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100)
摘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脂肪肝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脂肪肝伴随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进行本文研究,8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治疗手段后,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的患者效果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脂肪肝伴随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淀粉酶和血脂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乌司他汀;脂肪肝;重症胰腺炎;治疗效果
重症胰腺炎属于消化内科疾病,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外科治疗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外科治疗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是胰液会对胰腺和周围组织的产生自身消化作用,疾病的病情较为复杂,大部分患者发病因素为过量饮酒、暴饮暴食、胆道疾病等[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临床脂肪肝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而胆道疾病的发病率降低,脂肪肝是患者肝内的脂肪沉积过多从而发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会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脂肪肝伴随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进行本文研究,8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4±11.1)岁,平均病程为(3.04±1.25)年,对照组患者有男性30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3±12.4)岁,平均病程为(3.32±1.32)年。
1.2方法
1.2.1对照组 首先为患者采取常规胃肠减压治疗,患者治疗前禁饮禁食,采取抗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治疗[3]。
1.2.2实验组 在实验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取20mg阿托伐他汀钙,患者每天于睡前服用1片,连续服用两个月。取20万单位乌司他汀融入0.9%浓度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早晚各静脉静滴1次,连续治疗10天[4]。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指标缓解情况和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治疗效果采用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用%表示,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的患者效果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3讨论
重症胰腺炎和脂肪肝同属消化内科疾病,重症胰腺炎由于胰酶被大量释放并且激活,导致胰腺和周围组织成为抗原,诱发自身消化,坏死的组织会踧踖炎性递质的释放,引发全身炎症有反应[5-6]。脂肪肝是患者肝内的脂肪沉积过多从而发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会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7]。
综上所述,为脂肪肝伴随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淀粉酶和血脂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菁宙.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5,(3):598-599.
[2]姚振滨,张伟,张天,等.奥曲肽与乌司他汀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6,(41):49-50,51.
[3]孙娟,罗亮.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2):143-144.
[4]贺小军,杨振宇,杜锡林,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水飞蓟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23-125,130.
[5]胡璟.沙格列汀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8,(14):1554-1557.
[6]卢彩平,赵晓建,曹俊娟,等.抗氧化降脂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8):883-888.
[7]孟琳琳.乌司他汀辅助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17,(5):340-342.
论文作者:黄科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患者论文; 胰腺炎论文; 重症论文; 脂肪肝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