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体自我到关系自我——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自我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我到论文,后现代论文,实体论文,心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自我”问题的探讨是心理学中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主题,从心理学的哲学时期到现代主流心理学,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现代心理学认为,这种声音背后隐藏着一个预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自我,它像个自然物体一样存在着,等待我们去发现。在现代主流心理学那里,自我是个体存在的核心,是内在的、真实的、唯一的、独立的、自主的、统一的,具有连续一致性。实际上,这样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自我是关系性的,是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对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及相关问题不无启迪。
一、实体自我: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流心理学自我观的批判
“发现你真实的自我”、“成为你自己”,是现代主流心理学中的时代强音。这确实很诱人。在现代主流心理学看来,我们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自身本已存在的那个真我,或还没有实现真我。的确,在西方现代心理学史中,最早论述自我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就把自我划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多种多样,但都是被认识的对象,而充当认识者的就是纯粹自我,“它是自我的自我,是心理生活的主导者”[1](p.3)。这个纯粹自我就好像个体身上内在的,早已存在的一个“小人”,它是精神实体性质的,是自主的。在詹姆士之后,无论是精神分析者埃里克森的同一性自我,还是人本主义者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在其理论背后都假设在个体身上存在着一个“小人”形象的实体自我。埃里克森理论背后假设有一个连续的、统一的、核心不变的自我存在,而马斯洛则假设了一个充满各种潜能,有自主性力量的先在自我。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没有发现这样的真实自我、没有成为真实的自我,才造成了个体的各种问题。但是,假设这种实体的、先在的自我真的存在,那么它应该是一种自反性的实体,因为只有自我反照、自我反省才能激发这种自我的自主感,才能不依赖于他人而能反映自己的行动,独立的、唯一的个体才能存在。然而,这种自反性的实体自我如何形成的呢?它受谁监控呢?它又如何理解外部实体呢?现代主流心理学的自我观难以回答。而且,即便真实自我存在,这种自我的探索也不能成为自我理解的信得过的信息来源。因为它提供的只是暂时的知识,每次自我探索在加强自我意识的同时,也激起了自我改变的力量,削弱了自我同一性的稳定,使个体永远都处在对自我真实性的怀疑中。因此,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人的内部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真实的实体自我,所谓真实的实体自我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语言在关系中建构的。正是由于这种实体自我观的存在,才造成了现代人的诸多困境。随着后现代心理学对这种实体自我观的猛烈批判,它陷入了危机之中。后现代心理学正是在对现代主流心理学自我观的批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自我观——关系自我。
二、关系自我:后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的基本观点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真实的实体自我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的自我不过是我们通过语言社会建构的。自我的产生依赖于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自我是关系自我,而不是现代主流心理学中个体中心的、自反性的自我。
(一)关系产生自我
第一,自我是关系的产物。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没有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自我,自我不是我们的独特属性,而是人际互动、社会交往的结果,是葛根所称之为“关系”的产物。自我不是在我们身上所“发现”的;它是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创造”出来的。“可能需要一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的想法,才能帮助你创造了作为父亲的自我。你可能从来没有机会创造出某种浪漫的、多愁伤感的、写诗的自我,除非你有认识怀特先生或女士(浪漫派诗人的形象)的迹象,否则‘你自己不能成为你自己’。”[2](p.10)葛根把这种自我看作是“我们自身具有的应对多种关系的能力”[3](p.119)。与他人每建立一种关系,就会创造出一个适合于该关系的自我。比如,我们有与老板有关的自我,有与下属相对的自我,有为朋友服务的自我,有仅在某些朋友出现时才有的自我。没有与他人的关系的建立,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因此,自我不是独立的、自反性的、先在的实体,而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依赖于关系而存在,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理解和界定的;自我并非是唯一的、持续的、统一的、稳定的,而是分裂的、断续的、多种多样的,随我们的交往对象、我们所处情境的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自我是通过语言社会建构的。
自我既然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如何在关系中被创造出来呢?后现代的核心思想是认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是既定的,而是我们通过语言创造出我们认为是“实体”的东西。我们是通过故事叙述来“建构”实体,我们的自我、我们的同一性也是建构的——是我们自己讲述的关于我们自己的不同故事。后现代的自我,是去中心的自我,没有稳定的核心和同一性,如果似乎有的话,也仅仅是我们已经建构的“自我的叙述”,这样的叙述就是他们自身作为社会交流的产物。在这种建构中,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语言社会建构的。“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4](p.13)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语言是先在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先决条件,规定了人们的认识方式。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不是源于客观现实,而是源自过去、现在的语言和文化。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在学习语言,进行社会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儿童学会了以他人可接受的方式来叙述自我。语言为儿童提供了自我叙述的方式,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自我呈现和叙述,规定了自我的社会建构方式。
(二)后现代自我现形成的三个阶段
这种关系产生自我的认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从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社会的转向中,人们自我意识观的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葛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描述了它的发展进程。现代自我向后现代自我的转化过程还远未完成,我们当前还在经历着最初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
1.策略操作者阶段。后现代主义者通过取消客观真理和现代主义者描述自我的词汇,使我们开始了自我理解的转向过程。当他人的声音真的在我们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时,我们能不再寻求过去世界观中的客观真理时,我们就开始怀疑我们是谁了。渐渐地,我们开始根据我们在多种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区分自己。后现代自我的第一阶段就从这所有角色自我中产生了,并在关系中逐渐加强。这时,它产生的是策略操作者,仍然与现代主义者的自我观念非常接近。当他为社会利益扮演组织得很协调的角色时,尽管他不能再回到现代主义者的自我观念中去,但他感受的是一种自我的肤浅感。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自我会不断融入各种关系中。最终,对肤浅的内疚感消退,个体变得更加远离现代主义者的自我本质、自我概念。
2.混杂人格阶段。当个体远离现代主义者的自我本质和自我概念时,后现代自我的第二阶段开始形成,即混杂人格阶段出现。这一阶段的自我随社会而变,像个社会变色龙,不断地从它能够获得的信息来源中获取零碎的同一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在具体的关系中把它们建构为有用的、自己所期望的。尽管这一阶段的自我保留着现在性,但其“真实的同一性”消失了,让位于不断变化的自我,把它的同一性建立在与他人的关系的基础上。可喜的是,不管混杂的人格需要什么样的特性,也不管它愿意变成谁,它都表现出来了。
3.关系自我阶段。后现代自我发展的最后一阶段,现代意义上的自我停止存在,同一性消失。通过社会渗透,自我已经在多种背景中建构和重构,自我进入了关系自我的阶段。在此阶段,人们的个体自主感让位于深入的相互依赖的现实,在这过程中,是关系在建构自我。关系自我不是要成为单个人,而是要完全由它所参与其中的关系来界定。随着最后一阶段的完成,现代自我被彻底清除了。在现代主义者那里,个体被极力强调为自主的存在,但在这一阶段,真实的、独立的自我概念,不管这种自我是由内在深处决定的,还是由机器理性构成的,都失去了它的描述和解释的重要性。后现代个体几乎没有目的感,因为他每天都不一样,随着每个新情境而发生改变。
(三)后现代自我的基本特性
后现代主义者在提及自我问题、描述其自我观时,频繁使用的一些词语是关系性、多元性、变化性和去中心性。这构成了描述后现代自我的共同特征,因此,也可以说是后现代自我的基本特性。
第一,自我的关系性。自我是关系的,这是后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的基本观点,也是后现代自我的首要属性。其简单的含义是指,我们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不是在孤立状态中形成自我,而是生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生活在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中,是在关系中形成自我。自我是由外部的、与别人所结成的关系来界定,自我是关系性的,而不是自反性的实体,不是自我反映、自我规定的。因此,要正确地理解自我,就必须理解我们所生活的背景,与他人所结成的关系。
第二,自我的多元性。所谓自我的多元性是指,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在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正如葛根所说:“对于我们所知的任何有关自我真实的东西,都会有怀疑甚至嘲弄的声音。”[3](p.228)而我们又是在人际互动中,在话语交往的语言实践中建构自我的;我们的生活是多维的,在生活中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它们推动着我们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因而形成了多种自我。我们扮演着“各种各样,如此之多的角色,以至有着明显可知特征的‘真实自我’的概念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野”[5](p.38)。这些角色不必以任何明显的方式交替重叠或保持一致。就如安德森所说:“在后现代世界中,你根本不会成为一个单一的、前后一致的人。”[5](p.38)因此,后现代心理学倾向于认为,没有所谓真实自我,没有这种说法背后所假设存在的那个唯一的、独立的、统摄一切的自我,我们有的是许多自我。因而,寻找真实自我、那个唯一自我的企图是徒劳的,“成为你自己”应该是成为“哪一个自己?”
第三,自我的变化性。自我的变化性是指,自我能够不断地改变,以适应现存的环境。自我的变化性是因为自我是关系性的,与个体的社会关系、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紧密联系,随关系、环境和背景的改变而改变。自我的改变既包括政治观点的改变、性别行为的改变等,也包括表达它们的观念和方式的改变、人们组织生活的方法的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是一直有的话,我们也经常有在扮演的感觉——在工作中,在我们的关系中,甚至在父母角色中,有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改变装束一样转换角色的感觉,从商人到运动员,从养育者到性对象,不断转换角色。这正证明了没有真实自我、没有稳定自我的存在的观点。
第四,自我的去中心性。我们根本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我,没有核心自我,没有中心人格,没有我们所有变化的行为都可看作与之有关的中心人格。换句话说,我们不是绝对的任何物。“真实自我已经死亡”,甚至根本就没有自我,或者自我已被消解掉了。自我是不断地被重新界定,不断地改变。“主体不是语言的操纵者——说话者,而是语言的创造物。”[5](pp.42-43)即,没有所谓持久的主格“I”,我们就是我们被描述的。
三、后现代心理学自我观的意义及其问题
(一)后现代心理学自我观超越了个体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把个体自我看作是关系的产物,是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在一定的情境中,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建构出的。个体存在的意义就体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这就超越了现代心理学自我观上的个体中心主义,为自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个体中心主义一直是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关于自我研究的主要取向,从詹姆士的自我理论到人本主义的自我观,其研究的焦点都放在个体身上,致力于从个体内部去发掘自我,去寻找行为的解释。在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过程中,即使考察了外界社会因素,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回到了个体身上,“自我就是意义的中心”。后现代心理学则改变了考察自我的视角,从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中来认识和把握自我。葛根非常信任其“关系”概念。他说:“如果我们不能证明头脑里存在一个自主的自我作为我们的中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转向关系的现实,转向人际的相互依赖而不是独立自主呢?这将是一场哥白尼式的文化转变。自我将不再被看成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而是看成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6](p.6)这是要使个体人的范畴从观念中淡出,使社会建构的意识成为中心焦点。这对于我们超越个体中心主义,重新审视、认识和理解我们自身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后现代自我观的提出使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面临着多元化
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自我观的提出,无论在认识论,还是在方法论基础上,都与现代主流心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认识论上,后现代心理学试图超越现代主流心理学所继承的二元认识论传统,认为知识是来源于社会交往过程,而不是来源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是来源于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不是来源于对客观真实自我的发现。与这种认识论相对应,在方法论上,后现代心理学主张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情境中去获取关于自我的认识,从人与人的社会互动中去理解自我,而不像现代主流心理学采用经验实证法。后现代心理学对待文化等因素的态度也有别于现代主流心理学。现代主流心理学要求超越文化,而后现代心理学则强调文化因素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研究的情境具体性。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主流心理学的这些差异为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使它在心理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甚至可能在很长时间里将使自我的心理学研究多元化。
(三)后现代自我观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参照框架
传统心理学认为,现代人的许多问题,如自我混乱感、空虚感、无意义感、无关联感,是因为个体没有发现真实的、独立的、自主的自我,没有发现自我的力量,没有挖掘自己的潜能,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现代人充满着紧张冲突和焦虑抑郁,这是因为他们无法在各种全异的角色间作出调和,无法发现真正的自我,无法很好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造成的。正因为如此,传统心理治疗者努力帮助人们去“发现”真实、统一、独立的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真实的自我,以寻求问题的解决。而后现代者认为,真实的、独立的、统一的自我正是造成空虚感、无意义感和无关联感的原因。真实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确定和支持这一虚构的“真实自我”的努力必然造成不可避免的挫折,伴随着这种挫折,我们的不足感就不断地加深。维持一个同一的,中心化的、独立的、连续的自我,是我们心灵的幸福,但对我们特定的经验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接受我们的同一性来自我们的关系,接受自我的多元性,是解决因自我而引发的问题的关键。个体没有必要去调和他生活于其中的各个领域,不必担心一致性问题,应该尊重所有不同的自我。如果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走出心理沙漠的方法。这为重新思考我们的心理治疗理念,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参照框架。
毋庸讳言,后现代心理学的自我观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后现代心理学中,自我同一性丧失,自我碎片化、无根化等,这意味着个体自由、独立的丧失。关系自我观使心理学的自我可能刚走出个体中心主义,又陷入文化决定论的旋涡。因为个体是关系的产物,是通过语言社会建构的,那么社会文化势必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支配性作用。而且后现代的关系自我观特别强调文化因素,强调自我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关系。但文化决定论曾造成历史上的巨大灾难。如,因为文化决定论,在欧洲曾将犹太人非人化,使得犹太人在欧洲几近绝迹。自我的消解、同一性丧失,社会文化获得巨大的权力,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险。如果我们完全受文化支配,不能与文化保持一定距离,那么我们是否能感觉到自我良好、我们是否真的有问题,就完全由文化观点、由社会和社会控制者决定。如果个体不能在关系当中、在语言的社会建构中保持一定自主,那么个体就可能成为社会遵从者,可能成为社会牺牲品;如果个体在社会建构中保持自主、独立、反抗,就可能被社会当作心理不健康者、精神病患者。后现代自我观也面临着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如自我是多元的,那么个体该如何面对诸多自我呢?如何使它们和谐相处呢?如果不追求和谐、一致,那么后现代自我如何保持心理不发生冲突、不出现精神分裂呢?这些都有待于后现代心理学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