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线损管理在农村供电营销中的现状和问题,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其优化策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线损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供电;营销;线损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科技的进步,城乡发展迅速,农村供电网络日益完善,农村电力市场得以开拓,农村用电量逐步增长。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农村供电营销中线损管理的现状迫切的要求我们加强农村线损管理,建立健全线损管理体制。
1.农村供电营销中线损管理的现状
1.1 线损管理意识较低
农村许多电损管理的工作人员尚未意识到线损管理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对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十分忽视敷衍,对于线损管理没有深刻、全面的认识,线损管理意识薄弱,只重视供电网络运行的安全问题,忽视了线损与整体电网的关系,加之农村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质普遍偏低,在工作中容易忽视线损的影响,且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相应的线损标准体系十分缺乏,不完善的线损管理体制会影响线损计算,增加线路损耗,阻碍了农村供电网络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
1.2 抄表计量方式不统一
由于政府尚未队抄表计量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因此供电所与供电公司的电量计量方式有差异。例如部分公司使用低压计量方式,部分公司则采用高压计量方式,不统一的电量计量方式导致农村供电网络的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不便。
1.3 抄表程序不规范
由于农村电网表记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责任心不强,且管理不够规范,表记管理人员在抄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抄、错抄等现象,甚至部分表记管理人员为减少工作内容,对于偏远地区的零散住户的电表实施估抄,导致电网表记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出现各种疏漏。此外,农村电网的抄表时间存在混乱不定期的情况,抄表时间不统一,抄表过程中定期抽查的执行力度也不够,抄表轮换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也导致了电能的损耗。农村供电所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强,导致在抄表巡查过程中,没有做到定期巡查工作,电网线路检查不到位,没办法及时发现电路的损耗,造成电能的大量损耗,增加线路电损。
1.4 农村窃电现象严重
从许多线损的实例中可以看出,窃电是导致供电网络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城镇改革,大量乡镇企业转移到农村,许多私人工厂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没办法意识到电损对于整体电网的运作的意义和窃电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惜采用窃电的方式来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而农村供电所不规范的管理体系恰好给予了他们可乘之机。这些农村私人工厂大量偷电的现象造成了电网线路的不正常运行,给电力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致使部分电能的浪费,增加了农村电网线路的负荷和损耗。
2.影响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原因
2.1 农村电网线路负荷过重
农村经济日新月异,国家政府大力推进城乡发展,农村的乡镇企业日益增长,同时,城市大量乡镇企业被转移到乡村中,农村的电子设备和网络设备也日益增加,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农村的用电量不断增大,农村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负荷过于繁重,加剧了线路的损耗。此外,用电时间不均,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巨大,也给线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剧了电负荷的严重不平衡。
2.2 电表残旧,违规使用
由于资金问题,大部分农村的电表设备没办法得到及时的维修或更换,大量老旧受损的电表设备仍在继续使用,这严重影响了电表的精准度,阻碍了农村电网的表记管理。且这种不规范的计量设备在法律法规意识普遍薄弱的农村里极易导致村民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也给窃电行为创造了便利。电表设备管理落后也容易造成监管不力、职责不明的现象,难以规范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农村电网线路配置不合理
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农村电网线路在后期铺设过程中会利用前期已铺设的线路来降低成本,而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建设成本,但是也极易导致不合理的线路布局,出现诸多问题,例如近电远供、迂回供电等情况,或是某条线路上的电力负载超出了该电路规定的最大限度,严重损耗电网线路,甚至会造成配电网线路瘫痪。与此同时,过长过细的配网线路长时间超负荷地运行也容易导致漏电或电路破损,引起电流量的增加。
2.4 电损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的电损管理体制还停留在一个十分落后的局面,没有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然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落后、计量装置残损、管理分工不清晰、抄收核过程不规范和电表定期检查与维护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都掣肘了农村电网的电损管理,落后的管理体制很难避免电路的损耗和抄表登记过程中的疏漏,机制不健全也无法保证管理上的统一,阻碍了农村电网市场的扩大和供电营销中线损的管理。
3.农村供电营销中线损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完善线损管理体系
建立完整的线损指标考核制度,切实落实线损工作完成度与工资挂钩并建立公正合理的奖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打击懈怠散漫的风气,规范线损管理相应的标准体制,明确线损指标,完善线损分析制度,建立专门的线损管理部门,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展开。同时,明确划分每个人的分工和职责,划分线损管理的工作内容,明确管理重点,实施抄表轮换和定期检查,纠正部分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工作人员。此外,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线损管理体系,并在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优化线损管理体制,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创新性、多元化、科学性的线损管理体系,为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制度保障。
3.2 优化供电网络结构
有效的改进优化农村电网结构,电网络结构和供电网络线路的优劣对线损管理和电路的安全运行都有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合理有效的调整电网线路结构能够降低电网线路损耗,增加电网运作的安全性,同时也能避免近电远供和电路迂回的情况,避免部分电能的浪费,实现电网线路的电损最小化,保障电力供应安全。
对管辖区域内的业主的用电量和缴费情况进行分类,实施区域划分,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监管,对于用电量大的企业或商铺的实际用电量和配变台区营业效益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没有出现偷电、漏电现象,保障供电所的经济效益,对业主的电子计量设备和电路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对于故障的设备及时进行修理,保障用电安全和供电线路的畅通稳定,降低供电线路的损耗问题。
3.4 强化计量管理
实施定期抄表,规范管理混乱不定的抄表时间,避免抄表时间混乱造成的抄表缺漏现象,降低因为抄表时间的不固定而带来的线损波动。规范抄表格式,避免错抄、漏抄、估抄等情况的出现,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提高抄表的效率,加强抄表核算工作,确保抄、核、收环节分工明确,互不干扰,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职员在抄核收过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设立专门的计量管理人员,完善计量管理体制,确保计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5 定期开展工作培训
让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工作培训,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对于优秀人才进行骨干培养,确保供电所人员配置充足,确保每个工作岗位的的工作人员熟悉工作重心和工作内容,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保证工作人员有责任心。
4结束语
农村供电营销中的线损管理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线损管理也是农村供电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供电所的经济效益和农村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在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中尚有很多疏漏之处,我们应该结合具体实际对其进行改进,选择合理的措施来减少损耗,加强线损管理,完善线损管理体制,以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农村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瑶.农村供电所管理中降低线损率的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4.04
[2]李建新.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分析[J].传播经纬,2014.11
[3]郭世明.农村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之浅谈与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论文作者:朱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农村论文; 线损论文; 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供电所论文; 抄表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