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生命 出路在改革 基地是保证——衢州市发展农职中的办学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衢州市论文,出路论文,启示论文,职中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高招生数与普高招生数的比例已超过1:1,年招生数达7000余人。一个与该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才需求结构相一致、具有浙西特色的职教网络正在形成。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更是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开设一个专业,推广一门技术,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项生产,农职中成了为当地农村培养致富人才的摇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两个文明的建设。
衢州市发展农职中的办学实践启示我们:农职中要防止滑坡并健康发展,质量是生命,出路在改革,基地是保证。
质量是生命
衢州市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始终把教育质量作为农职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生命线”。要求学校练好“内功”,强化管理,切实提高专业质量,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竞争与发展的后劲,靠实实在在的质量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如开化县农技校,视质量为生命,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配套的教材,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的实际,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地解决生产实习的困难,确保毕业生学有所长。象1990年开设的蚕桑专业,由于当时本县的蚕桑事业刚起步,实习问题难以解决,学校就于1991年春跨省赴江西老区——金溪县农业局园艺术场,进行历时一个多月的桑苗嫁接生产实习活动,共接桑苗100多万株。由于嫁接成活率高, 师生工作作风艰苦肯干,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好评,还到该校招聘了25名毕业生,分别安排到各乡、镇担任蚕桑技术员。也正是这种强烈的质量意识,开化县农技校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致富标兵、生产能手,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出路在改革
要提高质量,就要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上做文章。衢州市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1.改革招生制度。为了摆脱农职中招生难的窘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他们本着“低进高出”、“宽进严出”的指导思想,打破分数、地域、部门、应历届毕业生之界限,实行“三加一”的招生办法,即招“志愿生、保送生、特招生”加“代培生”,为当地培养“永久牌”人才。这一举措大大改变了生源结构,几年来,全市各农职中的招生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现象。
2.改革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衢州市打破常规,改革专业教师的考核办法,既重教师的教学水平,又重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农职中建立教师的实习制度,规定专业教师必须先下基地再上讲台,勤练“内功”,提高素质。使每个教师都达到既能上好一至几门课,带好一个班,又能管好一块基地、联系一个村(项目)。
3.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编乡土,在农科类专业里充实有地方经济特色的教学内容,如衢县的《柑桔栽培》,龙游县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常山县的《金针菇栽培》,江山市的《猕猴桃栽培》、《白毛乌骨鸡的饲养》等。二是在非农专业里把《农业基础知识》作为必修课,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农、务农、兴农”的思想。
通过改革,大大激发了农职中的办学活力,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基地是保证
衡量农职中办学质量的高低,看其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真才实学、身怀一技之长是一个重要标准。而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基地是保证。同时,搞好了基地建设,还有利于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有利于让广大农民通过“窗口”看职校,提高学校的声誉。衢州市在基地建设上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一是注重校园基地建设。全市7所独立设置的农职中学中, 实习基地在200亩以上的就有4所,发挥了很好的办学育人、示范辐射效益。如衢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之初,学校的环境条件极差:仅有12间教室,又缺专业师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也没有实习基地。他们把校园基地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突破口,全校师生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吃苦、共流汗,凭着自己的双手,把学校后面的200 多亩荒山翻了个底朝天。经过风化、填土、积肥等改造,种上了20多种1 万多株优良品种果树,建起了蓄水池等配套设施,不毛之地成了花果山,同时还在山上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搞立体农业,发挥综合效益。基地建设启动了全面工作,学校已于去年跨入了省重点职高的行列。再如龙游县农业中学,该校自办学至今,已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000多名毕业生,学校所在地的雅村乡,13个行政村中就有12个村的村民主任或科技村长是该校的毕业生。学校的60多亩水稻优良品种培育基地、60多亩果园基地、12亩淡水鱼养殖水面,不仅为学生的生产实习提供了方便, 还向国家提供了160多万斤商品粮,10多万斤水稻优良品种,向附近农民提供了2 万多尾淡水鱼苗,5万多株各类苗木。学校成了全县科技示范、技术服务、 人才培养的中心。
二是建家庭农场。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意向和当地农村实际,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帮助农户选择项目、派专业教师作技术指导、在资金上给予适当支持,建学生的家庭实习基地——家庭农场。实践证明,家庭农场是学校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点,它既有利于学生边学、边用、边掌握,又能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并在当地起了示范作用,一举多得,所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创办了家庭农场,对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学校采取“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政策,同样给予积极的支持。
三是进一步拓展基地的内函和外延,把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作为农职中的大基地。冲破“国墙”天地宽,学校通过承包经营、联合经营、借田试验、技术咨询指导等手段,在主动服务中求质量求发展。如江山市农技校,当得知本市保安乡赵宅门村10年前种下的300亩板栗, 由于农民缺乏生产管理技术,板栗只长树干不结果的情况后,就主动派专业教师上门“会诊”,通过师生的耐心指导和农民的精心管理,该板栗园产量倍增。现该村已作为学校的主要联系点,并建立了板栗生产技术指导基地。目前,江山市农技校已在全市26个乡镇中的18个乡镇建立了30多个项目联系点,为农服务项目达5万多人次,服务总面积达1500亩,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学校声誉鹊起。1991年学校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1993年4月, 国家教委检查组对该校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国家教委职教司的领导说:“在所有被检查的学校中,江山市农技校是最鼓舞人心的一所。”1994年学校又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