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测验论文,智商论文,新发展论文,智力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局限,不能视为十分理想的智力测量工具,但其价值不容忽视。60年代以来,智力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三重理论和戴斯等人提出的“PASS模型”智力理论。它们的特点是:注重智力中的核心和元成分,重视探索相应的智力培训程序。
[关键词]比奈测验 智力的三重理论 PASS模型
在本世纪初(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智力测验量表,开辟了人类智力测量的发展道路。比奈式的智商测验被认为是1900年以来取得的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科学成果之一。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间,智力测验在世界各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遭受过被禁止使用和研究的命运。在我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智力测验的研究和应用长期被视为禁区,自1978年以后才逐步恢复并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智商(IQ)测验这个事物来说,褒贬皆有,毁誉共存。历史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今天我们评价和探讨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以及智力测验的新发展,对它进行科学的反思和正确的评价是必要的。
一、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关于传统智商测验的价值,可从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它的优点和应用(尤其是在教育上)方面去进行考察。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不能视为十分理想的智力测量工具,但其价值不容忽视,尽管人们从未放弃努力寻找新的更好的评定和诊断智力的工具。与学业考试、教师和家长评定等手段相比较而言,它仍有其独特的优点。只要对智力测验,尤其对智商持有正确的态度,恰当地运用这个工具,它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的智力测验方式众多,其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都是由比奈奠定的。这种状况持续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与智力这个事物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不会消失,它将随着测验编制思想的更趋合理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获得新的发展。从作者在美国了解的信息来看,尽管对智商和智力测验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智商测验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却从未停止过。如著名的比奈量表在第1版发表80年之后又再次修订。1986年比奈量表第4版公开发行,大有“老树绽新枝”之态。 韦克斯勒三套智力量表也已修改多次;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有1955年和1980年两个版本;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也有1963年和1967年版,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第1版在1949年出版之后,现有1974年的修订版(WISC—R)。而在1991年,它的第3版(WISC—Ⅲ)又在美国广泛发行。考夫曼夫妇编制的著名的考夫曼儿童评价量表(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在1983年出版。这些量表在美国幼儿园、中小学校中被广泛使用。它们在确定学习困难儿童时能提供智力方面的有效信息。智力测验在科研工作中也被大量运用。例如:智商的研究是人类行为遗传研究中的典型手段之一。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对分开抚养的双生子的研究中进行了三个独立的测量,其中就运用了我们熟悉的韦克斯勒成人量表(WAIS)和瑞文测验。在科罗拉多大学行为遗传研究所中进行的双生子发展跟踪研究中,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的智力测量使用了韦氏三套智力测验量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评价道,智力测验在教育和工业环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人们给予了它太多的信任,它们预测一个人在学校和工作中的表现的作用多年来都没有改变。
二、关于智力测验局限性的争论继续存在
众所周知,这方面的争论自比奈量表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正如其它任何事物一样,智力测验不是一好百好,它的效用是有限的。它是一种工具,任何工具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如果失去控制地滥用,就会产生不良后果,我们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因此,了解它的局限性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我们已经注意到的几个问题,如智力测验主要进行了量的分析,只测了受测者当时的智力,没有考虑其发展的速度和趋势;智力测验只是部分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等。我们想特别提及著名教育与心理学教授斯腾伯格对传统智商测验的主要批评。 斯腾伯格( R. J.Sternberg)是当代一位在智力研究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其代表性的理论建树是著名的智力三重模式。关于这一模式的阐述集中反映在他的《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重理论》(1985年)一书中。本文第三部分中将对之作简略介绍。
斯腾伯格认为传统智商测验的不足决不只是如某些人所承认的,仅仅表现在它对个性和动机等因素对智力影响的说明上无能为力。他认为,如果仅仅承认这一点,那就只是一种“巧辩”,因为它掩盖了传统智商测验中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斯腾伯格对传统智商测验的批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测题的实际情景性问题
他认为传统智商测验在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它未能把构成智力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社会智力涵盖在内。或者说,它对智力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品格或实际情景性(Consequentiality)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制约作用重视不够。传统智商测验顾及的只是心理的内部世界。
(二)对于先前学习知识的要求
斯腾伯格认为传统智商测验一般未能很好地控制知识和经验因素的作用,因而其学业成就色彩过重。用作估计智力的所有测验都对被测学生提出了很重的学业成就要求。当前使用的主要的智力测验测量的往往是受测者去年(或者是前一年)的成绩,因此,适合某一特定年龄的儿童智力测验可能就是一个年龄小几岁儿童的成就测验。不能说传统智商测验的编制者没有注意到这一常识性的问题,但它在传统IQ测验的框架内是难以获得较好解决的。当然,对于这一问题也有争议,因为智力和知识的关系密切,绝对地排除知识和经验的影响似乎是难以做到的。
(三)速度问题
斯腾伯格对渗透于当今社会的“快即聪明”的说法提出异议。传统智商测验一般都是限时测验,他认为这实际上是受这一世俗偏见之累。
斯腾伯格指出,“快即聪明”对于有些人和有些心理运算来说是对的,但不是对所有的人和所有运算都适用。盲目地接受这个假设不仅没有道理,而且可能是错误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有些人虽然在完成任务时速度较慢,但他们却做得较好。面对困难的问题,采取审慎反思的态度而不是匆忙冲动地作出反应,这往往为智者所取。他们往往花较多的时间对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程序进行总体的谋划,并不在具体的局部细节上费时过多。常识告诉我们,快速的判断效果往往不佳,所谓欲速则不达。我们面对的大量的现实任务并不要求解决问题或做出决定,如同智商测验问题解决时所规定的那样,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反之,是大多数有意义的任务往往要求人们对之作出聪明的时间分配。一个聪明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快和什么时候慢。时间的分配或速度的选择,比速度本身更重要。对于一个测验,盲目地安排一个严格的时间限制,这在理论上并没有充分的依据,因而其实测的效果也是有缺陷的。
(四)测验的焦虑
斯腾伯格本人在少年时代就是一名测验焦虑者,所以他对这点特别重视。由于测验结果影响一个人的升学、就业等重大人生道路的走向,因此,他认为再没有什么情景会使人象面对一个标准化测验时那么紧张了。有很大比例的测试者的成绩会由于焦虑而失真,甚至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个聪明的但是有测验焦虑的人若仅从测验分数看,也许是“愚笨的”。因此,他认为需要编制某种标准化测验,使之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其中也包括测验焦虑者。
(五)关于测验依据的智力理论
智力测验应该依据一种在实际中被证明有效的智力本质的理论。因为有理论依据的测验才可能使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智力的结构和功能。传统比奈式的智商测验是最大不足,归根结底,乃是其理论基础的薄弱和缺欠。当然不能说测验编制者们在开始编制测验时,对“什么是智力”没有自己的看法。至少当他们选择某种类型的题目作为测题时,他们认为这些题目是蕴涵着智力因素的。测验学家都是依据自己奉行的智力观编制测验的,然而直到今天,关于什么是智力仍无一个公认确切的定义。而且,所有比奈式测验的理论观点,最重要的不足之处在于,无论它们各自涵盖的因素组成如何不同,它们的基本特征仍是对智力作某种静态的因素分割。它们注重分析的是智力的产物而非智力操作的过程。智力的活动特性不能在传统的比奈式测验中得到充分反映。
基于上述对传统智商测验的批评,斯腾伯格建议,必须做一些工作以补充现有的智商测验,或许甚至有一天能以某种新型测验来取代它。他提出了一套编制新型智力测验的原则——测验材料的实际情境性、测量速度的选择而不是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测验焦虑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重建测验的理论基础——这些要求显然超过了现在智力的测验的标准。斯腾伯格认为创造新的符合上述标准的测验是可能的。他本人身体力行,其努力反映在他所提出的智力的三重理论中。
三、智力的新理论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
(一)从智力的因素分析理论到智力的认知理论
60年代以前,智力的因素分析理论一直占优势,这一模式的智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智力是人脑的内部的和有待发现的能力构成,建构这一模式理论的主要方法是因素分析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大家熟悉的Spearman的二因素论,Thurstone的群因素论,Guilford 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Gattell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以及Vernon 的层次论等。智力的因素分析理论被认为主要是对智力进行静态的因素描述。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编制的许多智力测验,即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测量的是构成智力的各种不同能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6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智力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更重视对智能活动内在过程进行分析,出现了一股以新的智力观超越或取代传统智商概念的思潮,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最初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一般的认知加工过程(如选择反应时和词汇信息检索速度等),对智力测量的有效性仍然存在问题。但随着一些更为成熟的智力认知理论的形成,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入地揭示智力的内部加工过程,并以此作为评价智力差异新的维度和标准。这方面最引人注目和最具代表性的是斯腾伯格在1985年提出的智力的三重(元)理论和戴斯(J.P.Das)、纳格利尔里(J.A.Naglieri)和考尔比(J.R.Kirby)在1990 年提出的“PASS模型”智力理论。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新智力理论作一简单介绍:
1.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的三重理论无疑出于对传统智商测验的不满。不过他对传统智商测验所持的基本观点仍是“超越”而非完全地“取代”。换言之,他认为智商测验仍有其继续存在的权利。只不过它需要其它测量的评定结果的补充。
智力三重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 即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ial Subtheory);智力经验亚理论(Experiential Subtheory)和智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如图1)。它们分别从主体的内部世界、人的生存环境的客观外部世界和联系主客体的经验世界这三个方面阐述智力的本质及其结构。
成分亚理论是三重智力理论的核心内容,它阐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机制。智力的成分亚理论以一种新的信息加工的语言来描述智力。所谓成分,乃是一种最基本的信息加工单元。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的成分从功能上划分有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元成分(Metacomponents)、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和知识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s)。 元成分是智力活动的高级管理成分,它的功能是对其它成分的运行进行计划、评价和监控。操作成分的功能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操作,对信息进行编码、推断、提取、应用、存贮等一系列操作,同时向元成分提供反馈信息。具体任务不同,主体所动用的操作成分的种类也有所不同。知识获得成分的功能是学习如何解决新问题,学会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应该指出,根据成分来分析智力,它强调的是智力活动过程的特点。从编制测验的具体工作的角度讲,无论从动态过程,还是从静态因素出发,它们总是要通过具体测题来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智力测量总是一种间接测量。无论智力测验的具体形式如何演变,这一特性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只是测题内容。所以,当斯腾伯格主张“超越IQ”时,准确地说,它“超越”的只是传统智商测验所依据的静态因素分析的智力观,而不是智商概念及智力测验工作本身。
当然,仅就成分亚理论而言,它关注的还只是智力的内部特征,它与传统智商测验仍站在同一层次上,不管它们是静态的结果,还是动态的过程。斯腾伯格三重智力理论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它提出了除成分亚理论以外的另两个亚理论。因此,斯腾伯格关于超越智商的观点还有更深的含义。这种从智力的外部世界和经验世界去分析智力本质属性的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智力的内涵。
智力的情境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智力的社会文化的内涵。归根到底,智力是一种对主体生存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的行为。因此,情境亚理论规定了某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智力范围,这是任何智力测验的编制能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任何测验当它从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演变为实验室中的或测验试卷中的操作问题或纸笔问题时,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某种实际情境性。这是一切从事测验工作的人员必须有的清醒认识,也是斯腾伯格主张对智商测验应以其它评价手段予以补充的根本原因所在。
经验亚理论从主体经验角度提出了另一有关测验公平性的问题。要保证测验结果的有效和公正,就应使所有受测者对测题保持在基本相同的经验水平上,亦即要使测题对主体来说,处于相对新异或处于加工自动化的过程之中。非如此则不能保证所测的是真正的智力活动。经验亚理论反映了斯腾伯格对智力的某种基本看法;处理新异性的能力和加工自动化的能力是智力的最基本的特质之一。(见图1)
图1 斯腾伯格的三重智力理论模式
2.智力的PASS模型理论。如果说,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的三重理论是企图“超越”传统的智商概念,其立场还算温和的话,相比之下,戴斯(J.P.Das)等人的观点则激烈得多。 他们主张“必须把智力视作认知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智力理论即PASS模型,希冀以此完全取代传统的智力理论。所谓PASS模型,即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可见,PASS模型的智力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因素构成论的智力观。
PASS模型中的三个系统在智能活动中各司其职:注意——唤醒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大脑处于一种适宜的工作状态,它处于心理加工的基础地位,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另两个系统的工作。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又称编码系统,它负责对外界输入信息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贮。这一系统在PASS模型中处于关键地位,因为智能活动的大部分实际操作都在该系统发生。它又分为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即若干个加工单元同时开始进行信息处理的同时性(并行)加工方式和几个加工单元先后依次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继时性(序列)加工方式。处于PASS模型最高层次的是计划系统。它执行的是计划、监控、调节、评价等高级功能:如确定和调整目标制订和选择策略,决定和修改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方法及其结果作出评价,实现对整个操作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三个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尤以第一和第三系统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三个系统又是在人的一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发挥各自功能的。(见图2)
图2 能力的PASS模式
PASS模型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直接派生于鲁利亚神经心理学中大脑三级机能联合区的思想。这无疑提高了PASS模型的实证性,至少不能说它是一种纯思辨的构想。我们很容易看出PASS模型与大脑三级机能联合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调节紧张度或觉醒状态的第一联合区与注意——唤醒系统相对应;接受、加工和保存来自外部世界的第二联合区与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相对应;制定、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的第三联合区与计划系统相对应。
戴斯等人自信地认为,他们的理论为编制不同于传统智商测验的新的智力测验提供了一个“健全的理论基础”,从而使我们能建立一种“超越传统测验的能力测量”。他们把根据PASS模型所设计的新的智力测验, 称为DN 认知评价系统(The Das —Naglieri: CognitiveAssessment System,简称DN—CAS)。全系统由十二种任务类型构成四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有三种任务,分别对计划、注意、同时加工和继时加工进行测定。应该指出,由于PASS模型是对各认知过程的测量,所以DN认知评价系统实际是一套各自相对独立的测验,因而它所提供的有关个体智力的信息要比传统IQ测验的简单分数丰富很多。限于篇幅,我们对这些测验中的具体任务内容不作详述,仅简略地列出其测题类型。它们是:第一分测验(测查计划性功能系统):1)视觉搜索(VisualSearch),2)计划连接(Planned Connection),3)数字匹配(MatchNumber);第二分测验(测查注意——唤醒功能系统):4)表现的注意(Expressive Attention),5)找数(Number Finding),6)听觉选择注意(Auditory Selective Attention);第三分测验(测查同时性加工成分):7)图形记忆(Figure Memory),8)矩阵问题(Matries),9)同时性的言语加工(Simultaneous Verbal); 第四分测验(测查继时性加工成分):10)句子重复(Sentence Repetitionon),11)句子问题(Sentence Question),12)字词回忆(Word Recall)。
PASS模型作为一种新智力理论,它以对加工过程的分析作为评价智力的基础,这颇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合拍。在一定程度上,它与其他认知派的智力理论一起,标志着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的范型转变。但是,PASS模型并非无懈可击。人们也许会设问:“为什么确定这四个认知过程就可实现对智力的测定?”根据戴斯等人的观点,因为这四个过程是人的智能活动中最一般的过程。以这四个最一般的过程作为评定智力的指标,这似乎有过于简单之嫌。在这一点上,尽管PASS模型与斯腾伯格智力三重理论中的成分亚理论都属于同一层次——都是揭示智能活动的心理机制,但它所分析的内容要比后者的内容简单得多。
(二)智力测验新发展的特点
在新型的智力理论发展的影响下,当今智力测验的编制和应用表现了新的特点:
1.注重智力中的核心成分——元认知的测量和评定。自从70年代中期Flavell提出“元认知”概念之后, 人们逐渐重视智能活动中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及自我意识的研究,以求揭示影响认知效率的高级控制因素的作用。这一新概念迅速地反映到了智力的新理论之中。如上述斯腾伯格成分亚理论中的元成分和PASS模型中的计划系统。它们的功能极为接近。元认知能力是人类智力的本质,这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重视探索相应的智力培训程序。斯腾伯格和戴斯等人都在设计和编制他们的测验的同时,还探索相应的智力训练程序。智力测验已不仅仅作为一种智力评价和测量工具,而且作为智力训练、辅导和提高的手段。研究者们探索智力训练程序,以期对被试认知功能成分较弱的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从整体上提高智力水平。斯腾伯格曾在1986年写过《应用的智力——了解和提高你的智力》《Intelligence Applied ——Understanding and increasing your intelligence》一书,充分表现了这个新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的观点是:对于传统智商测验,目前似乎并未到了应该拒斥的时刻。当然,对其局限性应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依据新的智力理论创立不同于传统智商测验的新智力测量工具的努力,应该予以肯定。而且,对智力的因素分析和过程分析应该求得某种统一。在当前情况下,理想的智力测量可能是不同类型的测量工具的组合。比奈和西蒙以及韦克斯勒都曾小心地指出过他们的工具在评价智力结构时的局限性。早在1916年比奈和西蒙就认为,对人的仔细观察和研究要经过一个长的时期,并且他们把其量表所得的结果只看作是试探性的而不是能力的总的指标。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任何一个测验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和符合全部标准。对于不同人的智力所包括的不同技能所达到的范围,没有一个测验是完全符合的。任何一个智力测验仅能提供的是一个人智力的大约估计值。在进行结果解释时,不同类型的测量工具的组合能够告诉我们比单个测验更多的智力信息。因此,在对一个人进行智力水平评定时,应该使用多种量表进行测试,然后对测验结果(分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对智力测验及其结果应作如是观。
Traditonal Binet I Q Test and the New DevelopmentOf I Q Test
Jin Yu Li qi-wei
(Psychology Department, East China TeachersUniversity)
SYNOPSIS Though traditonal Binet I Q test cannotberegarded as it has some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its valuecannot be overlooked. Since 1960s, there has been newdevelopment of the theories about intelligence,of which themost representative are the three subtheories of intelligenceput forward by R. J.Sternberg,and the "Pass Modle" by J.P.Das.Both of them lay store by the core.the metaelementand the search for corresponding procedure of intelligencetraining.KEY WORDS Binet Test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PASS m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