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实验学校,广东省 深圳市 518028)
摘要:泰奥多尔•席里柯是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在美术史上留下了重墨重彩的一笔,他擅长深掘人性,其绘画常常以动物及人物的夸张动势表现出壮阔的生命情境,用肆意挥洒的笔触谱写出一曲真切、鲜活、热烈的生命颂歌。
关键词:席里柯;生命;浪漫主义;呼唤
生命是人类所有行为活动之源,自人类诞生之初,就始终探寻着生命的存在与意义。人类很早就已发现生命除了生老病死,还存在着一股神秘的力量,为个体生命赋予了独特魅力,即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指引着生命存在,学者们对于生命意识解读多样,中国传统哲学将生命意识解读为宇宙意识,表现为人们通过观照生命与自然、时空等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思自我存在。而在西方,一些生命哲学家是从思考生命的内在出发,来解读生命。如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提出生命冲动说,亚瑟•叔本华生命意志说等。钱志熙认为:“人生观的核心是生命观,它是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基质,决定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念以及人生境界,影响着其审美观念。”
一.呼唤生命
荷马史诗的《奥德赛》一书中有一位重要的言说者奥迪修斯,奥迪修斯一词源于古希腊词Ololyzo,即“大声呼唤”,在书中意为众神发誓时的大声呼唤,他们以一种入魔似的方式呼唤着生命,生命的一切都孕育其中。而主导这些呼唤的力量正是生命意识,即思想牵引着呼唤,在席里柯的诸多绘画作品中均体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呼唤。
席里柯往往偏爱描绘不受约束的生命,描绘对象也较为多样。如图1《罗马赛马》,席里柯二十岁来到罗马留学,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赛马场,这里有很多还未驯服的,从北非抓来的野马,他描绘的就是这些马被拖去市场贩卖的场景。人们很吃力地抓着这些马,而每一匹马都在对抗着,似是想摆脱制约,想把所有绑在它身上的东西都挣脱掉。在这里,席里柯将马描绘成了不服输的英雄,他认为生命里有一种原始的力量,一旦被驯服,就会丧失,每个人的内心都应有一部分如野马,能够完全不受拘束地自在奔腾。席里柯想要呼唤已经被驯服的生命,呼唤生命的本真。图2中的牛也是如此,这头牛已经被压在了地上,可双眼圆瞪,被抓住了牛角依旧在挣扎,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呐喊。在席里柯的笔下,这些还未服输的生命是充满感动的,它们反抗的动势是生命的呼唤,赋予了生命意义与价值。他认为人与这些牛马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规范,但我们依旧要勇于唤醒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唤醒生命中的珍贵。
二.直面生命
海德格尔说:“艺术的本质就是揭示生命存在的真理。” 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必然蕴含着直面生命的力量,席里柯晚期的一系列肖像画便是如此,这些作品充满了对于生命的关怀。席里柯后在伦敦时,因赛马脊椎受伤住进医院,他在住院期间观察到医院的每一位病人都在努力与病魔斗争,他还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神经病患者身上,他画了一位患有燥郁病患的肖像(图3),这位女患者正在遭受着疾病地折磨,满面痛苦之色,席里柯当时画下她也是帮助医生通过观察病患的神情深入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心理,从这幅肖像画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这双眼睛背后的患者正在饱受心灵上的折磨,画家用他的画笔在告诉我们,直面生命中最真实的苦痛。在席里柯去世前,他还创作了许多黑人肖像(图4)黑人当时在欧洲被当做奴隶一样买卖,席里柯笔下的黑人双眼透露出对于生命的茫然,这是一种被当做物品买卖的无所适从,画家希望人们去关注这群人,人生而自由,只是因为肤色的不同,而遭受不公平地对待,这是当时的人们需要直面的,有关生命的思索。
参考文献
[1]《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论文作者:詹林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生命论文; 意识论文; 直面论文; 力量论文; 奥迪论文; 黑人论文; 肖像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