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语境解析论文

碎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语境解析论文

碎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语境解析

文/徐俊蕾

摘要: 信息碎片化、传播碎片化、受众阅读碎片化以及解读碎片化已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语境。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生活化以及传播形式多样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诸多机遇。但碎片化传播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冲击和消解了核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应当从碎片化传播视角出发,进行无处不在的碎片化渗透,创设无边界的话语空间,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碎片化传播 核心价值观 语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互模式和思维定式,这不仅使网络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同时也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技术和社会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垄断格局已被打破,信息碎片化、传播碎片化、受众阅读碎片化以及诠释解读碎片化已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语境下,碎片化传播有哪些特点,对核心价值观培育会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在碎片化传播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碎片化传播语境的形成

碎片化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片,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后,碎片化传播不仅成为网络时代最显著的特征,而且信息形式、逻辑结构、受众群体认知等均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趋势。

碎片化传播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源于社会的碎片化和价值体系的多元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经济发展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传播,这也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类的价值观念也在多元化,利益诉求也在多样化,这也导致社会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碎片化本就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因而继承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的批判与解构,体现出零散化、去中心化、差异化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也导致社会规范的割裂和共识的分化,造成社会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解构和颠覆了传统信息的阅读方式与信息传播路径,网络内容的短小精悍以及网络阅读的非线性、无中心特点,不仅能够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而且还可以满足受众随时随地浏览学习的需要。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方式以及阅读方式的碎片化进一步加剧了碎片化传播的趋势。

二、碎片化传播语境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重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碎片化传播带来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生活化、传播形式的多样化等,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诸多机遇,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传播模式,消解了核心价值观,因而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诸多挑战。

1.碎片化传播语境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正面影响。 第一,提高了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碎片化传播多以简洁的形式、朴素的内容和生活化的语言等方式存在,它能够提高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在熟人关系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当代社会中,碎片化传播更多地表现为以熟人关系为核心的信息传播,它能够提高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增进受众与政府之间的亲近感。碎片化传播借助生活化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传播方式将空洞的说教、高大上的政治修辞转化为具有个体差异的情感体验、生动形象的生活故事等,提高了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第二,增强了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与传统传播媒体相比,趣味性是新媒体碎片化的显著特征,以碎片化传播来培育核心价值观更具吸引力。一是传播内容更具吸引力。碎片化传播的内容多为世俗生活中的微小事件,如旅游、美食、购物等,这与传统媒体关注的国内外大事件、时代人物、时事新闻等相比,更能体现出贴合受众的生活话语、人生经验、直观体验等,因而更容易为受众接受。二是传播形式更具吸引力。碎片化传播能够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和刺激受众的多个感官,激发他们参与互动的欲望。特别在图像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的背景下,人们往往以直观形象的网络图片、手机视频等传播信息,这种碎片化传播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比如,网友们见到身边发生的见义勇为的事件、助人为乐的行为等,就可以随手传播到朋友圈中,这在不经意间就起到了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三是传播方式更具吸引力。碎片化传播多以隐形、间接的方式宣传核心价值观,使受众在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中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比如,在网络浏览中国5G建设成就、“一带一路”发展状况等碎片化信息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碎片化信息的影响,并对中国的改革发展成就产生强烈的认同。四是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碎片化借助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裂变优势,不仅能对信息进行多维度、多向度的排列,改善价值观传播的效果,而且还能拓展受众的社会交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行为,有效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

2.碎片化传播语境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被弱化。在新媒体时代,普世主义、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思潮对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产生了冲击,有的甚至公然否定和挑战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由于碎片化传播多以零散的、感性的、随机的、直观的方式传播信息,无法对错误观点、反动言论等进行理性化批判和回击,这给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在碎片化传播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能够大肆泛滥的往往是消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等社会文化思潮,核心价值观反而面临着话语权缺失、影响力减弱等困境。二是核心价值观的准确性被降低。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关注、编辑、转发或评论信息,这会降低核心价值观的准确性。为了吸引眼球,一些别有用心者故意断章取义或曲解核心价值观的本意,致使核心价值观产生异化,准确性降低。三是核心价值观的厚重性被消解。核心价值观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是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但碎片化在迎合受众娱乐化需求的同时正在颠覆和解构具有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的核心价值观,消解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性和厚重性,动摇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

三、碎片化传播语境下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2.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内化、践行的过程,它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特点。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实就是对价值的认同。因此,在碎片化传播视域下培育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要发挥其利益推动作用,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受众对价值观的认同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志趣,即通过相同的兴趣爱好寻求志趣相投的价值共识,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因此,必须挖掘核心价值观的趣味因素,将理论知识宣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活动等,以艺术性、趣味性和准确性引导受众向主流舆论靠拢。

1.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理论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强化理论认知是提升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思想基础。个体是理论认知的主体,要想推动个体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就必须尊重个体在理论认知中的主体地位,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成为对个体有用的理论资源,这样才能推动个体积极地适应现实生活和改造客观世界,提升他们的理论认知能力。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在信息时代,各种思潮在网络中激荡碰撞,网络乱象丛生,碎片化传播视域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增强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对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加以治理,净化网络空间;对各种思潮加以批判分析,以正确引导受众的价值观,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

进行专家访谈的目的是:检验理论框架建构的合理性,并且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由此编制的量表具备“专家效度”[11].书面访谈了中美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参与研究的专家共有20人,其中7名中国数学教育领域专家,6名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专家,两名中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一名美国数学教育领域专家,两名美国职业教育领域专家以及两名美国社区学院数学教师.访谈提纲采用开放式问题的设计,旨在探究专家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能力和品性的观点,补充研究建立的假设性理论架构的完整性.访谈提纲详见附录1.

在ADC12铝合金元素含量要求的范围内,随Si和Cu含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随Mg和Mn含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皆增大.四种元素含量对合金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的影响顺序皆为:Mg>Mn>Cu>Si.合金中4种元素的最优化含量为w(Si)=11%,w(Cu)=3.0%,w(Mg)=0.2%,w(Mn)=0.5%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其抗拉强度为285 MPa,延伸率为2.23%.

碎片化传播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应当充分发挥碎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克服其负面效应,探寻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疗效标准为:患者每天排便次数1~2次,没有排便困难及其他合并症侯群则为显效;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困难及其他合并症候群均有所改善则为有效;患者排便情况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则为无效;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具体包括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 。

3.提升价值观受众的道德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碎片化传播语境下要培育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就必须将其与受众的网络道德素质相结合,提升受众的个体道德。道德责任是道德价值的基础。信息化时代,网络道德责任就是网民在网络空间应当遵守的道德,即诚实守信、不发布虚假信息,尽可能避免对其他网民的伤害,驱邪匡正,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络道德责任是判断网民道德的根本,是一种外在要求,只有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促进网络道德知识的内化、增强网络道德判断能力,将其内化为网络道德意识,化为个体的道德自律,才能切实提高网民的道德认识。

四、结语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时代传播碎片化的优势,通过无处不在的碎片化传播,创设无边界的话语空间,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张筱荣,王习胜.“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4).

[2]李红梅.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构建[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3]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03).

[4]郭彩霞.试论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4).

作者系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标签:;  ;  ;  ;  

碎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语境解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