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PICC技术在AIDS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候桂君v 胡家艳 何丽娜

候桂君胡家艳何丽娜(贵航贵阳医院肿瘤科550009)

【摘要】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在AID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日至2015年1月20日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61例,取得病人同意后分为研究组18例,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留置单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对照组采用直接穿刺静脉留置针。结果:实验组采用单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优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能够做到一根导管完成治疗,满足复杂的静脉治疗需要,患者并发症少,满意率高,值得在AIDS患者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HIV/AIDS 耐高压PICC 护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92-02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很多艾滋病患者合并静脉吸毒、HIV感染、肝炎、梅毒,治疗需要长期输液及采血,加大了护士的穿刺难度和工作强度。为了向HIV感染患者提供身心照护,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6月20日至2015年1月20日在我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61例,其中女性7例,男性54例。静脉吸毒史52人,乙肝4人、丙肝28人、梅毒15人、结核8人。征求病人意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PICC的为研究组18例,同意留置针的为对照组43例。病人均是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诊实验室检验确诊的。

2、方法:AIDS患者除了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外,还要承受各种心理负担,因此在置管前耐心讲解置管的方法、目的、效果,可消除不良因素,取得患者积极配合.研究组置管方法:选择右上臂,B超采用横断面探及右肘横纹上肱动脉(动脉下压不瘪、单位时间血流量大;静脉有弹性无搏动、下压易压瘪),与其伴行的是左右肱静脉,探头向内侧滑动,探及贵要静脉,选择管径粗直、无静脉瓣、血流及走行好、无分叉的血管,行B超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记号笔标记穿刺部位,测量穿刺长度(穿刺点起至右胸锁关节在向下至第3肋间止)及臂围(穿刺点上5cm)。铺无菌巾,整臂消毒,最大化无菌屏障。左手握无菌探头轻放于预穿刺血管上方,用无菌针帽下压做最后穿刺点指引,右手食指、中指夹住针梗,拇指放于针底部40度角进针,入皮肤组织后拇指、食指旋转针穿刺(此法可防止穿透血管),B超界面示针尖进入血管见回血后,撤掉探头,降低穿刺针角度,左手持导丝缓慢、旋转送入20—30cm后撤出穿刺针;用无菌盐水纱布擦净导丝血迹。撤出导管导丝至预置入长度短1cm时修剪导管,末端连接抽取10ml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器,预冲导管后,夹闭无导丝侧延长管上拇指夹,防止发生空气栓塞。用2%利多卡因局麻扩皮后,沿导丝送入插管鞘,左手食指中指压住穿刺点上方,右手拇指食指旋开鞘芯部分,小指与无名指夹住导丝,导丝及插管鞘芯同时撤出,将导管匀速送人静脉并嘱患者头偏向穿刺者,下颌紧贴肩部。至外露约8cm时,撤出并撕裂插管鞘,缓慢送入导管至外露0刻度处。抽回血和脉冲冲管,此时助手持B超探头探导管有无进入颈内静脉(脉冲冲管观察颈内静脉有无水花)。撤出导丝,接正压接头正压封管,施乐扣固定导管,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注意包扎过紧易至患者心律失常),2小时后取下。对照组置管方法:选择血管弹性好,粗直的静脉,碘伏螺旋消毒大于8×8cm,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15-30度角,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少许,以保证外套管也在静脉内;松止血带以左手环指或小指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防止溢血,撤出针芯,连接肝素帽,透明贴膜固定并记录.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置管部位、职业暴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留置时间:PICC为治疗结束出院拔管,留置针为治疗3天更换或出现静脉炎拔管。

二、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三、讨论近年来,AIDS患者逐年增多,大部分患者因长期静脉注射毒品,血管条件差,浅静脉穿刺困难,传统静脉输液留置针已无法满足临床AIDS患者的治疗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护士职业暴露的几率。因此耐高压注射型PICC,可满足患者抽血、输血、输液治疗、增强CT等多种要求。保证了给药安全,提高了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通过导管的使用及规范的维护,患者导管留置期间无静脉炎、出血、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在穿刺过程中首选的靶血管是贵要静脉,该血管管径粗,血流速度快,静脉瓣较少,穿刺和送血管鞘时,不易损伤血管内膜。研究组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无皮下探测血管动作。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了护士在操作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 卢洪洲,胡雁,实用艾滋病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2] GASTMEIERP,GEFFERSC,Preventionof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analysisofstudiespulishedbetween2002and2005(J).JHospInfect,2006,64(4):326

论文作者:候桂君v 胡家艳 何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下PICC技术在AIDS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候桂君v 胡家艳 何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