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1500
摘要:目的:对围术期的老年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查看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查看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对比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围术期的老年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围术期;优质护理;老年手术患者;心理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所产生的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也越来越多,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人数也逐渐增加[1]。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不光会对生理造成应激反应,还会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老年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2]。本次研究针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在63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65.43±4.74)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有34例,大专以及上的有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在61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66.12±5.17)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有36例,大专以及上的有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及时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尽快适应病人的角色,并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信息告知患者,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②确保病房内阳光充足,定时开窗通风,确保房间内空气清新,根据患者的病情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病房内安静,定期进行打扫和消毒工作,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③护理人员接到手术通知单之后,对患者进行访视工作,将手术室的基本情况、手术操作的医生技术水平等告知患者,并指导患者在术中积极配合医生,从而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以平常心看待手术。④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比中青年更差,因此需要注意术中的安全问题,护理人员要提升自己业务操作的专业水准,确保手术的高效,并注意患者的感觉,通过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舒服或不良反应的情况,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⑤老年患者一般在术后难以忍受剧烈的疼痛,可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缓解患者的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⑥帮助患者开展功能锻炼,将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计划,增加巡视的次数帮助患者正确开展锻炼,纠正锻炼中存在的错误,并禁止患者吸烟饮酒,注意控制患者运动的强度和量。⑦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减少胆固醇、脂肪、食盐等物质的摄入,鼓励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⑧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安抚患者不安的情绪,告知患者手术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体谅老年患者的过度担忧,让老年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3]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经过护理对比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x±s)
组别 例数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对照组44 55.63±7.36 52.35±6.14
观察组44 41.51±7.12 40.52±5.93
T值9.1469.192
P值<0.05<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光着眼于疾病治疗的效果,也同样越来越看重护理服务的质量。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具有较多的基础疾病,在发病后普遍情绪状态低下,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4]。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建设,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在对老年患者开展服务工作时,不光需要注意保持较高的操作水平,还要注意用温和的态度对待患者,并耐心聆听患者的心理诉求,尽可能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让老年患者在病房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避免老人产生孤独和不安的情绪。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并肯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围手术期的老年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围手术期的老年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凤玲.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111-112.
[2]郑丽华.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前应对方式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6,14(10):70-72.
[3]何丽菊,江敏琼,周明珍.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前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8):70-72.
[4]陈紫香,薛培,潘雯.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34):217-218.
论文作者:李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论文; 自评论文; 量表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