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有力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位论文,日常生活论文,能力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说的日常生活世界,指的是在每个人经常性的生活和工作中受逐渐形成的既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所支配的自在自发世界,是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由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日常生活所构成的世界,这一世界的深层支撑和基础就是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而这一世界中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时常受权本位、钱本位、“关系”本位支配,许多人成了权力、金钱、“关系”的奴隶。不容否认,权本位、钱本位和“关系”本位的价值观严重抑制人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阻碍着我国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尤其限制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在我看来,这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深层原因,也是现实生活中产生许多不良现象的深层原因。
国有企业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权本位的体制和文化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体制和文化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些政府官员不愿放权,在许多方面过分干预企业的经济以及人财物的运营;有些企业还依赖于政府不放,不积极走向市场凭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特权、人情、“关系”还在向企业渗透并干预企业的正常运行,这使许多企业的厂长经理怀着“高级打工”和“短期行为”的思想经营企业,缺乏长期打算,一心还是想着当官;也由于目前国家还未能真正实行按企业家的能力及其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分配制度,致使一些企业家的心理不平衡,影响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企业未能真正实行以能力为本的管理,从而未能使企业员工真正凭能绩参与平等竞争,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潜力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难以摆脱困境。
分配不公的深层原因之一,是分配尺度上的不公,即未按照“能绩大小”这同一尺度进行分配。目前确实存在着分配不公的现象,但人们所说的分配不公,多指分配结果上的不公,而不主要是分配尺度上的不公。实际上,最根本的分配不公是分配尺度上的不公,分配结果上的不公是分配尺度上不公的表现。有些人凭特权、人情和关系参与分配,一夜之间便成为百万富翁,而有些人是凭其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参与分配,收入并不高。如果我们按能绩大小这同一尺度进行分配,其结果不会造成太大的贫富悬殊,即使有些差距人们也会接受,也必将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实现公平,因为这种分配制度和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绩大分配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平均主义才是最大的不公平。有些厂长经理能力大对企业贡献也大,但获得的收入却不多,这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削弱他们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对这些人实行按能绩大小进行分配的政策,则必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安心企业工作。
内耗必然造成人才浪费和降低效率,而产生内耗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权本位价值观充斥社会生活,而能力本位价值观缺失。中国的各单位都是入满为患,人多位置少,而对这位置及其利益,人们不是凭其能力平等参与竞争,而往往是凭人情、关系和特权而得之,且常是对那些有特权、有关系和有人情的人提供的,这种情况也必然使人们围绕权力、关系、人情转而不是围绕自己的能力转,也必然造成机会不均等,内耗便由此而生,而没有责任没有危机感的体制又维持着这种内耗。如果人们真正建立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体制和文化,使人们的一切追求、一切关系和一切活动都围绕充分正确发挥自己的能力旋转,这必将减少内耗,因为人们是凭能力立足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腐败及官僚主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同权本位、钱本位、“关系”本位价值观的存在和能力本位价值观的缺失有关。权本位的体制和价值观往往导致对权力的监督不力,且把权力视为至高无上的本体,成为人们追求的上帝。权力拥有者视权力高于能力,也视权力为实现个人目的和利益的工具,权力私用和权贵者自以为是便由此而生。关系本位的价值观又往往使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为了办自己想办的事,不是首先凭其能力而是通过拉关系和人情攻势来同有权的官员进行交易,这也为官员以权谋私提供了机会。一方交易的成本是权力,因此有权的人设法为办事人设置障碍;一方交易的成本是金钱、肉体、人情和其它物质资本。腐败以及官僚主义要么就在这种肮脏的交易中产生,要么就在权力私用中产生。相反,如果建立起能力本位的体制和文化,那么,我们就会注重能力的平等竞争,注重靠能力来解决问题,而同时我们还会把责权利统一的体制建立起来,以这种体制抑制腐败以及官僚主义的产生。
形式主义、主观主义一定意义上也与重权本位、关系本位的价值观而轻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有关。权力至上易造成官员脱离群众,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不了解实际,忘记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反而视自己为人民群众的主人;平民大众也往往唯命是从。这便滋长了长官意志。“人情关系”至上易使人们注重情面怕伤和气,而且权力至上易使人往往顺着官员的意图说话办事,甚至说胡话做假事。在这种情况下,就易滋生主观主义,也使一些沽名钓誉但不了解实际的官员搞形式主义。如果我们确立能力本位的体制和文化,就有利于培养人们靠能力来立足来实现其价值的社会性格,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和平等意识,有助于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也有助于促使领导干部凭其能力确立自己的权威,从而赢得人民的信赖,而这最终有利于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使人们注重实效。
当今一些人的人生困惑和迷茫,主要是由权本位、关系本位、金钱本位价值观的存在和能力本位价值观的缺乏造成的。当今一些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最大困惑和迷茫是不知道自己明确的努力方向、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世界,不外乎有四种力量在操纵和支配着人生:权力、“人情关系”、金钱和能力。虽然权本位、“人情关系”本位和金钱本位的价值观应遭到废弃,但它们却在当今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还不得不被它们操纵和支配着;尽管许多人想凭其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由于能力本位价值观还未完全确立起来,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又往往障碍重重,前途难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无所事事但只要有关系、有人情、有金钱、能攀上权贵的人,却能出人头地,反而不遭谴责。这种“想否弃”但又“必须被支配”、“想追求”但又“没有确立”的矛盾,结果造成了“价值真空”,从而使人们无所适从,而这正是一些人产生人生困惑和迷茫以及浮躁、焦虑和悲观失望的深层原因。只要真正确立起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只要人们如此好好地干就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只要凭能力就能实现其价值,人们就不会产生困惑和迷茫。因为方向和目标明确了,方法找到了,信念有了,因而信心也就足了。
我们历来强调道德,但人们又往往干出许多不道德不文明的事来,其道德素质甚至不如西方某些国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强调的道德主要是建立在权本位及其人治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能力本位及其法治基础上。在权本位以及人治基础上的道德不是如何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的进取型道德,而往往是限制人的发展、提示人约束自己以顺从当权者的主观意志的道德;不是自律道德而是他制他律型道德;不是满足人的需要、利益和肯定人的发展的道德,而是扼杀人的需求和利益的道德。而一些人由于内在本性又必然追求其需求和利益的满足,道德在这些人哪里就成了伪善,这些人则成了伪君子,再加上没有能力和法治作基础的道德往往缺乏力度和威力,而离开人的需要、利益和能力发展道德又不易被人们理解其价值和意义。这样,这种离开人的需要利益抑制人的能力发展和自由的、缺乏自律和威力的、而在有些人那里成为伪善的道德,就不易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和信从,就必然会“出丑”,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只有那种有利于促进人的能力发展的、在能力基础上显示其意义和威力的、从而成为人们自律的道德才是能影响人的道德。
因此,我们必须对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权本位、关系本位和钱本位进行批判。这种批判,必须用一种具有生命力和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来与之相对立,把这价值观确立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逐步消除权本位、关系本位和钱本位及其赖以生产的基础,从制度、体制、机制、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确立能力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在这里,能力本位是对日常生活中某种程度上实际存在的权本位、关系本位和钱本位的一种最有效的批判;它具有破的功能,它是破除日常生活中某些丑恶东西的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它也具有建设的功能,它是现代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核心价值。