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新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使传统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经济统计制度的适应性降低,对原经济统计制度提出了挑战。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要改革完善经济统计调查手段,更新完善经济统计行业分类,要建立完善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实施统计人才战略,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基于此,文章就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的路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路径
引言
新经济的崛起,不但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在整体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局势下,也为缓解经济颓势,稳定经济发展,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要素。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在经济活动主体特征、产品承载形态和要素组合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具有有别于传统经济的诸多特征,同时又与传统经济融合渗透,难以清晰界限。国家统计局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于2016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三新”统计工作的通知》,开始研究部署建立新经济统计制度,各地方也对新经济统计工作展开探索和实践,但迄今仍然问题多于成果,新经济统计制度创新任到重远。
1 三新经济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学家漫德尔、格林斯潘等在《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经济的文章,认为新经济是由信息科技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1]。至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新经济,新经济也正式登上各国经济舞台,其统计问题也愈发明显。
1.1 国际组织关于三新经济统计問题
世界经合组织与欧盟统计局都认为,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各国GDP的统计遗漏和增长低估,各国应尽改进统计制度,只有国家统计机构才有能力应对这种由新经济引发的挑战。
1.2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三新经济统计问题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表的《测算新经济》和法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新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测算》中,表明一致的态度,国民经济核算必须完善GDP统计制度,以跟上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将新产品、新行业和新技术等纳入新的统计分类体系。
1.3 我国关于三新经济统计问题
在我国,新业态、新模式的小微企业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数量迅速增加。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国家统计局,印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和《国家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试行)》,界定了11个“三新”经济领域,研究制定了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与新经济相关的统计分类标准,改进三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完善三新经济测算方法,加强了对三新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于预测。
2 我国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
2.1 国家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
新经济统计制度的建设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看,从宏观上要解决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要找到新经济的位置。这项统计制度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并取得进展,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征求意见稿)》修订的重点内容是新经济,从宏观上将新经济纳入综合统计的体系中,适应新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2016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工作拟新增大概14个反映新经济的中类,110个反映新经济的小类。
2.2 新经济专项统计制度建设
从中观层面上要构建新经济统计的内部结构,将新经济统计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数据分劈出来,对于新旧融合的调查对象要将新旧经济成分分劈出来。构建一个由新经济活动主体为调查对象的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并科学、高效的进行新经济统计侧度。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4月出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对新经济统计进行了纲领性的顶层设计,给出了我国新经济的概念、维度。我国新经济统计主要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为核心,统计内容主要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服务、高技术产业及新技术、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开发园区等11个“三新”重点领域。同时给出了在现有统计方法制度基础上的具体统计方法,也给微观领域新经济统计实践提供了参考框架。
3 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的挑战
3.1 新经济的主体特征带来的挑战
新经济的主体特征使传统经济统计调查手段应用受到限制,统计漏项较多。首先,现代信息、物流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交易的信息成本、沟通成本和运输成本,大量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个人经营者如微商大量涌现,这些主体规模小,业务分散、隐蔽,常规报表统计方法难以反应其全部经营行为,特别是大量微商、C2C交易,多数卖家未进行工商税务注册,成为统计盲区。其次,这些主体数量众多,涉及面广,情况极为复杂。再次,大量新主体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稳定性差,变化迅速,给长期稳定的统计监测和调查带来很大困难,对统计能力是一个挑战。
3.2 新经济跨界融合特征带来的挑战
新经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为纽带,贯穿一二三产业,联结虚拟与实体,经营模式趋向生产服务一体化,这种跨界融合、混业经营的特点,模糊了行业界限,给统计上产业划分、行业界定带来很大困难;也容易导致重复统计,难以厘清经济总量及新经济规模和特征。现行经济统计行业分类无法与“三新”发展完全匹配,亟需完善。
4 新经济统计制度建设的路径
4.1 改革完善经济统计调查手段
要改善和强化传统统计调查手段,扩大传统社会调查范围,夯实其基础,把新经济内容内化于人口普查、居民调查内容之中,以获得居民个人生产经营活动更为全面更为详尽的数据;要不断完善公司企业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制度,从静态到动态扩展调查范围和内容,以求获得新经济主体更详细的经营数据。要加强新经济统计制度相关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协同,建立它们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跨部门的日常协调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工商税务商务银行等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共享,防止数出多门,重复统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数据挖掘使用力度,加强对共享经济经营平台监管和合作,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工作的深度渗透和融合,使统计数据获取难、质量低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
4.2 改革完善经济统计行业分类
要修订完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在对新经济现状和趋势充分了解分析基础上,把新经济各行业进行科学分类,并纳入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使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统计对象都能在目录中找得到、对得上。要针对新经济动态变化的特点,加强对“三新”经济的跟踪分析,不断吸收新产业淘汰落后行业,并据之及时修订更新行业分类,使其适应匹配新经济的新发展、新动向。通过对行业、产品或服务的科学分类,把新经济完全纳入到国民经济统计中,防止重复计算。
结语
总之,三新经济统计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急需解决,既有三新经济活动而产生的问题,也有统计工作中的统计分工、统计方法、统计机制等问题。因此,积极开展三新经济统计制度研究,践行三新经济统计工作,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传统统计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选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徐琼梅,文斌.新经济统计方法制度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112.
[2]刘丽波.当前新经济统计试行制度改进刍议[J].中国统计,2017(02):61-63.
[3]朱敏,牛禄青.新经济统计之惑及对策研究——基于福建省晋江市的调查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54-60.
[4].新经济需要新统计[J].统计与管理,2016(07):96.
论文作者:刘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新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三新论文; 制度论文; 制度建设论文; 国家统计局论文; 主体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