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终端和互联网成为推动高校教学创新与教学变革的强大外力。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还要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学理论等层面的综合信息素养,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学;现状;策略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基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课题编号:2016jyxm0034
引言
“互联网 + 教育”使高校教育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高职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为高职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不管互联网技术多么先进,毕竟还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互联网也使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教学改革才能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能够有更好更快的提升,是每一位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环境为高校教学带来新机遇
1.高校的教学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班级授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帮助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教师管理学生非常方便。在“互联网+”时代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太过标准,太过重视理论指导,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无法因材施教,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互联网+”改变了这种封闭的形式,使高校的教育模式必然会更加开放。
2.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学习,移动网络的存在与实施彻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他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大平台上随时随地寻找满足自身需求的各种学习资源,在困惑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学生也可通过论坛之类的平台随心地与同学相互讨论问题,技术,增强同学之间协作完成事情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热情极大提高。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高职教师网络空间学习利用率不高
调研发现,90%左右教师上网查找资源与他人QQ/微信交流能力较强,80%教师拥有世界大学城或其他教学空间,但利用率极低,一月或几个月偶尔运用1-2次,仅有20%教师不仅拥有教学空间,而且可以布置作业、上传资源、在线答疑等。
2..高校教学评价管理机制滞后。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把目光集中在扩招、扩建上,在教师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建设上重视不够,往往存在重引进、轻培养,重业务提升、轻德育修炼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针对教师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往往以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来代替,使得一些教师呈现职业道德价值主体唯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评价利己化趋向。
3.信息化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存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大致分为如下三种:一种是课堂上的PPT,通过动画、文字图片进行讲解教学;第二种是通过多媒体教室人手一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作为媒介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和互动;第三种就是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下载课件,教学视频等文件。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探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自古以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教师的职业是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互联网+”环境的教育中,教师的育人功能被弱化,师生之间的交互侧重于知识和信息层面,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判断能力不足,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熏陶,让他们独自面对开放的互联网信息,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长期运用各种网络设备辅助学习,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策略
1.夯实高职院校网络硬件基础,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保障
信息化基础建设对于高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至关重要,没有硬件作为外在基础条件,教师在媒体课件、优质微课演播与录制、教学评价等环节将难以实施,无法真正将信息技术与专业互相融合,把信息化教学落地实处。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给予专项资金,做好信息化平台与服务建设。一是,网络平台建设,如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面向学生和社会人员服务系统、面向教师教学服务系统、面向企业教学数据服务系统;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多媒体教室改造,录播室的建设等。
2.推行“互联网+系统再造”,优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所谓评价系统,就是要对教学行为、成效和个人业绩进行科学评价,奖正罚负,赏勤罚懒的机制和体系。评价系统再造的关键是要依法治校,实行严格的追责、问责制度,建立新型的、系统的管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对于客观工作失误、主观工作错误(含能力不足)、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等行为要根据责任终身制的原则,问责到底,对于给高校形象造成严重损害的教师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评价系统再造说到底首先在激发教职工教学积极性、保障教职工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高校整体利益的维护。要坚决反对“唯利是图”、斤斤计较、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和行为,大力弘扬团队意识、奉献精神,要培养教师树立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而工作的“大格局”,把高校打造成干事创业的平台、展示个人才华、体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3.重点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必须走信息化教学之路。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基本教学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外,高校必须重点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的培训。包括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改革、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方法论、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在线课程建设项目教改实践、开展合作性、研究性教学能力培养等,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组织教师观摩本校MOOC与翻转课堂,切实感受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学习革命。
4.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互联网+”环境下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习者的向导、参谋、设计者、协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等。教师要思考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智慧”。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的教育需求。作为从事高校教育的教师,要学会适时转变教学观念,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求。
5.加大信息化教学的资金投入,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料。
加大信息化教学的资金投入,制作优秀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设置丰富的竞赛比赛板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制有意义的科研讨论题,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发布深度的学术讨论内容,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锻炼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与学活动在互联网上进行,教师在网上教和学生在网上学结合,线下教学活动成为线上教学活动的补充与拓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把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高职教育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 周逸.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探索[J].信息与电脑,2015(23):187-188.
[2] 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3]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论文作者:贾俊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互联网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高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评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