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转型”与思想政治的“教育”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文化的“转型”与思想政治的“教育”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文化的“化人”与思政的“育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思政论文,化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增强文化内涵,无疑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其实,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的“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来就是同一个过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既需要以文化“化人”,也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人的存在与发展既要受到文化的“化”,也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因此,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的“化人”本质

时下,一谈到文化的繁荣发展,许多人便把它等同于经济问题,诸如“一部电影创造多少票房价值”之类的理解。的确,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具有经济属性和经济价值,这无疑是对文化认识的一大飞跃。然而,依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来生产文化产品以及提供文化服务,只是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手段的问题,并未改变文化的本质。文化归根到底是作用于人的,以文“化人”可谓是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化”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中的cultura,原意是“耕作、驯养、种植”等,意指人对自然物的加工和改良,包含着人类通过自身努力而摆脱自然状态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人文”既与“天文”相对,又与“武”相对,“人文化成”、“文治教化”,其含义就是指人的修养和行为养成的过程。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因此“文化”的本质就是“文以载道、道以化人”,是“人化”与“化人”的统一,是改造自然与改造自身的统一。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表现为一个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过程,即由奴隶社会文化,发展到封建社会文化,再发展到资本主义文化,直至发展到目前部分国家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总体看,所谓文化即“人化”,是指人按照其特有的方式去改变环境、改造自然,使世界上的物质打上人的烙印,使纯粹的自然物带有人文的特征。也就是说,凡是被称为文化的东西,都必须是人类创造的。纯粹的自然物,如桂林山水、黄山云雾不是文化,因为那是大自然赋予的。但当它与人的活动相联系,被赋予人为的意义,就成为文化。当我们说某物是文化,“是就其蕴含‘人’的意义、理念而言的,就其体现人对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的理解以及追求而言的。这里,处于问题中心的是人们现实的生活,是人们按照‘人’的理想和价值改变世界及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劳动成果是它的产物和内容,也记录了这种意义重大的活动,凝结了人的生存方式,渗透了人的自由超越意境,寄托了人对益、善、美、雅、神圣的理解和追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劳动成果称作文化。”①出土的器物之所以叫“文物”,是因为它为文化之物,上面有人的印记。考古学家千方百计地要解开其中之谜,正是要探求那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

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反过来又对人类的存在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化人”。“化人”就是以特定的文化来塑造人、熏陶人、培养人、武装人、引导人,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脱离动物本性,摆脱原始蒙昧状态,从而使人与“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状态”相区别,形成“人的状态”、“社会的状态”。文化的这种本性,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把“尽可能完整的全面的”人生产出来。一个人出生后,他的周围已经充满了既存的各种文化现象。人置身于一个“文化世界”之中,并且开始受到这些既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形成了对社会的认同,从而使人与自然人彻底分离,成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从古至今,人类就是在不断的充实、丰富的过程中越来越远离兽性。文化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扬弃自身粗俗物欲的活动方式和成果。我们说人“有文化”,“就是指通过教育、修养和锻炼等,把人身上本属于动物的、纯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这些本性符合了社会的文明标准、人的标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②。

文化“化人”主要是通过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各种文化活动实现的。环境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以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特点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构成了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变人。而环境,说到底是文化环境。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人和塑造人,从而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或人文生态环境。文化的“化人”,是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方式,作用于人的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人的成长无不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实现的,人的思想意识、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等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受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当这种熏陶和影响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时,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力量。

物质文化以特殊的方式解读历史、传播文化,也体现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因而,它既具有实用功能,也作为文化环境熏陶和影响着人。特别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标志性的物质景物,凝结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人们置身其中,就仿佛是在倾听一段历史、一个传奇故事、与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大师对话,人们在此寄托某种情感、受到某种启迪。这些具有文化品味的建筑、景观和象征性符号对人的影响,往往超出其自身价值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就是物质文化“化人”的功能。制度文化作为人所创造的、自身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或生活“样法”,它构成了人类行为的习惯和规范,是特定社会普遍接受的一套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系列通常不加反思而获得、接受并执行的社会规则,其涵盖的内容包括社会习俗、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社会结构等内容。这些也成为影响人和塑造人的文化环境,在社会文化中,存在着很多成文或不成文的礼俗规范和禁忌规则,这些规范和规则的产生又与社会道德、礼仪、身份地位等文化习俗紧密结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理及思维形成一种潜在而持久的日常影响与常规控制。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的集合,诸如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精神文化集中反映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深层表现、集中体现。因而,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最深刻。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旅游观光、欣赏音乐、观看电影……都可以受到思想启迪、精神享受,或产生思想困惑、精神失落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稳定持久的,它是无形的、非强制的,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目前,学界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种功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理解,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等③。其中特别强调“经济功能”,认为这样才符合经济建设的大局,才能实现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才不至于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我们不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理解有些泛化和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际上是把不应该由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功能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其结果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或唯一对象是“人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首要的、最基本的价值功能,其他功能都是通过这一基本功能而实现的,是通过人的思想改变而产生的结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对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我们批判了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现在又提为经济建设服务,也是不对的④。这容易造成短期行为,而且对所培养的人的知识结构也会造成很大的局限。

“经济功能”,应首先或突出表现为能够创造经济价值,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显然不在于此。有论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是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⑤。该论者同时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是统治阶级对人们实施教化,以达到对公民进行德行教育的目的。”这显然与上述的功能相矛盾。又说:“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主导者即劳动者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是发挥先进意识对经济基础的整合、建构作用,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功能,就是发挥思想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功效。”这显然否定了自己前面的观点。可以说,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那么说所有的活动都具有经济功能,这显然是毫无意义的。该论者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一问题时,讲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在“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这一问题时,说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的哲学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等问题;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这一问题时,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教化,使管理者具备厚实的人文素养、文化理念,使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出,以上所讲的都是培养人的问题。当然通过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人的素质提高可以推进经济的发展,但这些素质和能力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只是潜在的和可能的,还不是现实的和直接的,能否促进经济发展和怎样发挥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另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也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问题。

还有论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方向保证功能、精神支柱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等,同时指出这种功能具有“局限性”、“间接性”和“潜在性”⑥。“局限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经济价值,而人发挥作用要受自身的知识水平、身体条件的制约,同时,劳动者主观积极性的发挥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间接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实践活动,它不可能像生产劳动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和培养劳动者的思想信念、敬业精神和创造意识,来对社会经济活动起促进推动作用。“潜在性”,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来影响受教育者,不可能像资金、物质投入那样产生直接、明显的经济效益。其实,对这些“局限性”的认可,恰恰是承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恰恰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价值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都必须通过对人的教育才能达到,而且这种教育非智育、体育,而是德育(大德育)。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决定了,“如果它不能以其政治特性,以其实践活动,巩固或改变人们的思想,达到教育者所设定的政治目的,那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就没有任何区别了”⑦。

三、文化的“化人”与思政的“育人”的统一

文化的“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指向“人”。从广义上讲,一切精神文化活动都会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因而一切精神文化活动都可以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对人的熏陶和教化,“化人”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育人”的过程是有目的地自觉地以特定的文化“化人”的过程。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本来就具有天然的相通之处。

1.文化“化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文化对人的熏陶、渗透、浸润,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

在阶级社会中,没有离开意识形态的文化,也没有离开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就是文化娱乐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某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最终决定于社会存在,但同时也受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式的影响。“事实上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过程中,大量的、直接的影响来自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作用。”⑧由此可见,影响思想意识形成的因素众多,文化是其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突出的因素之一。文化以各种具象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认知周围世界,认识自身⑨。

但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化人”。是用进步、高雅、健康的,还是用反动、低下、恶俗的文化来影响人?文化要把人“化”向何处?是正面的“教化”、还是反面的“异化”?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曾说:“人是一种未被问及就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被有限地插入黑暗的生死两极之间,被置于无法说明的状态中,在最深的根底充满了不安的、微不足道的创造物。”⑩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是精华和糟粕并存、香花与毒草同在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健康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即会“化”出不同的人。因而,文化“化人”具有不同的方向性。一般来说,积极进步的文化与“人本性”的目的是一致的,而消极落后的文化常常会偏离“人本性”的目的,甚至出现“异化”的现象。中国古代吃人礼教的“化人”,是对人性的极度摧残;而西欧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化人”,则是对人性的极端扭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了一定的文化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显然,我们是要把人的素质“化”高,而不是相反。因此,为了保证“化人”的正确方向,必须以“先进文化”引导“化人”。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江泽民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1)。胡锦涛指出:“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12)优秀的文化作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意境体验,使人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使人获取艺术的享受、思想的启迪,也激励、鼓舞人们振奋精神去改造现实、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文化虽然表现得丰富多彩,甚至令人眼花缭乱,但其核心或内核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对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生存之根,也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依托和精神家园。因此,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先进文化“化人”,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正是文化“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相通之处。当然,文化“化人”的现实途径仍然离不开对“物”的依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还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来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但是,文化的终极目标落脚点是要“化人”,培养人、塑造人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这是文化根本的、终极价值所在。

2.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中的“化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多样化的文化载体自觉地有意识地“化人”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育人”的过程也是“化人”的过程。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维度,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用文化的力量去塑造人、滋养人、凝聚人,将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借助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运用文化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一种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心理品质等内容,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融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成为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13)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作用,有利于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熏陶和文化影响。它以自身的独特性进行着“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影响人的政治信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中的“化人”,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属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性、理论性、艺术性等特征,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化人”,主要体现为思想理论教育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以及教育方法的艺术性等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中的“化人”,首先体现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人,使人们掌握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水平。思想理论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有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4)一个对理论毫无兴趣,一个对理论缺乏自信,漠视、轻视甚至否定理论作用的民族,不可能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民族。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指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在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无数理论解读中,马克思主义是最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决定》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先进文化“化人”的重要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中的“化人”,体现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教育人、激励人,为实现本民族理想、目标和前途凝聚起强大力量。江泽民曾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5)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魂。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中的“化人”,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挥民族精神的价值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使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和前途产生高度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中的“化人”,体现为提升教育活动的艺术性、运用多样化的文化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特征。这里的“艺术”既包括教育者应具有真挚的情感,饱满的热情,更主要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注意方式方法,在认识、把握和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讲究“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力争做到寓理于情、情景交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采用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借助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多种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引导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理论修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个性品质。

3.文化“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之区别

文化的“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外延、内涵及对人的影响方向和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文化包括十分广泛的领域,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则相对狭窄。在对人发生作用的方式上,文化的“化人”是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往往带有自发性和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以特定思想意识对人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培养、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它明确地体现并指示着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价值取向。文化的“化人”是隐性的渗透、浸润、熏陶、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的灌输、系统的教育、明确的引导。如,影视作品无论对人的思想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它仍然是影视作品,是文化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如何形式多样,也不是文艺作品,二者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相互代替。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文化,必然要弱化其育人功能,遮蔽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而将文化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失去艺术作品的特性,变得索然无味。例如,不能把小说诗歌或音乐舞蹈变为单纯思想说教,也不能把大学的课堂变成文学欣赏或影视展播。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人的思想提升,文化偏重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采取自觉的系统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则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潜移默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影响人的发展方向上是有区别的。文化在影响人的发展方向上,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文化可以把人“化”得高雅,也可以把人“化”得低俗;可以使人崇高,也可以使人渺小……正因并未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以先进文化“化人”。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人的方向是既定的,它必须是有利于统治者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选择特定的文化、有目的的“化人”过程。那些不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是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正面文化影响的体现,是“将人类已经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本质力量、促进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引导个体能够驾驭外部世界,对个体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推动作用的过程”(16)。在当代中国,既需要文化的“化”,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只有将二者很好的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注释:

①孙美堂、杜中臣:《文化即“人化”——文化概念的一种诠释及其意义》,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②孙伟平、张明昌:《“人化”与“化人”——现代视野中的新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8页。

③陈建保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述评》,载《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

④齐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究竟是什么》,载《兰州学刊》1989年第3期。

⑤参见邹柳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载《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第6期。

⑥邓辉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学习时报》2006年1月23日。

⑦李合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深层认识》,载《探索》2010年第1期。

⑧陆庆壬、童彭庆、朱剑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7页。

⑨参见张天祥:《论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⑩转引自杨善民、韩峰:《文化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7页。

(1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1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13)尉天骄、王恒亮:《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载《求实》2011年第8期。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67页。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1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标签:;  ;  ;  ;  ;  ;  ;  ;  

文化的“转型”与思想政治的“教育”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