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_经济论文

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_经济论文

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旅游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抓好结构调整,既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结构调整工作,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要解决经济生活中“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二要大力开拓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扶持、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旅游业对各个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我国旅游业则跨跃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的发展常规,在一个封闭的经济基础上发展国际旅游业,以此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产业”。“七五”、“八五”期间,旅游业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外贸进出口结构的优化问题提上了日程。我国旅游产业也由入境旅游一翼超常规、超前的发展,进入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大产业阶段。尤其是我国公民国内旅游市场,在1992年以后逐渐超过入境旅游市场,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基础。1996年,旅游业国际收入102亿美元, 国内公民旅游收入1638亿元人民币,国际国内总收入约2500亿元人民币,大大优化了外向型经济内部结构,我国旅游业由“涉外经济部门”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这种发展进程使旅游业成为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符合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五个基本原则:(1)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2)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3)产业关联度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4)国际竞争力强, 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5)投资回收快, 有利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等。以下着重从四个方面谈发展旅游业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一、旅游需求潜力大,是有活力、多层次的现实市场

(一)旅游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旅游既是一种发展需求,又是一种享受需求,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综合,对丰富人民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需求有增无减而且日益普遍化,居民的消费将更多地向旅游消费倾斜。

在二战后的前30年,旅游消费还被看作是有钱者的奢侈品。近20年的现代经济发展,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人们消费需求中恩格尔系数下降,住房、日常交通等消费也会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成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对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所做的一次“旅游支出与国民收入相比的弹性系数”分析中,越是高收入的国家,如美国、瑞士、比利时、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国民的旅游需求弹性越小,都在1.3~1.9之间,说明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旅游需求的必需程度将很高。

(二)旅游需求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现实性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住房市场和汽车市场尚不成熟,旅游需求是不是现实可能的大市场?

回答是肯定的。其一,从旅游经济规律的角度可以看到旅游需求的层次很丰富:上万元可跨洲旅游;几千元可作国内长距离旅游或周边邻近国家游;几百元甚至几十元可作城市周边游。其二,旅游需求反复产生,一个人一生从低到高层次的旅游可达几十、几百次。其三,从旅游经济实践经验角度看,1998年国内旅游达6.94亿人次,公民国内旅游出游率达56.4%,人均花费344.5元人民币, 说明我国已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以人次来衡量)。我国旅游市场与国际经验比较有其特殊性。按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 居民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4000~10000美元时, 产生国际旅游动机。但我国1996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800美元,而1996 年公民出游率已达51%,说明低收入下强烈的旅游动机是中国的国情。究其原因从经济角度看是购买力平价实际要高;从旅游专业角度看,虽我国居民收入略低,但闲暇(休假、带薪休假)条件已接近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正处于普遍产生旅游动机的起始阶段,旅游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需求大市场。

(三)旅游需求的本质优势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建设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在这方面,旅游业有很大的作为。从旅游需求自身的特点分析,旅游需求本身就是最终需求,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会产生一轮新的中间需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求的有效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工业制成品超量积压,商业库存倍增,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需求,而多为无效的中间需求运作所致。因此,有效的最终需求本身就是一种本质优势。

其次,旅游消费可以多次重复,这一特点使旅游需求在量上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工业耐用消费品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而旅游产品则有所不同,比如度假性产品多是重复消费,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也是如此,这才在行业里形成了“回头客”的概念,也使旅游业的经营空间自然扩大。

(四)从数量看我国旅游需求的开发潜力

从世界一般情况来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的比例为1∶9。按此计算,以1998年为例,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应为9412亿元,而实际的国内旅游总收入为2390亿元,可以说,目前我们对这一庞大的市场只开发了1/4,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可开发的需求潜力。

二、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

考察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当前在统计上有很大难度。但从两个方面的“构成”,我们也可以看出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的特征:(1 )旅游收入的构成。1998年我国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中,长途交通31.85亿美元,占25.3%。其中民航外汇收入占17.8%;铁路占2.6%;汽车占2.6%;轮船占2.3%。(2)旅游企业的资产构成。例如在1995 年,我国各级旅游局直属旅游企业的资产总额442.2亿元。 其中旅游涉外饭店资产总额为231.0亿元,车船公司为30.6亿元,商贸公司为43.2 亿元,旅行社为64.5亿元,其他企业为72.9亿元。

旅游业较大的产业关联度,使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按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 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

在实践中,旅游业具有市场性强、壁垒小的特点,从而吸引各相关行业挖掘优势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大的需求市场,促进了多种产业的综合发展,在一、二、三产业中,发挥着桥梁纽带及带动经济发展的小核心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城建、商业服务、轻纺工业、外贸、金融、房地产、邮电通讯等部门的发展,尤其是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外贸,又开拓了新的需求领域,产生了一些新的产业融合,并对一些传统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旅游业在增加劳动就业方面大有作为

劳动就业问题是长期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失业率是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进行宏观调控的三项首选指标之一。

旅游业在解决社会就业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其一是就业成本低,在同等投入的情况下,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是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可以缓解就业矛盾突出的妇女和青年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城镇存在大量没有专门技术的下岗职工,旅游业在下岗人员再就业工程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作为技术壁垒程度较低的行业,旅游业内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常可运用到其它大多数服务性行业,这使得旅游领域的就业人员很容易在相关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时及时转移到其它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度。

国际上重视发展旅游业,一个最重要的经济目的就是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大量吸纳劳动力。如在1996年,美国的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1394万个,全美失业率为5%。如果没有旅游业的贡献, 失业率将达11.2%。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有和集体企业富余人员约占全部职工的1/3,农村剩余劳力在1.5亿以上,到2000 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4亿。但多数传统工业部门不但不能进一步吸收, 反而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释放出一大批多余的劳动力。因此,新兴的第三产业便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主渠道,旅游业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已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的统计,1998年旅游行业直接和间接为中国带来的职位总数分别为1350万和4720万,分别占全国总就业量的1.9%和6.7%。

旅游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发展的潜力更为广阔。当前,旅游业的增幅仍然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按照全国“八五”期间0.2 左右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计算,若旅游业今后保持10%的增长速度,其吸纳的就业量每5年将至少增加13%。 由于旅游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一般远大于平均水平,如按1995年世界旅游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10 的比例推算,我国旅游业在未来十几年间提供的就业岗位将十分可观。

四、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及扶贫工作中作用重大

(一)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合理布局的耦合性

当前,产业结构趋同是目前区域经济布局中的一大弊病。“九五”规划中24个省、市、自治区把电子产业列为支柱产业,22个省、市、自治区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这意味着产品的重复,经济结构欠合理。

但旅游业中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在“九五”规划中,也有24个省、市、自治区把旅游业列为支柱或重点产业,但各自用以支撑其旅游产业的,主要是本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互相不能替代。优势旅游产品“唯我独有”的特点使旅游产品不可能“一次性消费”,而一地的旅游经历却往往容易激发对另一地旅游的欲望。当然,旅游产业的成熟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具有梯次的特点,一些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一些地区后发展,由“热点地区”向“温冷地区”渐次转移,而且这样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好。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符合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而且能促进区域合作。在旅游产品互相不可取代的同时,邻近区域的旅游资源分布往往又有共同点。旅游经济通过区域合作,共同开发,互相带动,互相促进,往往能够树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形成一荣俱荣的局面。

(二)利用资源优势进行旅游扶贫

国际上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例子很多,如泰国的普吉岛、印尼的巴厘岛、墨西哥的坎昆,原先都很偏僻落后,现都已成为世界性的旅游胜地,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在扶贫帮困方面任务艰巨,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后,我国的贫困人口逐步减少,目前已减至4200万人。但绝对数依然很大,而且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1 )现剩下的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都在温饱线以上;(2 )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偏僻地区。

目前,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1986年旅游业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后,一些比较贫穷落后,但有较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地区,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大理地区,新疆的喀什、吐鲁番地区等,开始了有计划的旅游资源开发及配套建设。这样做的好处是:(1)为贫困地区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生活方式的交流, 促使贫困地区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逐步使贫困地区人民建立起与现代文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奠定思想与人才基础;(3)帮助贫困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 促进了横向经济联合和对外开放;(4)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进展, 加快了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形成了一批新的旅游生产力,对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地区布局的完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步入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旅游扶贫工作的前景

从目前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在缩短东西部差距方面有着巨大潜力。一方面,旅游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除了规模扩大和增量以外, 这一经济增长点还实现了四个层次的交流:(1)实现了国际之间的交流,改变了国际财富的分配比例;(2 )实现了产业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产业结构的比例;(3 )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实质上完成又一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4 )实现了地区之间的交流,也是各地财政收入的再分配,是货币与资源的再交换。在交流过程中,以旅游者的人流为载体,资金流、信息流、物料流随之发生,这些要素的流动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必要的。

另一方面,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在中西部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富集,且品位较高。统计表明,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592个贫困县中,30 %是旅游资源富集县,有许多资源,正是因为没有工业化进程的破坏,保存了其质朴和自然状态,因而更有价值。有专家认为,这种价值将随工业化的推进,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而加倍增值。中西部地区区位上的差距、发展上的差距,经过科学规划,可以转化为区位优势及后发优势。所以,应纠正东西部地区工业“梯次转移”发展思路中的不同之处,避免“转移”进程中对旅游资源等的“开发性”破坏。有条件的欠发展地区可以跨越工业化阶段而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当然,从中西部地区的整体来看,基础条件差,旅游开发战略上只能是点、线式开发,但与中西部地区其它条件相比,在缩小中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的长期战略中,旅游业可发挥比现在更大的作用。

因此,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可以使贫困地区走上一条比较稳定可靠,可以长期发挥作用而不致于陷入“贫困—扶贫—返贫—再扶贫”怪圈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标签:;  ;  

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