详细交底,其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术安全措施、规范要求、质量标准、有关设计变更等,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技术和要求,并有详细的交底记录。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要有质检人员在现场进行现场监督控制,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成品和设备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权制止,必要时可向项目经理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首先技术人员应及时填写工序自检纪录,并将各种资料分档保存;其次,必须有现场质检员或技术负责人对工序质量予以检验评定(凡属隐蔽工程,质检员填写自检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单并通知现场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2以工序质量控制为中心,设立质量控制点。

以工序质量控制为中心,设立质量控制点,就要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每星期进行一次工程质量检查,每道工序进行至少一次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限期整改;不做整改或不按要求整改的,将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认真对待,绝对不能马虎,才能使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对整体质量评优,就必须确保有优良的分部工程。在每一分项验收达不到优良标准的,必须返工,绝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3.3把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关。

工程验收包括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竣工验收。各种验收有各自的程序和参加人员,验收后要做好施工工程的成品保护。只有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按照国家验评标准对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都严格验收,才能保证工程最后的竣工验收满意、放心。

四:结语

无论市政道路施工的难度大与小,我们都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让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总之,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每一步施工工序,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道路必然能够达到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马军委,吴红彬.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105.

[2]朱刚龙.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201-203.

[3]闫智慧.试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科技与企业,2013,01:194.

[4]李文彬.浅谈进一步做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0,(29).

[5]王淼,赵鹏,李岩.质量控制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30).

论文作者:林型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完善措施之我见论文_林型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