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应处理好十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怎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处理好如下十个关系。
一、中心任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从宏观上讲,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强国。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根据全局的中心任务,确定自己的中心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服务和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并确保这一过程的正确发展方向。完成中心任务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致的,统一的。如果在完成中心任务的过程中,不能正确认识、甚至排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与党中央的一贯要求相悖的。长远地、历史地看,如果没有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任务的完成是要受到制约和阻碍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过程中,以及其中的各个阶段,都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二、清除“左”的影响与反对右的干扰的关系
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清除来自“左”的方面的影响,又要反对来自右的方面的干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清除“左”的路线影响时,有一种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左”的东西加以否定的倾向。事实上,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从未离开过思想政治工作,这项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发挥过相应的作用。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左”的影响,并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但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左”的东西一并加以否定,既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今天,在我们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时,必须清除“左”右两方面的影响,正确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三、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工作的一部分,有着优良的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许多原则和方法继续适用。同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经济活动日趋活跃的时期,在国际间交流频繁和影响逐渐广泛的环境中,必须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不创新就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创新应当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将继承与创新对立起来,很难将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
四、管理与教育的关系
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缺一不可。离开了科学管理,缺少了有力的制约因素,完全靠思想政治教育,依靠人们的觉悟和奉献精神,很难想象能把一项事业完成到什么程度。应该承认,目前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自我约束水平尚未达到相应的高度,即使达到了一定程度,也离不开必要的管理工作。反之,离开了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将人们作为管理对象,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对思想认识和思想趋向给予必要的引导,则不但很难完成重要的任务,甚至可能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尤其应当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克服重管理、轻教育的倾向。
五、领导与群众的关系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是关键。领导既应当是带头接受教育者,又应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组织者、实施者,更应当是以身作则的表率,靠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别人。如果领导仅仅是一般的、形式上的领导,表面上说的是一套,背后做的是另一套,群众就不会接受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怎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如果领导不仅重视、积极领导和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行动上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表率,则领导说的,群众就会听,领导要求的,群众就会去做。有人曾说:群众都是好群众,就看领导怎么领。这是很有道理的。
六、外行与内行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因此某些大学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某些刊物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设立研究专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方面,应是“内行”,应是专家。如果某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行,带领一批既懂又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则该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定是有声有色的,成绩突出的。如果主管领导不是内行,但他能放手发挥内行的作用,听取其意见,努力使自己尽快转化为内行,则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样能落实,也是有希望的。如果主管领导是外行,又不能发挥内行的作用,凭想当然办事,则该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定是不会做好的。我们希望内行领导内行,假如外行领导内行,就必须充分发挥内行的作用,同时,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内行。
七、宏观要求与具体落实的关系
最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根据中央的要求,各级组织也相应提出了落实的意见。这些宏观的、整体的要求提出之后,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具体落实。尽管我们的思路明确,要求很高,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具体落实,或者只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落实,实际的、具体的工作大打折扣,则失去了要求的意义,根本不会取得实际效果,不会达到既定的目标。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落实,必须在具体落实上花力气,下功夫,求得实效。
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改变。没有内容的形式是不存在的,或是纯形式主义的;没有形式的内容是抽象的,没有活力的,难以为人们所知。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丰富,其形式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使之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此,既要反对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予以否定的倾向,又要反对片面追求形式,摆架子,做样子,不顾实际效果的倾向,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九、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某一过程的界定,根据阶段性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要重视具体的过程,注意环节的衔接和联系,程序的先后递进,逐步深入,实现预想的结果。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有了过程,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没有过程不行,有过程没有好结果也不行。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应当确定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要实现的目标。以使过程向目标接近,并不断调整过程,实现目标。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上,在确定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时,当前更要强调结果。过程的某些不同并不影响结果的实现,所以就不必苛求过程的整齐划一。
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这里借用经济学上“投入”、“产出”的术语,意在表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拓新的局面,实现阶段性的预想目标。因此,必须有相应的投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经费预算中应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活动费用。目前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基层个别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往往以种种理由不愿意投入。可是一旦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方面出了问题,则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若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好。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没有投入,则必定不会有产出。经过努力,使相应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根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