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理论纲领与行动计划--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访问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新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理论纲领与行动计划--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访问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领论文,新世纪论文,学时论文,重要讲话论文,总书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4月28日,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 整个人民大学校园沉浸在欢乐和兴奋当中,全校师生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一天,江泽民总 书记亲临人民大学进行考察,和人民大学的师生代表进行了亲切的座谈,并发表了十分 重要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江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党亲手 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65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人民大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 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 大学。江总书记的“四二八”讲话不仅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巨大鼓舞,也 是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在这个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帷幄全局、高瞻 远瞩,代表党中央提出了一个在新世纪全面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 行动纲领,不但全面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的重要作用,而且把对这种作用的认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并对如何繁荣和发 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领。

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所做的“四二八”讲话与他去年在北戴河接见社会科学家时 所做的“八七”讲话是一个姊妹篇,二者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上的统一。在不到一年的时 间里,江总书记就重视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发表了两次十分重要的讲话,充 分说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并且, 今年的“四二八”讲话不仅仅是再次重申对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而且是对去 年“八七”讲话的进一步提升、扩展和深化,是对“八七”讲话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对 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新的判断、新的概括和新的论述,是新世纪我 国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 夕,对新世纪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行的战略部署。这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 在新世纪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在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下加速我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意义。

一、把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提升到执政党治国方略的高度

我们在亲耳聆听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时,就感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讲话,也不仅是对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的讲话,而是对我国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做的重要讲话,是对 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所做的一次极为重要的讲话,因此备受鼓舞。江泽民同 志考察结束后,我们又反复深入地学习了“四二八”讲话,领会其精神实质,更加感到 这次讲话的意义非同一般。把这个讲话同去年江总书记在北戴河的“八七”讲话联系起 来,可以看出,这两次重要讲话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社会科 学,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哲 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 繁荣等一系列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现实性的重大问题,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 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全 面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执政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也标志着由邓小平同志开 创的、由江泽民同志进一步继承发展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和水平。

大家知道,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向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重视发展我国 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此做过许多精辟的论 述和指示。但同时也不能否认,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及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 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并且这个随实践而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是直线的,而是 充满了曲折和反复,是在实践不断发展和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情况下,不断克服 各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才逐步达到比较深刻、比较正确的认识水平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后,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有两大问 题需要得到明确的回答。一是在党号召所要高度重视并要大力发展的“科学”中,究竟 包括不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还是仅指自然科学或者科学技术。如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 那么它与自然科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二者孰轻孰重,是同样重要,还是不同样重要 。二是如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同样也十分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那 么后者究竟应该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具有哪些功能,都应该发挥出 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成败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认识问 题。认识不明确必然导致实践的失误,或者说,理论上失之毫厘,实践上就会谬以千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就越需要对上述问题作 出正确的回答。江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正是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对此做了全面而正确的回答。

对于第一个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的“八七”讲话中就强调了“四个同样重要” ,这次,在人民大学的“四二八”讲话中,他又重申了这“四个同样重要”,并强调关 键在于落实这“四个同样重要”。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 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 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 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这“四个同样重要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经验的理论总结 ,深刻地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性,不但明确回答了“科学”中既包括 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而且明确指出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是一重一轻,而是 二者“同样重要”,从而廓清了长期以来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关系问题上存 在的种种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顺应时代潮流,解决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正确而全面地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中的作用,江泽民同志通过这两次重要讲话做了系统和科学的阐述。在去年的“八 七”讲话中,他就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 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在考察人民大学时,他对这个问题做了更加全面、 更加系统、更加深刻的阐述。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 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 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学 会讲政治、懂全局,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策略、提高领导水平更是十分重要。我们 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 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应该共同 努力,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可以看出,江泽民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功能和重要作用所做的概括,其深刻性 和全面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他首先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能够解决三个重大方面 问题的科学,明确地概括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三大基本功能。这里尤其需要我们注意的 是对第三种基本功能的概括,即江泽民同志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帮助人们解决对社 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如果说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前两种功能(解 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和理论认识、科学思维的问题)的概括人们已经 耳熟能详,那么对第三种基本功能的明确概括,则是以前所没有的,它反映了我们党在 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对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认识的新的提升。正因为哲学 社会科学不但能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不但能解决理论认 识和科学思维方面的问题,而且能帮助人们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 用的问题,因此,它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才是不可缺少、不 可替代、不可低估的。

在全面概括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功能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 用做了充分的阐述。综观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他是把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提升到了 执政党治国方略的高度,他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 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如果说江泽民同志用了五个“高度 重视”来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全社会提出了具体要求,那么,在这“五个高度重视”中 ,第一个高度重视是统领其他“高度重视”的纲,是尤其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的。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人们对科学 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但由于实践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 识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们首先关注和重视的是自然科学及其应用的相关技术。后来 ,小平同志开始强调,科学中包括社会科学,管理也是科学,等等。但在改革开放初期 ,人们更多地、而且是直观地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往 往在许多人的视野之外,似乎哲学社会科学与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无关。因此,在相当 一段时间里,社会上严重地存在着重理轻文、重视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现象。 一些人甚至认为,搞现代化,自然科学及其应用的相关技术是不能没有的,而哲学社会 科学则可有可无。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长期以来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严重不足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没有从治党治国的高度来 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才逐渐 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仅靠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是远远 不够的,必须同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对于全面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功能 ,人们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开始人们比较多地注意的是某些 具体领域、某些个别方面的管理科学,直到江泽民总书记这次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基 本功能作出色面的概括,才标志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理性 的自觉的高度,达到了治党治国全局作用的高度。可以说,从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 生产力的作用,到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能力看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这 次“四二八”讲话从治党治国方略的高度对哲学社会科学功能与作用的全面概括,有一 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和认识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 规律性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自觉,更加成熟。这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 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于全面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对于 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江泽民同志 的这两次重要讲话是从治党治国方略的高度提出了在新世纪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繁荣的理论纲领。

二、把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落实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 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行动

江泽民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之所以构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是因为这两次重要讲话不 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是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而且具有很强 的现实针对性,强调要在形成共同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贯彻落实,因而又是 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纲领。

江总书记在去年的“八七”讲话和今年的“四二八”讲话中,两次重申“四个同样重 要”,但两次讲话的重点有所不同。去年的“八七”讲话侧重于从理论上进行阐发,澄 清长期以来形成的忽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作用的种种错误认识。今年在考察中国人民大 学时,他指出:“去年八月,我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与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强调了哲 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对这‘四个同样重要’,大家都很认同,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 。”江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到“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时,语气上扬,很重,很肯定, 他讲完这句话后,全场爆发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确实,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不正确理论和认识的干扰,忽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把科教兴国片面理解为技术兴国,等等,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积重难返的局面,重 理轻文体现在体制、战略、规划、投入、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绝不是讲几 次话,强调一下重要性就能轻易解决的,非要下决心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实际行动中才行 。我们欣喜地看到,江总书记这两次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首先是从理论上高 屋建瓴地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治党治国的重要作用。同时,他又以党和国家领导人 的身份向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发出号召,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基本功能进行 高度概括,并讲了“五个高度重视”之后,紧接着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应 该共同努力,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这是江泽民同志代表党的 第三代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发出的重要号召,说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国 内外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大力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有了非常紧迫的认识,对 如何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已经制定了一个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非 常切合实际的行动纲领。“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是警醒,是号召,是要求,重在行 动,重在效果。

如果说江泽民总书记所讲的“四个同样重要”,其主旨是解决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 性的理论和认识问题,那么这次“四二八”讲话讲到的“五个高度重视”和“五点希望 ”,则是分别从党、政府、社会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方 面,强调如何落实“四个同样重要”,是为如何发展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指明方向 、制定措施,把形成的共识进一步转化为强有力的行动。

首先,江总书记明确地指出,要落实这“四个同样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 。江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带领全社会共同努力 ,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就抓住了落实的根本,并为落实“ 四个同样重要”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证。不难看出,“四二八”讲话中的“五个高度重 视”,其现实针对性是非常强的,所针对的首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如前所述,由于各 种复杂的原因,我国轻视、忽视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现 在,面对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世界复杂局势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 以及加入WTO的挑战,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我国社会生活、 社会阶层的巨大变化,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等等,都使人们一再地认识到 ,必须重视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 平和道德文化素质,涵养民族之根、民族之魂。然而,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 ,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诸如体制改革、人才培养、重大课题攻关等,应当由哪里来着 手和切入,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抓出成效,体现落实呢?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抓落实找 到了根本,这就是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做到“五个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把 这“五个高度重视”落在了实处,全社会就能把这“五个高度重视”落在实处,我国的 哲学社会科学就能获得繁荣和发展,就能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 优秀人才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健康、持续、和谐地向前发展。

其次,仅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还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有我国广大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因此,江总书记在针对各级党委和政府讲了“五个高度重视” 之后,在讲话中又用了大量篇幅,向我国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殷切地提出了“五 点希望”,既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热情关怀, 又体现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和高度期盼。这“五点希望”或者说五个方面的要求,明确 指出发展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 作用。把这个作用落在实处,是党中央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行动纲领的重要组成 部分。

第一,江总书记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创新意识,在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第二,江总书记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努力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作出科 学的回答。第三,江总书记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努力继承 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文化成果。第四,江总 书记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他援引《资 治通鉴》中的话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大学的老师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 ,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第五, 江总书记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 社会科学的研究,并着重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 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三个代表”作为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 根本尺度。

综观江总书记讲的这“五点希望”,讲的既全面又具体,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又讲清了根本性的尺度和要求。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 科学,对于培养和任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等重要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 意义。这“五点希望”指明了在如何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上要处理好一系 列的关系,包括要坚持理论创新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要坚持 深入实践与对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的统一,要坚持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统 一,要坚持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又做善于育人的“人师”的统一,等等,内容十分 丰富。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江总书记在讲到哲学社会科学要与时俱进、保持蓬勃的活力 时,引用了汉初杰出的思想家贾谊在《过秦论》中的话,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应努力回答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适应变化中的时代条件,做到“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这对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启示。贾谊在总结秦朝的兴 衰问题时说:“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 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贾谊讲的是治国之道,结合江 总书记说的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中的巨大作用,可以看出,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变化,也就是说,时代和社会都处于“去”与“就”即除旧布新的更替时期, 与此相适应,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也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除旧布新, 不失时机地使自己得到发展,实现理论创新,也就是要做到“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江总书记所做的这一阐述,其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 如何治党治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江总书记的讲话,不但提出了在新世纪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 理论纲领,而且提出了在新世纪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行动纲领,是理 论纲领与行动纲领的统一。作为行动纲领,其核心是要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即各级党委 、政府的作用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要发展繁荣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这 两个作用缺一不可。因此,要把理论纲领落实和转化为行动,就要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五个高度重视”落在实处;其次,广大 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担负起历史的责任,要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勤奋工作,把江 总书记的“五点希望”变成具体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篇章。

三、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是党中央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在春花竞艳、芳草凝绿的季节,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与人大 的师生们座谈,并发表十分重要的讲话,我们感到十分兴奋、十分激动,感到无限荣光 。确实,江泽民同志在人民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其意义绝不限于人民大学,是着眼于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提出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 。但江总书记选择人民大学来发表这样的重要讲话,也绝非偶然,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 导集体对中国人民大学这个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关爱、肯定和希望 。

在“四二八”讲话中,江总书记对人民大学六十多年的发展给予了全面、客观、公正 的评价。他说,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优 良传统,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使学校成为我国人文科学、社会 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 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应当说,江总书记讲的这“三个为”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六十多年来所起的重要作用 的最简练也是最全面的概括。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 关怀下,就是按照这“三个为”长期奋斗、不懈努力的,才使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成为我 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建设人才成长的摇篮。江总书记所讲 的“三个为”不但是对中国人民大学六十多年历史作用的概括和总结,同时也给人民大 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新世纪,在党中央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 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民大学还要在这三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按照这“三 个为”的方向继续前进,创造更大的辉煌。

在“四二八”讲话中,江总书记不仅对人民大学六十多年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更 重要的是代表党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他指出:“我 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创造新的成就,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当江泽民同志 在座谈会上讲完这句话的时候,全场爆发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参加座谈会的有在人 民大学工作了几十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他们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兴奋和 自豪。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大学,以邓小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给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次生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赋予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时俱进”的新品质、新灵魂,并庄重宣 布要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党中央这样 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亲自规划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定位、发展特色和发展方向, 我们感到自己肩上担负着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我们一定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一定按 照江泽民同志“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和“五点希望”的要求,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 ”,把“三个代表”思想作为衡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性质、方向和水平 的根本尺度,拿出无愧于时代的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文化成果,同时, 为国家为社会不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 优秀毕业生,为使中国人民大学早日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而 努力奋斗。

江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察结束以后,人大的校园久久不能平静,人们沉浸在激 动、兴奋之中,感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春天来了,中国人民大学蓬勃发展的春天 来了,广大师生员工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自豪,都要伸开双臂拥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的春天,都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作为。激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冷 静的思考和理性的沉思。我们开始意识到,党中央要在新世纪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 学的发展繁荣,与在新世纪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 一流大学,这两件事情是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的,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有机组成部 分,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是在新世纪 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是党中央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略部署中的 重要举措之一。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来都是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同党的事业的全局紧密联系在一 起,并使前者作为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而中国人民大学则始终处于三代领导集体这 一高瞻远瞩的视野之中。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亲手创办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的陕 北公学;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就决定以由陕北公学 发展而来的华北大学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亲自提议恢复 被“四人帮”停办的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都是党的领导人出于对革命和建设全局的高瞻 远瞩的考虑而做的战略部署。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这次讲话中所明确指出的:“毛泽东 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人民大学寄予厚望。”现在,人类进 入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而关键的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 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深谋远虑和理性洞察力,高瞻远 瞩地看到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并深刻地预见到将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 为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特色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党的第三代领 导集体对中国人民大学寄予的厚望,是新时期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可缺少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二八”讲话的结尾,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讲了这样一番话,他说,65年前, 毛泽东同志曾要求陕北公学为中国革命任务的顺利解决而造就一大批革命的先锋分子。 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国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根 本任务没有变,希望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刻苦学习,勤 于钻研,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理 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以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光荣使命。

熟悉65年前毛泽东对陕北公学的题词的人都知道,毛泽东所讲的也是要造就一大批人 ,并讲了革命战争时期对这样一大批人的要求。把毛泽东同志的话和江泽民同志的话联 系起来加以对照,何其相似啊!江总书记的话既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讲的,实际上也是 对中国人民大学办学的希望和要求。当年中国的革命战争正是因为有了陕北公学这样党 办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那样的人才,才支持和保障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现在,只有在 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创办好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 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培养一大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治党治国的人才,中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由此观之,哲学社会科学的 作用多么重要,作为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治党治国人才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的责任 多么重大啊!明白了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 学与党中央新世纪战略部署的内在关联,我们更感任重道远,同时也更感到哲学社会科 学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笔者有幸在4月28日下午陪同江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向江总书记汇报工作,禁 不住心潮澎湃,夜不能寐,遂填《水调歌头》一首,以吐心声:

展览图书馆,弦乐逸夫堂。座谈共话成就,任重日方长。显赫一流定位,大力人文社 会,宏论阐新纲。走进新时代,伟业向辉煌。

草凝绿,花竞艳,是春光。欢声雷动,天遂人愿满园狂。一吐胸中块垒,荡涤心头郁 结,四顾尽昂扬。豪气冲天起,挽袖写华章。

标签:;  ;  ;  ;  ;  

新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理论纲领与行动计划--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访问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_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