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风电企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在我国,风电是继火电、水电后的第三大电力来源,风电清洁、环保、无污染,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发展风电逐步替代火电已成为能源发展趋势之一。风电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开发的趋势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风机功率由小到大,这对上风电场的施工及运营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风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
引言
自主经营为国内较大的风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这种经营模式来说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要求。世界各地对于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在持续研究中,部分发达国家已建立风能发电系统,拥有较为成熟的发电技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虽然对于风能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全国范围内较多地区已经建设风电工程并成功应用风能发电。不过,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还稍显落后,风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风险性因素较多,制约着我国风电工程的发展与建设。
1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过去几年全球风电度电成本快速下降,目前已经接近于平价上网。根据数据,2010—2015年期间陆上风电全生命周期平均成本下降15.5%,个别发达国家度电成本下降高达30%,预测2015—2020年新建陆上风电成本将会再下降10%。目前我国风电度电成本在0.36元/kW·h左右,已经接近平价上网。世界风电度点成本的下降导致了近几年风电机组招标价格的下跌,仅2017年前3季度2.0MW风电机组市场投标均价下降至3700~3800元/kW,累计降幅为7%。2.5MW市场投标均价也随着产品更迭调整至3800~3900元/kW。这组统计反映出世界风电工程建设技术普遍提高。我国风电度电成本虽然有所下降,但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风险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以尽快赶超发达国家风电工程建设及其发展的速度。
2风电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
2.1应用数据平台服务
应用数据平台服务是大数据平台针对存储的五个维度的海量数据,对运行在大数据平台上的上层应用系统或者是第三方应用系统将能够提供如下数据服务:(1)所有存储的时序历史数据的查询及接口服务,包括风电场机组、升压站、测风塔、关口表等时间序列数据。(2)所有接入的实时数据查询及接口服务;(3)所有应用系统写入的数据查询及接口服务,人员运行检修记录数据,运营指标数据,生产系统统计结果数据。(4)大数据平台的主数据的数据查询及接口服务,包括设备台账数据等。(5)大数据平台公共服务数据,包括标准功率曲线、拟合功率曲线、单台风机的各项应发电量和损失电量、单台风机的各项应发小时数、实发小时数和损失小时数、风机可利用率、风电场可利用率、综合厂用电量和综合厂用电率、限电比例等。应用数据平台服务的关键技术挑战在于提供数据服务接口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根据数据服务类型和数量以及时效性开发的数据服务接口集,包含实时数据访问Restful接口、大数据平台访问的SQLonHadoop、数据库访问的SQLondatabase和定制化的API接口。
2.2辅起重机形式的选择
辅起重机的种类主要有:绕桩式起重机、甲板圆筒式起重机和活动式甲板履带起重机。绕桩式起重机设置在固桩室顶,平台桩腿穿过起重机筒体,起重机可以绕平台桩腿回转。采用绕桩式起重机可充分利用固桩式结构,减小起重机筒体高度,减小增加的空船质量。因为绕桩式起重机设置在固桩室顶,对甲板使用面积无影响,可节约甲板面积。但是回转轴承的加大导致吊机的成本将极大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甲板圆筒式起重机的起重机筒体直接插入船体,采用普通圆柱筒体起重机则可减小筒体直径,因为采用较小的回转轴承可减少吊机成本的增加。但是起重机筒体占用一定的面积,将导致减小可用装载风机组件的面积。另外,普通起重机需将筒体插入船体内,增加的钢材质量较绕桩吊要大。活动式甲板履带起重机的优点有:使用位置灵活方便,便于叶片翻身,从运输船上吊装风机组件时可以拆分组合以方便甲板的利用。使用履带式起重机,该平台的舾装数将降低,将对锚重量、锚机规格、锚链长度以及系泊载荷等造成影响,在系泊设备方面可以节约成本。使用履带式起重机的缺点有:由于甲板载荷的原因,履带式起重机不能配置很大,例如在开敞作业甲板的设计载荷为117.7kN/m2(12t/m2)时,根据履带式起重机的甲板接触面积和自身质量,最大只能配置150t的起重能力,根据风机筒体组件重量,超过6WM的筒体吊装翻身时起重能力不足。而且履带起重机在同等吊重的情况下,吊高也是无法与甲板圆筒式起重机和绕桩式起重机相比的。
2.3行业数据模型建立
以大数据平台上建设风电经营管控模型中的应发电量为例,介绍基于大数据平台下应用系统及数据模型的建立。应发电量一项考核风电场以及区域公司发电效益的一项指标,并考虑发电量损失主、客观因素的风电场损失电量评价指标。利用单台机组月度十分钟数据拟合功率曲线计算每台机组的理论应发电量、机组故障停运损失电量、机组计划检修停运损失电量、限电损失电量、场内受累损失电量、场外电网计划受累损失电量、场外电网非计划受累损失电量、场外自然因素受累损失电量。其中,数据输入模块中十分钟数据利用SQLonHadoop接口取自于大数据平台,静态信息、异常申诉记录、月报数据取自于oracle数据库。数据计算模块采用SparkR编写,利用大数据平台的计算资源实现。
2.4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因素的终极管理目标,目的就是减低或规避风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我国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减少风电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我国风电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性和综合利用的高效性。通过对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风险因素的监控、识别和管控,有助于降低我国风电工程建设投资的成本,提高风电工程运营的经济效益,真正发挥风电工程建设和应用的环保性。有效的风险控制是未来风电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趋势,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风电工程建设及生产技术的成熟,对于我国而言,代表着风电工程建设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风电工程的建设及风能的开发、研究及其利用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潮流,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能源,在未来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基础设施的搭建和强化技术工作人员这两方面来说,风力发电都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性,风力发电对于操作系统的技术人员要求其有熟练的操作手法和强大的综合素质。在风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得风电产业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许元军.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的新契机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技术,2016(5):63-64.
[2]王建彪,张恭.海上风电场运维设备发展概述[J].广东造船,2017(5):81-83.
[3]杨程.浅析海上风电运维船的发展[J].海峡科学,2016(12):78-80.
[4]白玉,胡永攀.海上并靠补给波浪补偿技术发展趋势[J].船舶与海洋工程,2016(5):1-4.
[5]周华.海上风电运维之风电运维船[J].风能产业,2017(09):48-51.
[6]周国平.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和支撑技术分析[J].船舶与海洋工程,2012(01):15-20.
[7]杜利楠,姜昳芃.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30(03):1-6.
[8]王颖,韩光,张英香.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舰船科学技术,2010,32(10)
论文作者:何尧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风电论文; 起重机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甲板论文; 电量论文; 风能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