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田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生产函数论文

我国油田技术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油田论文,效率论文,因素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 言

石油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的、基础性的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军事、国防、综合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油田作为石油工业的基础生产单位、产业链条的源头,它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石油工业的效率,从而对整个国家的相关方面产生影响。我国油田生产效率相对于国际大型石油企业有着明显的差距。[1](P1-4)本文的主要目的即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对我国油田近年来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油田技术效率提高的若干战略建议。

1 油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设定

目前,关于油田生产函数的研究,一般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加入体现油田生产特点的产量的自然递减率和开采成本增加率。[2](P116-118),[3](P61-74),[4](P66-68)但这种方法暗含着资源禀赋变化对产出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进步贡献的减弱而实现的假设。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妥当,因为资源禀赋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实际上是直接作用的,而不是通过技术进步的减弱而实现的。同时,这种处理方法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操作上的困难,因为求出自然递减率和成本增加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要正确地计算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递减率和成本增加率,必须对油田的产出量数据和成本数据进行分解,分解出其中纯粹因为资源禀赋条件变化而形成的产量和成本。但是这种分解即使在充分掌握了油田的地质资料和详细的成本资料的情况下,也很难操作。

考虑到防止出现模型匹配错误,[5]在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时,应尽量采用比较一般的生产函数形式。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不仅能满足以上要求,同时,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还能反映投入要素之间、投入要素与趋势变量(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投入技术进步的快慢差异。另外,有学者指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相对其他生产函数更加灵活,能够方便地运用于联立方程条件下的统计估计与效率分解。[6]

综合以上几点,本文采用资源、劳动力、资本三要素的超越对数式时变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形式来描述油田的生产。其中,用资源作为一个投入要素,直接体现资源禀赋对产出的影响。其具体形式如(1)式:

在(1)式中,R表示资源投入,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资源税作为替代指标,单位为元;K表示资本投入,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永续盘存法求得的资本存量表示,单位为元;L表示劳动投入,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实际投入工作小时数表示,单位为小时;y表示产出,本文采用主营业务收入表示,单位为元;t表示不同时期;

2 要素的计量

2.1 资本的计量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估计油田的资本投入。正如黄勇峰等学者指出的那样,永续盘存法的本质是把不同时期的投资流量按照资本服务的效率整合成具有同质性和替代性的资本存量。[7](P377-396)这种方法的公式如下:

运用永续盘存法的关键是求出δ,一般可采用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选用一个统一的假设的折旧率,如Perkins、胡永泰、王小鲁以及Wang and Yao等学者均采用5%的折旧率;龚六堂和谢丹阳均采用10%的折旧率。第二种方法是在资本品的相对效率的假设条件下运用公式求出δ,如黄勇峰等学者假设资本品的相对效率按照几何方式递减,由下式确定:

在宏观层面上使用(3)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微观层面上使用(3)式则意味着对所有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相对效率与使用期限等都视为相同,这样的处理方法相对于企业微观层面的细致性要求来说就不太适宜了。为此,本文在(3)式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描述油田不同物质资本特性的“复合经济折旧率”方法。

在油田的生产中,油气井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显著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区分。所以在油田的物质资本存量的计量中,我们分油气井资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两类进行计量。假设油田的总的固定资产为K,它由油气井资产K[,1]和其他固定资产K[,2]组成,记为:K=K[,1]+K[,2]。

解出以上方程得到δ,即该油田的复合经济折旧率。

2.2 劳动力的计量

一些文献通常使用员工人数作为劳动投入的计量指标。这种方法隐含着两个假设:(1)不同类型员工相同时间劳动的质量是一样的;(2)不同企业(或者国家、行业)的年平均劳动时间是一样的。这两个假设与实际都不太吻合。为了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质量,本文提出采用“当量工作小时”的方法。也就是将员工分解,求出每类员工投入的工作小时数,然后再以体现其劳动质量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体现劳动质量的权重。我们认为,工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劳动价值的认可,单位时间的工资越高,就可认为其单位劳动时间的价值(劳动质量)越高。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类型员工平均工资的相对水平作为权重,体现劳动质量的差异。表1给出了近年来油田不同类型员工平均工资的相对水平(以生产人员平均工资的相对水平为1)。

表1 近年来油田不同员工平均工资的相对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对19家油田的实际调查计算整理而成。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分别设定工作小时数:

2.3 资源的计量

从理论上说,油田投入资源的计量可以直接采用当年开采的资源储量作为指代指标即可。但是这个数据通常难以获得。为此,我们必须要寻找一个替代指标来表征油田生产中的资源投入。我们注意到油田的资源税数据容易获得,考虑到资源税与当期开采资源量存在比例关系,在本文中我们采用资源税作为资源投入的替代指标。

3 我国油田技术效率的测算

3.1 样本

我国油田以陆上油田为主,本文采用了19家陆上油田自2001年到2004年第3季度的数据,按季度进行了分解,共获得12个时期的数据。

按照前面所述方法,计算出19家油田在12个时期的3类投入要素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如表2)。

表2 油田投入要素的描述性统计指标

资料来源:本文整理计算而成。

3.2 计量结果与分析

我们运用front4.1-xp软件,采用超越对数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油田技术效率进行计量分析。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

表3 超越对数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25%的水平下显著。

需指出的是,尽管从表3来看有一些变量是不显著的,但是我们分析上述模型结果是否可以接受,主要要看设定的随机前沿模型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可以接受,这就需要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检验的假设为:

分析表3,我们可以看到:

(1)在三类要素中,资本与劳动投入在油田的产出中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从系数上看,资本的影响要大于劳动力。但我们注意到劳动投入平方项是显著的,且系数为正,这说明劳动投入对油田产出的作用是递增的,也就是说,当油田产出水平越高时,增加劳动投入带动的产出增长也越大;同样地,如果两个油田的产出水平处于不同的位置,产出水平高的油田利用劳动投入促进产出的提高的幅度也越大。这补充说明了劳动力投入对油田产出的重要性。

(2)资源投入的重要性体现在平方项上,其系数为正,这也说明资源投入对油田的产出的影响是递增的。

(3)时间项前的系数为0.04,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个结果表明,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油田产出提高的影响因素。我们注意到,时间平方项的系数接近于0,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技术进步对油田产出的促进作用是线性的,既不递增,也不递减。

(4)在交叉项中,资本资源交叉项、时间资源交叉项的系数分别在5%、25%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都为正。这表明,当资本的运用能够有利于资源的开发时,资本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而技术的进步,最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发现资源和提高资源开采能力的方式促进产出的提高。

3.3 技术效率计量结果

(1)在本文研究的12个期内,我国油田的总体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1,可见,我国油田上市公司的总体技术效率比较低。不同油田之间技术效率的差距较大,技术效率最好的油田可以达到0.90,而最差的技术效率仅为0.30,差距最大可达0.60。图1描述了4家典型油田技术效率的变化情况。

(2)尽管如此,在本文研究的期间,我国油田的技术效率上升趋势却是十分明显的,每家油田的技术效率都是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在不断地提高。同时还表现为技术效率水平较低的企业的技术效率上升的速度快,而技术效率水平较高的企业的技术效率上升速度较慢。

图1 4家典型油田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见,辽河油田的技术效率变化线的斜率较平缓,而其他3家公司技术效率变化线的斜率则比较陡峭。而且,其他3家公司的斜率几乎相等,说明它们技术效率改进的速度几乎是一样的。

4 油田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很多,很多学者对该问题也做了多角度的研究。本文总结为4大要素,即技术进步、管理水平、公司治理及资本运营。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设计了如下4个指标来描述油田企业的技术进步,如表4所示。

表4 描述油田技术进步的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

(1)尽管提高产量的技术进步与降低成本的技术进步对油田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要获得描述这两类技术进步的准确数据十分困难,事实上,这两类技术经常纠缠在一起,因此本文特别设计了单位增量成本指标来描述这两类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

(2)尽管R&D投入是描述技术进步最常用的指标,但遗憾的是,在本研究的样本中很难找全R&D投入产出比的数据,我们不得不舍弃这个指标。

(3)准确的研发人员数据难以获得,本文一律以企业相关报表中的技术人员替代研发人员。

为了综合反映不同油田之间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文采用单位销售的管理费用(记号M)这一综合指标。

本文从以下方面选取具体的指标进行油田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分析:股本结构、股权集中状况、资本结构和高级管理层。具体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描述油田企业公司治理的指标

(1)股本结构。上市油田公司基本只有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且国有股占有很大比重。我们选取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两个指标。

(2)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3)资本结构。具体选择产权比率(为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值)和资产负债率。

(4)与高级管理层相关的变量。选择4个变量:第一,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一,两职合一为“1”,两职分离为“0”;第二,是否设立独立董事,设立为“1”,未设立为“0”;第三,董事长持股比例;第四,总经理持股比例。

本文采用二元变量来描述油田企业是否有重大资本运营活动,如发生了收购或出售资产、吸收合并等事项则该指标取“1”,如果没有则该指标取“0”(见表6)。

表6 描述油田资本运营的指标

以超越对数式生产函数计算的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上述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13)式中,α表示常数项,ε表示随机扰动项,it表示第i公司第t时刻的取值。

经过反复试错,最后的模型保留以下变量:勘探技术进步、成本技术进步、技术人员比例、管理水平、资本运营、产权比例、流通股比例。我们使用SPPS11.0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如表7。

表7 消除多重共线性之后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共线性分析中的Tolerance表示某个自变量的方差不能由其他自变量解释的部分,它越小表示共线性的可能越大;它的值越大,共线性的可能就越小;共线性分析中的VIF表示方差扩大系数,它的值大于2就有共线性之嫌。

对上述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体现模型总体拟合效果的F统计量与R[2]来看,F统计量在1%的水平显著,而R[2]达到0.87,可见,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2)从共线性分析结果来看,除管理水平与流通股比例之外的所有变量的Tolerance均接近或大于 0.6;VIF都小于2,而管理水平与流通股比例的VIF也接近于2。由这两个检验统计量的值来看,以上模型已经基本消除了多重共线性。

(3)从各个变量的显著性来看,技术人员比例、管理水平、产权比例、流动股比例是显著影响因素,而勘探技术进步、成本技术进步与资本运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因素。

(4)勘探技术进步与成本技术进步是影响技术效率的非显著因素。它们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非常微弱,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不太一致。这表明,我国油田在充分发挥前沿技术进步的潜力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在上面的模型中,因变量“技术效率”实际上是相对前沿面的技术效率,描述了在给定前沿技术的条件下,厂商实际的产出与理想产出之间的差距。勘探技术进步与成本技术进步对相对效率的贡献小而不显著,这正表明这两类技术进步的前沿技术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资本运营的非显著和微弱的效率促进作用表明,我国油田在运用资本手段促进企业发展这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5)技术人员比例是影响技术效率的显著因素,但是回归的结果却表明技术人员比例越高,技术效率越低。这与我们的预期正好相反。这个结论说明以下问题:第一,目前我国油田的技术人员在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十分突出,或者说目前油田技术人员的水平普遍有待提高;第二,油田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激励措施方面还有待完善,还没有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6)管理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本研究中管理水平采用的是单位销售收入分摊的管理费用,因此用该指标表示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效率之间负相关表明,管理水平越高,技术效率也越高。

(7)产权比例与流通股比例两个指标与技术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这两个指标作为公司治理的代表进入模型,但是分析的结论却与现有的文献相左,这可能与油田作为一种国家垄断的资源性企业的特点有关系。

5 战略建议

(1)以上因素分析的结果揭示了我国油田提高技术效率的战略途径应该是:前沿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的潜力→人才战略→优化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营。

(2)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性。这就要求我国油田尽量降低成本高的要素投入,要努力做到集约型经营,将要素投入的浪费降到最低。同时,要按照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适当扩大要素的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逐步达到规模经济性。

(3)促进前沿技术潜力发挥的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应推行成本倒逼机制,优化油田的产量结构,将降低成本关口前移到勘探、开发阶段。

(4)在技术人员这个因素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现有的油田技术人员结构,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等措施提高油田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第二,改革技术人员的薪酬体系,设计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5)新技术投入的力度仍需加大。因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新技术的不断投入仍将会是我国油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源泉。

收稿日期:2006-07-28

标签:;  ;  ;  ;  ;  ;  

我国油田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生产函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