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而生态学设计理念的应用,使景观设计具备更为深刻的内涵。本文就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促进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确保景观设计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设计理念;整合;实践
1景观生态设计内涵
生态设计,参照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环境的自然过程,保留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扰动,维持场地原有的水循环系统,维护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质量,以人为本,营造自然、生态、健康的景观环境。景观生态设计不是指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生态理念下的景观设计。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规划师弗雷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Sterner)提出,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是形成场所的时间和文化的叠加与融合,是自然与文化不断彼此雕琢的作品,它是多种元素的组合,包括田野、建筑、山体、森林、荒漠、水体及居住区等。北京大学的俞孔坚认为,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景观生态设计,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知识对场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其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符合场地自然过程的景观。
2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整体统一原则
园林景观是艺术的延续,在美学上讲究色彩的丰富,线条的清晰,我们在兼顾这两点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度,一旦颜色过于杂乱,不但不能让人们放松心情,还会给人们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压抑。在植株的排列和设计上要保证整体的美观,色调的和谐,还要追求意境。只有将这些统一起来,才能让园林景观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2.2 增强观赏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观赏性上的需求。我们要对园林景观的地理位置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确定植株的种类,根据地域的大小确定植株的数量。在排列上我们要合理的设计,增加它的层次感。植株的布局不仅要考虑季节因素,还要考虑植株的生长条件,并结合艺术来修剪植株的造型,提高它的观赏性,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2.3 设计均衡原则
由于园林景观更多地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所以,我们采用自然均衡的原则进行设计。我们舍弃色彩亮丽,高大的植株,选用颜色清新淡雅,小巧的植株,为的就是更好的塑造一个轻盈的意境,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需求。我们不能只在意园林的美观程度而不去考虑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我们采用的都是一些有助于人们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的布局,这就是我们要遵循的设计均衡原则。
2.4 建造合理生态系统原则
合理的生态系统可以促进园林保持生物种类的多元性和平衡性。选用植株要考虑到它的生长条件,避免植株生长之间形成竞争,要做好修剪工作,不仅是为了维持其美观度,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建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植株结构,使其功能健全,稳定,有利于生物间的相互补充,不仅在资源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又增强了园林景观的美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遗留地保护原则
不同自然资源地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兼加考虑、应用的生态学原则也必然有所不同及侧重。而名胜古迹和纪念性园林规划则应更多地考虑遗留地保护原则、景观个性原则,即绝对保护自然保留地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的原则。
3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
3.1适当保留一定的原有植被
为了实现生态策划,节省能源,策划人员在景观策划中应对选定的周围土地和植被做观测钻研。创建周边的位置与地理环境的平衡关系,同时具有辅助景观的功能,因此在一批植被策划中可以保存。不但可以保持原有的生态植物,贯彻生态设计的原则,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此外,对于不宜种植在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应为它们选择合适的区域种植,切勿随意丢弃。
3.2优化植被之间的关系
植物专业指导不同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外释放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周围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因此,设计过程中,应向植物专家学习。如松树与云杉两种植物不适合在一起生长,因为彼此分泌的次生代谢物会抑制彼此生长。但白蜡与阿拉伯树胶可以种植在一起,两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景观策划中必须注意植物和植物彼此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在景观规划中,应当询问相关资深植物学家,在找出植物彼此的联系后,遵照互利共生的原则,策划植物的位置以及与邻近植物的联系。
3.3注意自然景观与园林景观的平衡
生态环境在不断的遭到破坏,生态物种更显得珍贵。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一定将原有的自然风光保留。如原有的森林带、风景区、果园等都要保留,这些更能吸引居民或游客的观赏,为他们提供休息场所。河流、山丘等都要融入景观设计中,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工植被、以及人工河流,构成美丽的景观。这将使景观看起来更加自然和美丽,同时也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
3.4注重物种群落的保护,维持生物系统的稳定
生物学理论都是雷同的,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对整个系统的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而不是阻碍他。换句话说,生物系统越复杂,那么其中含有的植物种类就越多,整个系统的平衡性就越好,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原理景观时,不论是从美观化还是从物种协调性出发,都一定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加快物种生长成群落。一旦景观中过于单一,生存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这浪费了投入的资金,不符合生态设计的经济原则。
3.5注重节约能源
在设计中,要节约能源的原则,特别是节水。然而,通常大多数植物生长,维持和维持大量的水。因此,如何使用和节约用水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践中,植物园连续植被等植物的不同特征,对水的需求也不同,但其用水量非常大,特别是草坪的用水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草坪覆盖面,强调灌木种植。此外,您应尽可能使用小角度或小容量喷水嘴,为不同种类的植物供水,为每个植物提供合理,安全的供水时间。如果采用滴灌,灌溉时间应适当延长。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尽量不要在干旱期间种植切割或施肥植物,或者加快植物生长和增加植物用水量。
4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生态景观设计相关内容的介绍,使我们对生态设计理念以及景观设计的整合运用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代设计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生态化景观设计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不断掌握生态设计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景观设计之中,进而设计出与生态理念更加相符合的景观作品,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旭.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14(08):75.
[2]陈波,包志毅.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2014.(03):159-160
[3]张玲.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小区规划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
论文作者:韩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植株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原则论文; 植被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