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在土建施工技术交底中的应用论文_李林峰

浅谈BIM在土建施工技术交底中的应用论文_李林峰

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45002

摘要:我国土建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施工人员需要立足于对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发挥出BIM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领域在对BIM技术的运用方面依旧处于落后状态,国内的BIM技术应用水平依旧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们国家及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于BIM技术的重视力度,促进BIM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BIM;土建施工技术;交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BIM概念的简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基于三维数字技术,建立建筑模型,利用数字化形式表达某些物理特性和实际应用功能。通过BIM技术建立起的仿真模型,可以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实时地更新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相关客户端被访问。除此之外,其他一些涉及相关的信息也可以从建立的模型中获取。借助于BIM技术,使用者可以在设计阶段导入自己的数据模型相关数据,通过应用软件的分析,可以及时调整方案出现的问题,减少出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可以充分体现BIM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优势。

2 BIM技术的主要优点

2.1模型设计参数化

BIM技术既可以完成二维图纸的绘制,也可以生成动态的、多维的信息化模型。BIM技术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性能信息以参数的形式表达,并进行有效汇总。产生数据后,可以科学地进行数据信息,进而通过模型分析建筑质量的好坏,并对设计出来的建筑进行性能好坏的判断。一旦发现某项性能设计的不合理,BIM技术可以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对相应地参数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可以持续优化建筑物的设计方案。

2.2碰撞检查和精确施工计划

在一些设计复杂的工程中,设计师和工程师可能无法及时认识到三维空间的施工现场情况,跟二维图纸设计所产生的冲突问题。这样一来,设计师和工程师就会被迫重新设计图纸,碰撞问题也会引起工程施工中的返工。一旦出现返工,就会产生材料损失和机械消耗,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然而在BIM技术建立的模型中,BIM软件能够自动检查碰撞情况,给出碰撞检查报告,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找出最佳方案。除此之外,BIM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很好地整合资源,从而降低能耗,使得施工计划更加精确。

2.3数据信息关联化

使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建筑信息和设计相关数据都会被储存在集成数据库中,供设计者调用。这些数据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修改其中一个参数,其他相关联的参数将会自动更新,为设计者提高了工作效率。借助于BIM的这种优势,通过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多方的参与,数据关联化的范围将从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也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率。既然BIM有如此大的优势,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这种优势应用到建筑物节能设计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岩土检测

地基是承载建筑重量、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主要结构,岩土检测是土建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室内检测和现场检测,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检测地点和取样都是技术要点,取样是最基础的环节,同一地点样品至少要有三组是来自不同土层厚度,现场取样的样品要有代表性,并标明样品的来源和重要意义,样品需妥善保管,保留样品的原有湿度,特别是对于泥土状样品,应先用纱布包裹好,再用熔腊密封。在运输、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保持样品的完整性。检测时,遵照相关规定科学操作,为建筑施工和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3.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点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造价低、效益高的建筑施工模式,接缝和节点处的技术处理是关键环节,对建筑的负载能力、防水、防震等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用焊接方式处理,通过焊接连接拆分构建的预留钢筋,再用更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捣实,需加适量的微膨胀剂,为了预防因运输、环境变化等引发的构建开裂问题,可加大拆分构件预留配筋的长度。此外,还有平面不规则部分的技术处理、立面处理技术等。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中运用较为广泛,技术要点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通过科学计算和推理论证确定每种原材料的用量和比例,做好原材料的配比;把控好混凝土入模前的温度,控制外加剂的用量,保证粗细集料质量,防止发生裂缝问题;在后浇筑带填充环节,选择强度更高一级的混凝土,振捣棒的振捣频率要适宜,快插慢拔;混凝土浇筑在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土木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安全,浇筑前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并用清水浇筑,保证其表面的湿度,后浇带设置要合理,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后浇带断面的统一性,浇筑带位置一般选择在受力较小的混凝土构件上,如梁板建筑的弯点处,切不可设置在剪切墙的中间位置。后期养护和前期施工同等重要,把握浇筑后的拆模时间,7天后为宜,并需用塑料膜包裹,观察其表面变化。通过洒水处理,保证其湿度,通常选择浇筑后第四天进行洒水处理。

4 BIM在土建施工技术交底中的应用

4.1电子三维交底合成

使用风腾PDF套装可以将生成的可视化PDF文件合并或插入到文字交底文件中,使交底内容更加的完善。合并:打开风腾PDF软件,依次点击【文件】→【创建】→【从多个文件】→【从多文件】,弹出【转换多个文件】对话框。点击添加文件,选择相应的PDF文件,之后进行相应的顺序调整,点击【转换】即可合并。注意对话框下方应选择“将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PDF文件”。插入:点击一下要插入页码的页面如第3页,点击【主页】标签,点击【插入】命令,选择想要插入的PDF文件,弹出的所有对话框点确定即可,将会插入成为第3页(原有页面变为第4页)。将三维PDF文件合并后,使用AdobeReader(AdobeAcrobatReader7.0或AdobeAcrobat7.0以上),利用上方工具条即可进行旋转,放大/缩小、隐藏/显示、剖切等三维浏览。

4.2利用BIM技术开发各类施工方法

BIM技术可以为交通土建工程管理,提供准确三维环境的设计方法,借助无人机等测量技术,实现建筑方案的完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为这一技术可以将外观位置,向每一位施工人员清晰地展现出来。再加上地质设计建模模型的融入与应用,项目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就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尽快完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图纸。BIM技术还可以较为精确地构建起完善的项目区域,通过实景模型、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完善,促进BIM设计的应用范围的扩大。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信息化产业和BIM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在交通土建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同时,其在不断改进之下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BIM技术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种新兴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模拟的模型中,实现对于系统的管理和调整,最终满足人们对交通土建工程管理的具体要求。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交通业的发展。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BIM在土建施工技术交底中的应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杨沐霖.土建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158.

[2]赵远,马金龙.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194.

[3]毕研军.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09):25.

论文作者:李林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浅谈BIM在土建施工技术交底中的应用论文_李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