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之高效策略论文_张红娟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之高效策略论文_张红娟

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中心小学 122100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状况不能令人乐观,观察我们周围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在盛行,学生疲于回答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没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更谈不上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致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压制,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农村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与我校的课题组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下面就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之高效策略谈谈我的做法:

一、营造质疑氛围,增强提问勇气,使学生敢提问题

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使学生形成了一个观点:“提问”是教师的事,学生的事只是跟着老师的问题“答”。因此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转变观念,“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可以问教师、问课本,可以当面问,可以写信问,可以打电话甚至上网问。其次,教师要营造质疑氛围。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于课本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新奇怪异的想法我们要加以保护,决不能随便予以否定、遏制及嘲笑,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1.讲名人故事,培养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在中外的名人中,有许多是因为对前人的学说提出挑战,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比如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建立在对亚里士多德的天动说的质疑上等等。另外,有很多的发明创造就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如牛顿的地心引力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开始的,瓦特的蒸汽机就是从“壶盖为什么会往上窜”开始的。这些故事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明白了这些,才能激起提问的兴趣,进而主动提问。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主动提出问题。根据我们的前期诊测,发现主要是学生存有“三怕 ”心理:一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用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亲切和谐的笑容为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创设良好氛围。 

3.让学生自我表现,提高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好问。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别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竞赛、评比等激励措施,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的问题,本人进行了两项处理:一是掌握预习的质量;二是筛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精彩的问题可以到黑板上去“亮相”,这就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机会,既调动了很多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拉近了跟学生的距离,而我在讲课时也可以直扑重点和难点,减少了“无用功”。

二、教给提问方法,寻找问题来源,使学生善提问题 

“敢问”、“好问”、“勤问”仅是“提问”的初级阶段。如果学生不知从哪些角度去提出问题,那么质疑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关键还是“善问”,就是说,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

1.提供阅读教材机会,使学生在“重点”处“问”。每堂课都有它的重点,学习的成效如何,主要看学生能否围绕重点展开思维。教材的知识是静态的,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动态内涵。如教学“认识角”一课时,结合新课的导入板书出课题后,亲切地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呀?学生思考片刻后说:“角是什么样的?”“角有名称吗?”“角有大小吗?”……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提出的问题。

2.提供小组讨论机会,使学生在“难点”处“问”。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学习上的难点,如不注意突破,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也不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来突破难点,发展其思维。

三、营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氛围,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所学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学会提问到善于提问,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知道“问什么”、“怎么问”。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评价。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在关键处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

总之,我们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谓“没有问题才是大问题”,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供多种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论文作者:张红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之高效策略论文_张红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