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净轴承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张波 余衍丰 谭奇峰 盛丽珍

超纯净轴承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张波 余衍丰 谭奇峰 盛丽珍

(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以韶钢炼钢厂设备及生产条件为基础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转炉轴承钢产品质量提升技术,不仅会对韶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将为韶钢尽快转变为现代的转炉特殊钢厂,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轴承钢;氧含量;夹杂物

引言

轴承作为机械产品和工程结构中的关键标准件,直接决定着装备的精度、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轴承服役环境日趋广阔,对轴承工作寿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使用要求[2, 3]。

轴承用钢主要包括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高温轴承钢、不锈轴承钢及特殊工况条件下应用的特种轴承钢等[4, 5]。其中,主要以高碳铬轴承钢生产量为最多,约占总产量的93%。目前,GCr15是高碳铬轴承钢的代表性钢种,是世界各国广范应用的钢种之一,也是高碳铬轴承钢中产量最大的钢种牌号。

一、轴承钢性能要求

轴承是由内、外套圈、滚动体(滚珠、滚柱或滚针)和保持器四部分组成,除保持器外,其余都是由轴承钢制成。由于轴承工作过程中,轴承内外套圈、滚动体间承受高频率、变应力作用。其中,滚动体与套圈间接触面积小,可认为为点/线接触,当地接触应力极大[1],可达5000 MN/m2。这表明,轴承必须满足高速、重载、精密、长寿的服役质量要求。有鉴于此,轴承钢性能应同时具备高强韧性、表面高硬度耐腐蚀,淬透性好、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技术指标。

二、国内轴承钢生产情况

目前,国内各大特殊钢厂基本形成了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的生产工艺流程。以我国轴承钢生产水平先进的代表性生产厂家—江阴兴澄钢厂和上钢五厂为例,对国内轴承钢生产情况进行介绍。

对于兴澄特钢钢厂,其生产工艺流程为:精炼钢包座位→Al块沉淀脱氧和扩散脱氧相结合技术,以形成白渣精炼过程→VD/RH炉真空处理(67 Pa,处理时间≥20分钟)→软吹氩→连铸保护浇注。基于上述工艺流程,兴澄特钢轴承钢产品当前氧含量能够稳定达到4.8 ppm左右。

对于上钢五厂,其生产工艺流程为:精炼钢桶座位→取样测温→真空精炼15分钟→破真空→取样测温→控制终脱氧时间和吹氩强度→成分微调→浇注。基于上述工艺流程,上钢五厂轴承钢产品当前氧含量能够稳定在6-8 ppm范围内。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以韶钢炼钢厂设备及生产条件为基础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转炉轴承钢产品质量提升技术,不仅会对韶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将为韶钢尽快转变为现代的转炉特殊钢厂,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了得到较高寿命的轴承钢,应保证轴承钢中全氧含量低,钢中夹杂物少,洁净度高。因此,本课题实施的主要内容如下:

(1)超低氧含量轴承钢渣系控制技术

利用热力学计算结果对转炉轴承钢脱氧工艺进行研究。轴承钢中氧含量具体控制具体内容包括:

①脱氧合金的选用、精炼渣系的选择,采用铝脱氧工艺,选用高碱度高铝低硅渣系,目的是尽量降低轴承钢中的氧含量,尽可能的减少钢中夹杂物数量和尺寸;

②研究每个环节钢水氧含量的变化规律,将整个冶炼过程分为转炉出钢结束,LF初样,LF出站样、RH复压、RH出站5个阶段,取样分析每个阶段氧含量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对渣系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轴承钢夹杂物控制与渣系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①研究不同渣系情况下夹杂物的控制情况,分析炉渣二元碱度由4-10之间控制情况下轴承钢夹杂物控制情况。

②研究每个环节钢水夹杂物的变化规律,将整个冶炼过程分为转炉出钢结束,LF初样,LF出站样、RH复压、RH出站5个阶段,取样分析每个阶段夹杂物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对渣系进行调整。

(3)韶钢轴承钢精炼渣系的最优选择

①结合精炼渣系对夹杂物、氧含量的分析选择最优渣系,并跟踪此渣系控制情况下实际结果。

②研究最优渣系的稳定性控制,确保每炉钢精炼渣系可以稳定控制在合理范围。

四、轴承钢氧含量控制影响分析

(一)、成品Al含量对轴承钢氧含量控制有较大影响,随着成品Al含量增加,轴承钢氧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当成品Al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氧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结合图中数据,成品Al含量控制在0.014%至0.020%为宜。主要原因为成品Al含量低钢中自由氧含量高,致使轴承钢中氧含量相对偏高,当成品Al含量过高时钢水容易二次氧化,容易产生夹杂物不容易去除从而导致氧含量增加,且Al控制过高对钢水可浇性影响很大。

(二)、随着终点碳含量增加,轴承钢氧含量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因此,转炉终点控制是轴承钢氧含量控制的关键之一。

(三)、冶炼过程用铝量对轴承钢氧含量控制有明显影响,随着用铝量的增加,轴承钢氧含量控制有下降的趋势,用铝量越大,轴承钢氧含量总体控制效果越好。

(四)、软吹时间对轴承钢氧含量控制影响不明显。

(五)、炉渣碱度对轴承钢氧含量控制油明显影响,炉渣碱度过低、过高均会影响轴承钢氧含量控制,结合图中数据,炉渣碱度需控制在5.0至6.5之间为适。

五、轴承钢B、D类夹杂物控制影响分析

(一)成品Al含量对轴承钢B粗系夹杂物控制有一定影响,成品Al含量越高,轴承钢B粗系夹杂物评级结果增大的风险增加。成品Al含量对轴承钢B细系夹杂物影响不明显。

(二)终点碳含量对轴承钢B系夹杂物控制影响不明显。

(三)冶炼过程Al损失对轴承钢B系夹杂物控制有一定影响,冶炼过程Al损失偏小的炉次及Al损失过大的炉次轴承钢B系夹杂物评级较高,主要原因为,冶炼过程Al损失偏小的炉次说明底吹搅拌效果或炉渣流动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冶炼过程Al损失过大是由于钢水质量差及底吹搅拌过强钢水易二次氧化。

(四)炉渣碱度对轴承钢B类夹杂物控制有明显影响,炉渣碱度增加B粗系夹杂物评级结果明显降低。B细系夹杂物评级结果明显降低,但碱度过高,B细系夹杂物评级结果有增高的趋势。

三、结论

1、随着终点碳含量增加,轴承钢氧含量有明显降低的趋势。故今后生产有条件需提高转炉终点碳。

2、结合成品Al含量对氧含量、夹杂物、可浇性方面综合分析,成品Al含量控制在0.014%至0.020%为宜。

3、炉渣碱度需控制在5.5至6.5之间为适。

参考文献:

[1]钟顺思, 王昌生. 轴承钢[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

[2]钱刚, 阮小江, 蔡燮鳌. 连铸轴承钢大方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及对策[J]. 钢铁, 2002, 37(5): 16-18.

[3]V. V. Fadin, M. I. Aleutdinova. W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s for sliding electrical contact from reprocessed bearing steel[J]. Journal of Friction and Wear, 2007, 28(4): 364-369.

[4]王硕明, 吕庆, 王洪利, 梁玫. 转炉流程轴承钢连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J]. 东北大学学报, 2006, 27(2): 192-195.

[5]王杰君, 叶健熠. 轴承钢材质和接触疲劳寿命的研究[C]. 轴承钢第六届学术报告会. 1993: 92-96.

论文作者:张波 余衍丰 谭奇峰 盛丽珍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超纯净轴承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张波 余衍丰 谭奇峰 盛丽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