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社会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对于当下大学生而言,对于新媒体的接受和认可度非常高。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寻求新的教学途径,将教学内容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是当下教育教学事业发展重点探索内容之一,也是当下高校开展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开创教育教学创新路径就成为了关键,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趋势
1 创新路径探索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新媒体是基于大数据时代下衍生出的产物,也是当下年轻人的主要活跃平台,在新媒体上搭建的各类自媒体平台成为了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各类手机软件应用的开发则解决了大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同时为年轻人的社交开创了新的途径。
1.1 新媒体改变社交
新媒体借助一些软件如微信、QQ、微博等,为年轻人的社交活动提供了平台。(见表1),
表1 2018上半年全球部分知名移动社交软件活跃用户分布
他们通过聊天、发送朋友圈动态、在微博上发表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兴趣圈,在这个圈子中,所交流的人都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此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发表自由言论的机会。而相对比较陌生的人,通过网络也能够轻松地接触到,这是新媒体带给人们生活的便捷体现,也是大学生抒发情绪,建造属于自己“王国”的有效方式。
1.2 信息借助新媒体快速传播
在大数据时代,无数的信息通过新媒体这个大平台涌现。学生通过新媒体来了解世界,新媒体打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地域距离感,将一切都联系在一起。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但与此同时,快速的信息传播使得一些负面的、虚假的、消极的信息也随之扑面而来,在网络法律建设尚不完善的今天,应对这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就需要大学生拥有坚定的心智和正确的三观,而这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点和根本意义。
2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
2.1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
高校期间是学生最终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而新媒体又是当下学生接触外界的主要途径,但与此同时,部分西方国家会通过新媒体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对于大学生而言,分辨并明确自己的价值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时,可能会出现盲目相信媒体观点,形成先入为主的思想,并将所得的信息进行“多维传播”,使得一些消极负面的观点与虚假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渠道不断围绕在大学生周围,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三观树立。这是新媒体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一大难题,也是当下需要克服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2.2 对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冲击
新媒体的到来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简单,学生只需要动手上网就可以轻松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知识变得快餐化、有针对性,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部分学生形成了“不需要去教室上课”的假性思维。一方面这种现状的出现是新媒体带来的,而新媒体也确实通过网络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强大“超级大学”,包括现在慕课的出现等,都是对于这一现实的佐证。另一方面教育工作依旧需要以课堂作为主要的互动场所,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教师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矛盾,这既是新媒体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也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所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是需要迫切协调的主要问题。
2.3多元化的新媒体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照本宣科式的死板教学,将理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的教育链接,而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的实用性与多元性。这是基于当下政治引导的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新媒体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可行的教学创新路径。对于教学而言,新媒体本身是多元化的,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多元且具有创新精神,如果课堂依旧维持现状将注定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因此多元化的新媒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教学的新思路,从传统教育教学改变为多元化教学,这既是新媒体提出的挑战,也是新媒体到来带来的机遇。
3 结合新媒体进行教育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如何结合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的教育路径成为当下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我们首先应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如图1),
图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形态
再面对当下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借助新媒体搭建教学平台
借助新媒体搭建教学平台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即集体化、科学化、多元化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而之所以要基于集体化、科学化与多元化,一方面在于新媒体的特性对于当下教育教学创新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多元化教学也是当代对教育事业提出的确切要求,符合当下教育教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就实现新媒体集体化教学而言,可以通过构建校园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将师生互动、院校互动从生活中立体的互动形式转化为以新媒体为渠道的扁平化互动,通过这种形式,来快速定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教学差异,然后连接教学渠道,实现集体化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一方面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为教学形式带来很多新颖的乐趣,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是别开生面的全新教育形式,能够在探索乐趣中开展教学互动,为教育教学事业的良好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化主要是指协调新媒体与课堂两大教学阵营开展的比例,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将教育教学事业与网络联系在一起,充分吸收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经验,汲取经验教训后再依照自身的综合情况取长补短,实现科学化教育教学。这样做对于正面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正确看待虚假信息和具有煽动性的内容,防治西方思想的渗透,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更利于学生掌握。
多元化则主要针对网络教育的平台创建。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的内容就是优先构建网络教育的平台,通过该平台发表一些教育教学的动态或对于一些网络热门事件的看法与主张,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按照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来看待事件,进而形成思考,了解到这些信息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虚假不合理的,为树立正确三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对于网络话题的深入引导,达到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效果;以及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对于网络不和谐声音的深入探究,了解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等。
对于由浅入深的网络话题引导首先要基于现实,就事论事来进行,同时在开展话题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站立在同等的平面上开展,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的现象,拉近师生距离,更便于教学事业的开展。另外,高校在搭建互联网平台时,要格外注意这些网络热门话题,对于具有针对性的话题,要在官方微博或微信上率先发言,让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受负面消极言论的影响。
其次是对于线上线下一体化活动的组织与进行。这种活动可以是娱乐活动也可以是公益活动,其宗旨都是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进一步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
最后是对于院校自身文化的建设与传播。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交流,利用当下一些主流的软件,院校可以进行制作和拍摄学校的宣传片和发表对于事件的看法,以学校的身份活跃于各大平台。这不仅传播了院校文化,而且能够迅速在学生的范围圈里引发关注,激发学生的共鸣与爱校情怀。
3.3 加快多重资源整合,深化育人效果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高职院校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学历进修、在职培训、域外学习等途径拓宽思维、开阔视野,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师资力量。例如,教师可利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超星学习通等网络资源平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和领略思想政治教育名师的风采,激发创新思维。高职院校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鼓励其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升职业技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创新创业基地挂职锻炼,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创新路径的可行性、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际创新的具体路径。实际上,新媒体与教育教学事业的结合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而如何结合如何合理规划新媒体平台与教育教学课堂以及如何具体运用新媒体成为当下教育教学事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祁邈.论大学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建议[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5):86-87.
[2]张苗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与未来走向[J].教学与研究,2017(04):96-102.
[3]周洋.浅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J].才智,2017(08):45.
论文作者:王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媒体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平台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