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与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宏观调控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
所谓筛选功能,指的是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或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发现企业价值以决定信贷配给的过程。贷款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信贷配给是一种常见现象。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己对企业与项目的价值评估来决定信贷配给的额度、期限以及是否需要发放贷款。在这里,筛选功能不同于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更多地指信用媒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基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统筹安排,而非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强调通过信贷配给,实现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的合理分配,而不是强调银行自身的经济利益。筛选功能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一个重要功能。比如,政策性银行主要服从于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公司主要服从于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信托投资公司基本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贷款项目。上述非商业银行机构对贷款项目的筛选受到较多条件的制约,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筛选功能。
在信用媒介、信用创造和筛选这三种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中,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是直接的、有形的功能;而筛选功能是延伸的、不为人所注意的功能。一定程度上,筛选功能是在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正因为如此,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经常被人忽视。而且,具有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功能的银行并不一定具有筛选功能,比如,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银行具有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功能,但并未发挥筛选功能。经济越发展、市场化程度越高,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越能显现。
商业银行能够发挥筛选功能的关键在于它具有信息生产与信息利用的优势。由于贷款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这就要求银行将风险小的项目从风险大的项目、将收益大的项目从收益小的项目中筛选出来。为进行有效的筛选,银行必须收集每一位借款人的可靠信息。有效地收集信息构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银行的工作就是生产信息”(米什金,1995)。由于企业大部分收支活动都通过商业银行体系完成,因此,银行体系能较充分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商业银行具有垄断信息和持续利用信息的优势,所以商业银行具有通过各种渠道生产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企业及项目实际调查所获得的信息、通过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以及征信系统获得的企业历史信用记录以及对国家政策和经济、产业的研究等。其中,以账务信息最重要,因为账务信息最具体、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这也是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中介所具有的最大的信息生产优势。
收集信息仅是商业银行筛选项目的一个基础,关键还在于利用信息。分散的信息需要进行整合和综合分析,进而形成商业银行可以直接用于决策的信息。信息的利用,一是需要商业银行的经验判断,二是需要利用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价技术,三是需要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利用效率对商业银行筛选功能的发挥更为重要。
二、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与宏观调控
无论金融业如何发展,商业银行依然是当今最重要的金融中介组织,是工商企业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来源(米什金,1995)。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2004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已达到137.7%。实证研究表明,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石汉祥,2004)。在1998年发生通货紧缩以后,我国学者对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相当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银行惜贷”是我国经济疲软的重要原因。托宾、费雪等人关于通货紧缩与银行信贷关系的理论受到了理论界的较高重视。这一理论的理论的要点是揭示了银行信贷的顺周期行为,即在经济高涨时,银行纷纷扩大贷款发放;而在经济趋向萧条时,银行为控制风险,倾向于压缩贷款规模。
实践表明,商业银行不仅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而且是经济金融稳定的基础,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对象。商业银行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不仅通过其信用创造功能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筛选功能来体现。商业银行利用其掌握的信息来决定其对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支持程度。通过这种筛选,优势企业得到支持,劣质企业被淘汰,于是商业银行能够发挥经济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筛选功能实际上就是经济的自调节功能。商业银行的自调节功能不是商业银行的主动行为,而是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对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的筛选,客观上起到了调节作用,达到了宏观调控的目的和要求。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调控那些短期高效益而长期高风险的项目,调控那些容易引起经济波动、妨碍经济长期发展的项目和产业。
众多商业银行的自觉筛选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业的均衡发展和总量平衡。一个健康的商业银行体系,必然存在众多信息生产和利用能力不同的商业银行。这些银行信息生产和利用的比较优势不同,一些银行可能对贸易融资较为熟悉,而另一些银行则对房地产业贷款较有心得,于是,不同的银行对某一产业的支持力度可能不同。这种互补的结果是促进了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因而,众多商业银行的筛选行为一般不会或较少犯群体错误,从而降低某一产品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的可能性。
必须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发挥筛选功能的前提是,它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追求长期利润、规避长期风险的真正的企业。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目标应该是效益(利润)最大化,而且主要是长期(而不是短期)效益最大化。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极高,基本在90%以上,其主要业务是将借入的资金贷给他人投资。因而,商业银行实质上经营的是风险。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按照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只接受那些可以控制的风险,而且这个风险不仅指短期风险还指长期风险。只有商业银行成为追求长期效益而规避长期风险的真正的企业,它们才会支持长期效益大而长期风险小的项目,而淘汰那些短期效益大而长期风险也大的项目,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自主调节符合市场化方向,减小经济波动。
与长期利润导向的商业银行相反,在以规模导向或短期效益导向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烈的顺周期倾向。图1模拟了规模或短期效益导向商业银行与长期效益导向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的周期变化情况。当经济或某个行业趋于繁荣时,为在短期内扩张规模和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规模或短期效益导向商业银行容易放松贷款筛选条件,其发放贷款的冲动更为强烈。相反,当经济趋于萧条,或国家为控制过热的经济而实施宏观调控时,规模或短期效益导向的商业银行为控制短期风险对贷款项目的筛选标准又过于严格,其贷款收缩得更快,贷款规模急剧下降。与长期效益导向的商业银行相比,规模或短期效益导向的商业银行,其贷款项目的筛选标准变化较大,贷款增长的波动更大,从而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更大。
三、商业银行筛选功能的缺失与行政性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从以行政调控为主转向以市场调控为主,调控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但毋庸置疑,时至今日,我国的宏观调控仍离不开行政手段。图2显示,1980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均趋于减小,但主要经济指标如经济增速、货币供应量以及CPI等的波动仍较大。经济周期短、波动大、调控频繁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之一。导致经济波动大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的中资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它们未能有效发挥筛选功能和自调节功能。一些不该支持的项目获得了支持,而一些应该得到支持的项目却没有获得支持。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普遍不注重信息的生产和利用。首先是缺乏利用和处理信息的必要技术和手段,数据支持系统不能满足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对银行所掌握的企业信息没有很好地分析利用,也不重视对国家政策和产业、行业的研究分析。其次是由于现行的信贷征信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在信息生产上的“搭便车”行为,银行对建立完善信贷征信体系缺乏积极性,对该录入的信贷信息不能按时录入,降低了信贷征信系统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再次,商业银行为控制短期风险,对基层机构控制过严,基层机构几乎没有任何贷款权限,而这些基层机构才是真正贴近市场、了解企业的。同时,由于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信贷员缺乏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和发展前景的积极性。银行未能正确判断企业的真实情况,当然说不上合理筛选了,其结果是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企业被筛选掉,而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却得到了信贷支持。而且,由于中资商业银行信息生产和利用的能力基本相近,极易产生类似于股市上的“跟风”和“搏傻”行为,表现为各银行信贷结构趋同和部分产业支持过度,甲银行将房地产业贷款作为贷款重点,乙银行也立马跟进。从长期看,这种结果显然和市场发展要求不相符合。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国家进行调控。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重视信息生产和利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还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虽然经过多年改革,商业银行比以前更重视效益了,但这种效益更多的是短期效益。银行管理层的任命制度、职业银行家的缺乏和传统的官本位管理文化,使国有银行甚至包括目前的股份制银行仍然有较强的官本位意识,潜意识里仍十分看重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存在着严重的短期效应问题。从根本上说,现在的大部分中资商业银行仍是规模导向型的,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想“做大做强”,在贷款行为上表现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
中资商业银行相对于成熟的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烈的顺周期倾向。一个例子是近年来上海市中外资银行贷款增长态势的差异。2003年8月末,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曾达32%;而至2004年8月末骤降至11.5%;2005年5月末进一步降至8.5%。而2002年、2003年上海市外资银行贷款扩张并不快。2003年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55亿元,占上海市各项贷款增加额的6%。而在中资银行贷款放缓以后,外资银行贷款扩张却较为迅猛。2004年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02亿元,占上海市贷款增加额的1/4。同时,外资银行贷款发放较为均匀。2005年1-6月,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加42亿、35亿、78亿、48亿、66亿和25亿,年初、季末冲高现象不明显;而同期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分别增加137亿、105亿、235亿、92亿、8亿和319亿元,波幅达311亿元,季末冲高现象较为突出。
从风险控制角度看,中资商业银行出于短期利益考虑只注重规避短期风险而不注重规避长期风险。在项目的筛选上表现出极度厌恶短期风险。“贷长、贷大、贷垄断”是普遍现象,热衷于政府性项目和房地产等中长期项目。中资商业银行信贷出现了种种奇特现象。比如年初集中放款现象。2004年,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一季度发放的贷款相当于全年的40%。再比如,中长期贷款膨胀问题。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比已由2003年5月末的40%上升至2005年6月末的55%,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短期贷款。而外资银行的贷款则以短期为主。2005年6月末,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中,短期贷款(含票据融资)占60.5%,而同期中资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含票据融资)占41.5%,两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由于中资银行没有充分发挥筛选功能,或者说没有真正按照市场原则筛选项目,在短期低风险、高效益的思想指导下,那些长期低风险、高效益的项目往往得不到支持,而短期效益好的项目和行业则成了支持重点。最终造成这些行业的供给过剩即形成所谓重复建设,进而形成长期风险。于是,国家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
同时,由于中资商业银行不重视信息生产和信息利用,不重视长期效益和规避长期风险,缺乏根据风险程度给资产定价的能力和动力,进而对价格、市场利率等市场信号反应迟钝,市场调节效率往往较低,国家不得已动用行政手段。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没能有效发挥筛选功能和自调节功能,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国家调控甚至是行政调控。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就是调节短期效益大而长期风险也大的项目和行业,比如钢铁、房地产业等。
宏观调控尤其是行政调控的主要弊端是一刀切,该切的切了,但不该切的也切了。宏观调控是全国性的总量政策,很难区别区域差异、部门差异和产业差异。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别大,往往是一些地区的经济已出现过热迹象,而另一些地区可能还未走出通货紧缩状态。因此,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商业银行贴近市场,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对项目进行筛选。同时,正确的宏观调控的前提是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和决策者远离市场等原因,决策者很容易误判形势,因而宏观调控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最近,我国理论界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拐点已经出现、通货紧缩即将来临,而有人则认为当前仍应以防范通货膨胀为主。一旦对经济形势产生误判,就会造成经济的更大波动。而众多成熟商业银行发生群体误判的可能性则很低,其自发的筛选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宏观调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个追求长期效益、规避长期风险的商业银行具有筛选功能,而这一功能常为传统的理论所忽视。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信息生产和利用的比较优势,对项目进行筛选,发挥优胜劣汰作用。利益导向尤其是长期利益导向是商业银行发挥筛选功能的前提条件,只有此时,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才与市场发展要求相一致,从而发挥对经济的自调节功能。而在规模导向或短期利益导向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没有充分发挥筛选功能,往往具有更为强烈的顺周期倾向,银行信贷行为本身就是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同时,在规模导向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对市场信号反映不灵敏,国家需要频繁动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可以说,商业银行未能有效发挥筛选功能是我国经济需要频繁调控尤其是行政调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理论界更多的是从金融风险角度看待银行改革问题,而较少从发挥银行的筛选和自调节功能角度认识银行改革的必要性。事实上,银行体制改革不仅是为了解决银行风险集聚和效率低下问题,而且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长期平稳和协调发展。可见,当前迫切需要深化银行体制改革。
首先是要把银行改造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小平同志指出,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邓小平,1986)。所谓真正的商业银行,笔者以为就是追求长期利益、规避长期风险、能够充分发挥筛选功能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不仅应以利润极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马德伦,2001),而且应以长期利润极大化为目标。在推进产权和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改进对国有银行的考核机制,努力形成注重长期效益的经营机制。要给予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一定的审批权限,强化贷前调查。监管部门要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内部数据支持系统和内部评级技术,建立一套在经济繁荣和萧条期间基本一致的贷款筛选标准和框架,提高中资商业银行信息生产和信息利用的能力,减小贷款增长的波动。
其次要塑造银行家文化,努力建立有利于培养职业银行家的激励约束机制。国有银行或国有资本控股的银行要努力改变当前对银行经理层的官员制任命方式,聘任和培养一批有职业素养的银行家。商业银行尤其是目前的股份制银行要改变频繁调动银行管理人员的做法,因为银行管理人员任期过短有利于产生短期效应而不利于树立长期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培养银行家树立长期经营理念的薪酬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废除对银行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零不良贷款”考核制度,允许信贷人员审批发放的贷款可以有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监管部门要建立动态的对银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机制,防止高管人员通过岗位流动规避贷款损失责任。
最后要大力发展中介体系和征信体系。规范发展信用评级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立商业银行查询企业纳税信息的渠道,减少商业银行获取企业真实信息的成本。逐步实现信贷征信系统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征信体系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拓宽银行信息生产和利用的渠道。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分析,以使其贷款筛选行为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项目贷款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规模效益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金融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经济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