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拔管策略效果观察与护理论文_宋丽霞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拔管的治疗效果和护理疗效。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以往接受早期拔管策略的154例成人术后患者进行分析,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撤机方式、护理治疗、参数以及模式等都保持不变,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设计早期拔管治疗,对拔管时间和撤军时间等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撤机半小时后两者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氧和指数的等指标在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氧和指数得到有效改善,且和传统组相比,其通气和撤机时间明显减短(P<0.05)。结论: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后,护士对撤机患者进行早期拔管和护理是安全的,可以避免引发的其他疾病,提高早期拔管策略的效果。

关键词:早期拔管策略;效果观察;护理

引言:

为了保证心脏患者在在接受手术后早日恢复,避免其它疾病的发生,国内和国外一些专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快通道”相关概念得到关注,对危重科的护士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减少了通气时间,还降低了其他疾病发生的概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本院154例患者进行分析,我们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选取常规组的时间为2008年2月-2009年11月,共72例,实验组的时间为2010年2月-2011年11月,共82例。这些患者的基本情况是:在手术之前排除了重病状态,手术中身体的循环时间t>180min,手术后有重新手术、脑出血和其他器官出现损坏的情况。一共154例,女有74例,男有80例,年龄在16-55岁之间。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别。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首先,使患者进入ICU,呼吸机的模式保持一致,在压力调节的情况下,对通气模式进行控制,其中潮气量为8<VT<10(mL/Kg),频率为12<f<16(次数/min),按照血气的检测结果调整吸入的氧浓度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其次,常规组患者进入室后,检查血流的稳定情况,使多巴胺的值小于每分钟每千克5微克。血压的值大于等于90/60mmHg,没有出血的情况,心电监护没有出现恶心和心率失常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减低呼吸机的参数,恢复正常呼吸,使拔管情况处于稳定状态[1]。根据患者的病情,设置PSV5的值,观察半个小时。最后,当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血流情况保持稳定,多巴胺值小于每分钟每千克10微克,其他数值和常规组保持一致,慢慢降低呼吸机的数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机械通气和撤机的时间以及撤机后的呼吸机使用次数,拔管后半小时后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具体情况以及24小时后插管情况。

2.结果

2.1呼吸频率

通过对拔管后半小时两组的呼吸频率、心率等数值进行分析,发现两组的数值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氧和指数和常规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

3.讨论

3.1撤机前护理

现代医学中把撤机理解为患者呼吸正常后,安全、尽快将呼吸机撤出。脱机成功不仅和原发病的控制有关,还和护理干预有重要关系。撤机小组培训的护士是危重症专科的主要成员,在护理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这些护士在危重症专科工作时不仅接受了完整、全面的培训,还通过了相应考试,掌握了相关技能和指征。另外,将6名核心成员分配在不同的班组中,保证每个班组有一个1个有培训经验的护士对其进行早期拔管战略。同时,护士在准备撤机时,应给患者做好准备,不仅要对患者的病情密切关注,还要对做一些基础的护理工作,比如,翻身、吐痰、用药以及呼吸机的参数等[3]。

3.2指征观察

一些年龄偏大的患者在手术之前有存在心率失衡或者呼吸道感染的病状,常规组的患者血液循环稳定,对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较少或者没用,在多巴胺的剂量符合上文规定的前提下才对其实施撤机计划,在现实操作中,虽然很多让患者都可以安全、顺利撤机,但其通气和撤机时间现实增长。与之相反的是,实验组在对应条件下实施撤计划时,其通气和撤机时间明显减短[4]。

3.2撤机时护理

撤机时的护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撤机时护士要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应提前告诉患者撤机的步骤,消除患者的担忧和焦虑,此外,和患者保持沟通,使患者没有心理顾虑后进行撤机。当然对于年老患者而言,特殊情况下采取合理措施。其次,撤机时护士要时时观察,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及时查看。

参考文献:

[1]宋亚敏, 杨满青, 杨晓娜.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发生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 22(2):229-230.

[2]郭舒婕, 赵平凡, 宋葆云.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中心静脉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C]//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2016.

[3]张庆庆, 秦君玫. “集束化”护理在成人动脉导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旬刊, 2016(6):113-116.

[4]任世美, 刘彩霞. 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3):108-108.

作者简介:宋丽霞 (1986年1月—),女,甘肃人,研究方向:护理学,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论文作者:宋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拔管策略效果观察与护理论文_宋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