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则为在施工中发生各种路面问题,均被称作道桥路面的病害。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准持续提升,在高科技的发展中,为我们给予了便利的生活服务,可是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也无法彻底符合人们的所需,终究会具有其欠缺之处。道桥施工中虽然融入了诸多技术性技能,可是也未彻底处理路面病害的现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真分析,了解路面病害的原因,从而提出维护的技术,以便为未来的建设及预防给予便利。
关键词:道桥施工;路面病害;维护技术;有效运用
1导言
道桥施工中的路面病害就是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路面问题,我们一般统称为道桥路面病害。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质量。高科技的发展下,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但不可否认,科技再怎么发达也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总会有它的不足之处。道桥施工中虽然融入了很多技术性的技能,但是也不能完全解决路面病害的问题。就这一问题展开详细讨论,探讨路面病害的成因,给出处理病害的方法和施工中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希望对以后的建设和预防提供一些帮助。
2道桥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2.1路基病害
路基作为道桥施工的重要部分,既承载着整个道桥,同时也承载着路面运行的全部车辆,对于道桥施工工程,路基的稳固是否会直接关系到道桥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在道桥施工中存在以下路基病害:(1)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倘若路基沉降程度较低的情况,会在路面出现轻微的裂纹;如果沉降比较严重,就可能出现道桥塌陷的情况。(2)桥头跳车情况的出现。一般情况下道桥出现桥头跳车大多是由于路肩出现了病害,导致表面和横坡面出现不平整,路面无法与路基完美贴合等。(3)边坡病害。边坡的牢固程度与坡度都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护坡出现病害,道路更容易被侵蚀。(4)档上墙病害。一般情况下档上墙病害主要是指档上墙出现倾斜、裂痕、下沉、鼓肚等情况。
2.2路面病害
路面是车辆运行的主要地方,也是与车辆轮胎接触的部分,更是道桥中最容易出现病害的地方。通常情况下路面的病害存在以下几种:(1)路面磨光。路面在车辆的行驶中,受到不同的车辆运动压力,会对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寒冷的地区,磨损情况更是难以解决,在车辆的反复磨损中,路面会被磨光,路面出现磨光病害后会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进而影响到行车的安全。(2)路面裂缝。路面由于受到车辆的承载压力的影响,长期的高负荷会造成路面出现裂缝,低温收缩也是路面产生裂缝的一个原因,不均匀的冻胀加上高负荷的运载,路面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路面病害,这也是为什么沥青公路会出现经常性的道路重修的原因。(3)车辙。路面在受到轮胎的反复碾压后,会在路面形成纵向的轮胎凹痕,尤其是在一些气候环境的影响下,高温天气加上轮胎碾压,路面极易形成车辙。(4)沉陷。路面出现局部的沉陷也是较为常见的路面病害,一般都是受到基层土基的影响。(5)坑槽。车辆运载导致路面出现龟裂和网裂,同样雨水侵蚀也是产生坑槽的原因之一,雨雪下渗到路面,加上外部车辆的负荷共同导致。(6)冻胀。路面受到冰冻的影响,聚集的水在冻结后导致体积增大,路基出现隆起和路面出现开裂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的碳化
受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影响,在道路混凝土中存在的氢氧化钙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钙,混凝土会不断地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而不断碳化,与此同时,在混凝土中保护的钢筋也会受到一定的腐蚀,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的钢筋是未经过防腐蚀处理的,钢筋锈蚀后,体积会不断增大,用来包裹钢筋的混凝土也不断地开裂,又加剧了钢筋的锈蚀速度,这种恶性循环会大幅度地降低道桥的使用寿命,也使得道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加强道桥施工中维护技术分析
3.1完善改造桥面整体结构设计
桥梁顶层应该设计一定长度的预留钢筋,使预留钢筋能够和桥面牢固的结合。根据桥面的厚度选择确定适宜的长度为预留高度。对于梁跨中预应力的起拱高度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能够对桥面带来影响的各种因素,在施工进行中合理控制墩台和支座的高度。当大梁成功完成就位,跨中会因为拱度的影响使桥面达不到之前设计的厚度但是又不能只为了达到规定的桥面厚度而把标高提高,造成人为施工缺陷。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以梁体的跨中最小厚度计算桥面的厚度。对桥面混凝土厚度以及钢筋网密度进行适当地增加,对于一些特重的车辆路面设计可用双层的钢筋网。路面出现的伸缩缝周围混凝土破坏,会延伸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的出现点,可在伸缩缝的设计中使梁端有足够数量的锚固钢筋,再设计一些钢纤维混凝土。同时,为了保证桥梁伸缩缝处路面的平整,还要确保施工缝施工能紧随沥青混凝土铺装完成后进行。合理设置泄水孔收水口处的底部标高,严格控制泄水孔的标高设计,以及收水口周围收坡处理,保证渗入路面上的水能够顺畅排走,以免因余水而发生冻胀路面的现象。进行桥面沥青混凝土设计时,控制好沥青混凝土层数,往往设计两层,每层又有规定的厚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桥面的平整程度,而且还可以保证桥面耐久性。
3.2不断提高桥面混凝土和大梁顶部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果
在预制梁体时对其顶面进行刷毛处理,刷毛深度石子露出一定长度,刷毛后及时清扫干净。梁与梁之间如设计了绞缝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时高度低于梁面规定值做成槽口。浇注桥面混凝土后每条槽口形成“小梁”以加强桥面混凝土与梁的整体结合。桥面钢筋绑扎前必须对梁顶进行彻底清扫,凿除表层浮渣,必要时用气泵高压水冲洗。浇注混凝土摊铺前洒水湿润梁顶,但不得有积水。桥面全宽施工时一次完成,当桥面太宽分两幅施工时先浇注横坡较低的一幅,避免养生水对另一幅的二次污染,特别对接缝处更应细致地清理干净。当桥面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要对其特殊部位进行检查,对存在缺陷问题处用切割机切至桥面钢筋处,人工凿除并清除干净后重新浇注混凝土。
3.3全面加强桥面混凝土强度
在混凝土配比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混合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合,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融合性,使混凝土易和,进而提升混凝土强度,保证桥面整体质量合格。在桥面施工中若因为施工不慎或天气影响,出现桥面积水时,要进行除水清理,可通过抹布沾水,避免大幅度清理,影响桥面整体强度。另外,要对混凝土进行摊铺,再进行人工拉动平板振动器,加强震动夯实,保证桥面强度达到规定标准。最后要进行桥面滚杠压实,保证桥面混凝土平整、结实。
3.4控制超载车辆对道桥路面影响
道路桥梁的设计和修建,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不同等级的道桥都有荷载标准,其设计荷载是有科学依据的,路基、路面、桥涵不仅承受运输车辆的垂直向下的压力,而且还要承受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力。车辆的重量越大,其冲击和振动力也就越大,会造成路基、路面、桥涵等构造物的变形和位移,如果长期超负荷运转,其变形将会积累,导致路基、路面、桥涵等构造物破坏并产生病害。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道桥的总体质量及使用时间,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所有环节,运用不同科技方式在客观及主观方面尽量规避所有行程路面病害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工程质量及效率,严格依照要求进行施工,降低成本增加与资源耗费。
参考文献
[1]王风阳.论述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11):147.
[2]季春辉.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178.
[3]常永琴.论述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54.
[4]董鑫.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的运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273.
论文作者:王仁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桥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道桥论文; 路基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